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
钯(Pd)是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溶液反应制取,并测定固体样品中钯元素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甲酸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的名称为______
(2)当加热到时,撤去酒精灯,然后滴加甲酸,此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反应中浓硫酸主要起______作用;
(3)B装置中溶液的作用为______,C装置中产生黑色粉末状沉淀,且溶液的减小,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某同学指出该实验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改进的措施是______
(5)丁二酮肟钯重量法因其特效性一直沿用作钯的标准测定方法。在酸性溶液中钯离子能与丁二酮肟形成鳌合物沉淀,利用丁二酮肟钯与钯之间的换算因数(钯元素在丁二酮肟钯中所占质量比)可计算钯的含量。测定固体样品中钯元素的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固体样品,加入盐酸,加热溶解,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
②加入足量的丁二酮肟乙醇溶液,搅拌,静置陈化;
③过滤、洗涤、烘干至恒重,称量所得丁二酮肟钯的质量为
已知丁二酮肟钯与钯之间的换算因数为,则该固体样品中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2-23高二下·湖南邵阳·期末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常用仪器及使用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乳酸亚铁晶体为288,易溶于水,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剂,可由乳酸反应制得。
I.碳酸亚铁的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实验操作如下:打开K1、K2,加入适量稀硫酸,关闭K1,使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
(2)接下来要使仪器C中的制备反应发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仪器C中混合物需要经过滤、洗涤得到沉淀,那么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
II.乳酸亚铁的制备及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4)向纯净固体中加入足量乳酸溶液,在75℃下搅拌使之充分反应,过滤,在___的条件下,经低温蒸发等操作后,获得乳酸亚铁晶体。
(5)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进行铁元素含量的测定。
①甲同学通过酸性溶液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含量计算样品纯度,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在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所得纯度总是大于,其原因可能是__的影响造成的(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经查阅资料后改用碘量法测定铁元素的含量并计算样品纯度。称取样品,灼烧至完全灰化,加足量盐酸溶解,取所有可溶物配成溶液。吸取该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已知:)
当溶液____,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3次,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平均用量为19.60mL,则样品纯度为____%(保留1位小数)。
铁常见的化合价有0、+2、+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并检验其中所含的铁元素的化合价。
I.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E中的氧化铜出现由黑色变成红色可以证明反应后生成,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和现象,回答问题:
步骤现象
I.取B中硬质玻璃管反应后样品少许,加入足量的盐酸并过滤,滤液为a固体溶解,溶液为绿色
II.取a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
III.取a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现象A
现象A是___________,a溶液中不含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II.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缺铁时需要服用补铁剂。实验小组为研究某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及其含量,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1.该补铁剂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液(含盐酸)。
2.KSCN中的硫元素为-2价。
3.会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一:检验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4)甲同学为了检验药品中的存在,进行如下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1是___________,试剂2是___________
②加入试剂2后溶液变为浅红色,说明溶液①中含有___________
③能证明溶液①中含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④甲同学猜测深红色溶液③迅速变为无色溶液④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的发生了化学反应。甲同学猜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该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5)计算每片该补铁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6)人体只能吸收,医生建议在服用该补铁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理由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