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72
某化学小组欲测定一份长期放置的补铁药品(有效成分是琥珀酸亚铁,化学式为FeC4H4O4)是否已变质,实验如下:
Ⅰ.取补铁药样品10.00g,碾碎,溶于100.0mL稀盐酸中,过滤,滤液呈浅黄绿色;
Ⅱ.取少量滤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再滴入3滴H2O2溶液,溶液红色加深;
Ⅲ.准确量取I中滤液20.00mL,加入足量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常温晾干,获得Fe(OH)3固体0.642g;
Ⅳ.再准确量取I中滤液20.00mL于大试管中,加入1.00g铜粉,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充分振荡后过滤,最后得到干燥的铜粉0.936g。
(1)I中琥珀酸亚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琥珀酸(分子式为C4H6O4),说明酸性:C4H6O4_______HCl(填“>”或“<”)。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I中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Fe3++3SCN-=Fe(SCN)3
(3)IV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该补铁药中琥珀酸亚铁变质程度为×100%=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5)IV中溶液与铜粉反应时必须使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原因是_______
23-24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种常见补铁药物的主要成分为琥珀酸亚铁,该药品难溶于水但能溶于常见稀酸。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检验药片中Fe2+的存在并测定Fe2+的含量(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K3[Fe(CN)6]与Fe2+会产生蓝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为了检验药品中Fe2+的存在。将药物碾碎、水溶后过滤。取少量所得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K3[Fe(CN)6]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滤液加入K3[Fe(CN)6]溶液或KSCN溶液中均未出现明显现象,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
(2)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药片中Fe2+的含量。
步骤一:取本药品10片,碾碎后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在适当的条件下配成100mL溶液。
步骤二:准确量取20.00mL步骤一所得溶液放入烧杯中。
步骤三:向烧杯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后,再加入过量 NaOH溶液,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出来后洗涤、干燥,灼烧至固体质量恒定,得0.64g固体。
①步骤二中,量取20.00mL溶液应使用的仪器为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或“25mL量筒”)。
②步骤三中,加入H2O2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灼烧后所得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
③若将步骤三中的H2O2溶液换为Cl2也能达到目的,但使用H2O2溶液的好处是_______
④由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药片中含_______mg Fe2+
(3)FeSO4也可用作补铁剂,使用时建议与维生素C同服,甲同学猜测维生素C可将Fe3+转化为Fe2+,以利于人体吸收。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取适量Fe2(SO4)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维生素C片,振荡溶解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由上述实验能否得出“维生素C可将Fe3+转化为Fe2+”的结论?回答并说明理由:_______
聚合硫酸铁[Fex(OH)y(SO4)z]是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可用于水的处理。以黄铁矿的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O、SiO2等)为原料制取聚合硫酸铁的工艺流程(Fe3+易水解, 原料中的 Fe3+须先还原为 Fe2+)如下:

(1)滤渣I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取样分析”是分析溶液中 Fe2+、Fe3+的含量,目的_______ (选填编号)。
A.控制溶液中 Fe2+、Fe3+的含量比       B.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C.确定氧化 Fe2+所需NaClO3的量       D.确定铁的氧化物酸浸完全
(2)确定还原过程已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
(3)氧化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氧化时可用硝酸代替氧化剂NaClO3,优点是原料成本低,缺点是_______
(4)水解时要严格控制溶液的 pH 范围,溶液的 pH 偏小或偏大都会影响聚合硫酸铁的产率,解释原因______
聚合硫酸铁[Fex(OH)y(SO4)z]产品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聚合硫酸铁样品配成 100.00 mL 溶液A;
②准确量取20.00mL 溶液A,加入足量盐酸酸化后,加 BaCl2(aq)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11.65g;
③准确量取20.00 mL 溶液A,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和洗液合并配成250.00 mL溶液B;
④准确量取25.00 mL 溶液B,用0.1000 mol·L-1的KMnO4(H+)滴定至终点,消耗 KMnO4(aq) 8.00 mL。
(5)如何确定步骤②中已沉淀完全____
(6)步骤④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该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步骤③配制溶液B操作时间过长,则 y 会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某铜合金中Cu的质量分数为80%~90%,还含有Fe等。通常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其中Cu的含量,步骤如下:
I.称取0.6350g样品,加入稀H2SO4和H2O2溶液使其溶解,煮沸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后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mL溶液;
II.取50.00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NH4F溶液,将溶液中的Fe3+化为无色稳定的,防止其氧化I-,充分反应后,加入过量KI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呈棕黄色;
III.向II的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无色)。至锥形瓶中溶液为浅黄色时,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滴至浅蓝色,再加入KSCN溶液,剧烈振荡后滴至终点;
IV.平行测定三次,三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mL

17.02

16.98

17.24

V.计算铜的质量分数。
已知:i.I2在水中溶解度小,易挥发。
ii.I2+I-(棕黄色)。
(1)I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2)将滤液配制成250mL溶液,所用的仪器除玻璃棒和烧杯外,还有___
(3)II中Cu2+和I-反应生成CuI白色沉淀和I2
①Cu2+和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加入过量KI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4)在滴定管中装入Na2S2O3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
(5)室温时,CuSCN的溶度积比CuI小。CuI沉淀表面易吸附I2,III中,在滴定至终点前若不加KSCN溶液,则使测定结果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IV所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___mL,V计算得到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为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