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55
制备,既可减少碳排放,又可获得实用的含碳物质,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主要反应为:
I.              
II.       
回答下列问题:
(1)①25℃,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的燃烧热为286
       
_________。反应I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
(2)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催化效果M___________N(填“优于”或“劣于”)。
②已知活化能(看作不受温度影响),反应温度T和速率常数k之间符合公式:(R和C为常数),下列关于反应Ⅰ在题设条件下的图像与上述两种催化剂关系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 c.d.   
③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④能加快制备的速率且提高选择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移走(g)   D.更换适宜的催化剂
(3)T℃时,在恒容容器中加入1molCO(g)、1mol(g)以及催化剂,仅发生反应II。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3-24高三上·湖北孝感·开学考试
知识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制备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2CO2(g)+6H2(g)C2H4(g)+4H2O(g)   
Ⅱ.CO2(g)+H2(g)CO(g)+H2O(g)   
(1)已知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忽略随温度的变化):则___________
物质
相对能量(kJ/mol)-393-286-242-110052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若要提高反应Ⅰ中的平衡转化率并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压强B.增大浓度
C.降低温度D.液化分离出水蒸气

(3)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___________的催化效果好(填“M”或“N”)。
②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测得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①由图分析,___________(填“>”“<”或“=”)。
②已知z点体系的压强为,则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的dD(g)+eE(g)gG(g)+ hH (g),,其中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5)利用电解法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a为电解池的___________极,a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