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6
传统工艺采用酸催化水解苯乙腈(C6H5CH2CN)生产苯乙酸(C6H5CH2COOH),某科研工作者研究了近临界水(250℃~350℃之间的压缩液态水,可同时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中苯乙腈无外加催化剂水解生成苯乙酸的反应。反应原理为:
反应Ⅰ:(苯乙酰胺)
反应Ⅱ:
当反应釜维持压强为8Mpa,苯乙腈的进料浓度为时,获得如图1、图2所示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反应Ⅱ的_____0(填“>”、“<”或“=”)
(2)关于近临界水、不加催化剂条件的反应工艺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苯乙腈、苯乙酰胺在近临界水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B.上述实验条件下,苯乙腈的转化率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时间无关
C.近临界水本身的pH<7,水电离的H+起催化作用
D.恒压通入N2有利于提高反应Ⅱ的平衡转化率
(3)对于物质状态不同的多相反应,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气相物质可用[为平衡分压,为标准压强]表示。请写出苯乙腈水解生成苯乙酸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某温度下测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忽略苯乙酸的电离及与氨气的作用,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
(4)温度升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的是_____(填“反应Ⅰ”、“反应Ⅱ”)。说明判断依据,并从碰撞理论角度解释原因_____
(5)超临界水在有机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氮气以及盐类等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以硫酸钠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合机理的溶解模型描述其溶解过程:,其中为溶解在超临界水中的硫酸钠,r为硫酸钠溶解所需的水分子数。对于这一反应,平衡常数可近似表示为:。在不同温度下,用硫酸钠溶解度的对数对水密度的对数作图,能得到一系列直线。由图3可以看出,温度变化使得水合分子数发生改变,且温度越来越高,溶解所需的水合分子数r的数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1·广东广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反应进行方向判据的应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I.25°C时,三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HCOOHCH3COOH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1.77×10-41.75×10-51.76×10-5

(1)常温下,0.lmol·L-1的NH3·H2O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
a.c(OH-) b.       c.c(H+c(OH-) d.
(2)同浓度的①HCOONa②CH3COONa③CH3COONH4④NH4Cl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1___________V2(填“>”、“<“或“=”)。
II.水是“生命之基质”,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
(1)关于反应H2(g)+O2(g)=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焓变ΔH<0,熵变ΔS>0
B.可以把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能量的转化
C.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
(2)水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呈现许多特殊的性质。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
①与常温常压的水相比,高温高压液态水的离子积会显著增大。如果水的离子积Kw从10×10-14增大到1.0×10-10,则相应的电离度是原来的___________倍。
②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等氧化剂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所示,其中x为以碳元素计算的物质的量分数,t为反应时间。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一氧化碳是中间产物,二氧化碳是最终产物
B.在550℃条件下,反应时间大于15s时,乙醇氧化为二氧化碳已趋于完全
C.乙醇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乙醇的消耗速率或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都可以用来表示反应的速率,而且两者数值相等
D.随温度升高,xCO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且峰值更高,说明乙醇的氧化速率比一氧化碳氧化速率的增长幅度更大
为了缓解温室效应与能源供应之间的冲突,从空气中捕集并将其转化为燃料或增值化学品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如甲醇的的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合成气: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应用。
(1)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温度/℃7008008301000
平衡常数1.671.111.000.59
①反应的ΔH_______0(填“>”“<”或“=”)。
②反应常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该措施的优缺点是_______
(2)该反应常在Pd膜反应器中进行,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反应器存在Pd膜时具有更高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
②某温度下,在Pd膜表面上的解离过程存在如下平衡:,其正反应的活化能远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Pd膜对气体分子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B.过程2的ΔH>0
C.加快Pd膜内H原子迁移有利于的解离
D.H原子在Pd膜表面上结合为的过程为放热反应
Ⅱ.合成甲醇: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 0.5mol CO 和 1mol 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实验测得平衡时H2的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 2 所示。

(3)图2中X代表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若图2中M 点对应的容器体积为5 L,则N点的平衡常数K_______
(4)图3中正确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pK(pK=−lgK)与X 的关系的曲线_______(填“AC”或“AB”)。

(5)通过光催化、光电催化或电解水制氢来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CH3OH),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O2(g)+3H2(g)CH3OH(g)+H2O(g)。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进行到 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 2NH3(g) △H=-92.4 kJ/mol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反应压强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温 ③铁触媒作催化剂 ④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H2循环到合成塔中。
(2)一定条件下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n(N2)变化如图所示(T-温度)。则T2______T1(填>、=、<),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合成氨气所需的氢气可以由水煤气分离得到。涉及反应信息如下:
反应一:C(s)+H2O(g) H2(g)+CO(g)  平衡常数K1
反应二: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数K2
① K1的表达式:K1=__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以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别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COH2CO
1650120.81.25
29000.510.20.83
3Tabcdt
(Ⅰ)实验1中,用CO2表示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Ⅱ)在实验3,当a=0.5、b=1时,要使c、d数据与实验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B.其它条件不变温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气                                 D.使用高效催化剂
(Ⅲ)对于反应二,当升高温度时K2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