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2
Ⅰ.铝合金和钢铁是国家重要的金属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气态铝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其中处于激发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A变为D所需的能量为E1,D变为E所需的能量为E2,则E1___________E2(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
A.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13px13py1        C.1s22s22p63s13px13pz1
D.1s22s22p63s2             E.1s22s22p63s1                    F.1s22s22p63s13p1
(2)利用电解法可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仅可以增加美观,而且可以延长铝制品使用时间。制取氧化物保护膜的装置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钢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可知,钢铁腐蚀的快慢与温度、电解质溶液的pH值、氧气浓度以及钢铁中的含碳量有关,为此设计了下列实验。
编号
A100 mL饱和NaCl溶液100 mL饱和NaCl溶液100 mLpH = 2 CH3COOH100 mLpH = 5 H2SO4
Bm g铁粉m g铁粉和n g碳粉混合物m g铁粉和n g碳粉混合物m g铁粉和n g碳粉混合物
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回答:
(3)上述实验①、②探究___________对铁的腐蚀快慢的影响,写出实验②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4)上述四个实验中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发生吸氧腐蚀,上述四个实验铁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编号表示)。
22-23高二下·四川成都·期中
知识点: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吸氧腐蚀探究铁的吸氧腐蚀电子基态与激发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I.已知Na2S2O3与硫酸的反应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研究小组为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反应温度加入0.1mol/LNa2S2O3溶液的体积加入0.1mol/LH2SO4溶液的体积加入水的体积出现浑浊的时间
mLmLmLs
20220t1
402V10t2
2012V2t3

(1)实验①②研究的是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V1=____
(2)实验①③研究的是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V2=____
(3)t1、t2、t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II.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4)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H2、N2、NH3,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2和2.0molH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t/s050150250350
n(NH3)/mol00.240.360.400.40

50-15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
(6)已知:键能指在标准状况下,将1mol气态分子AB(g)解离为气态原子A(g)、B(g)所需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kJ/mol。N≡N的键能为946kJ/mol,H—H的键能为436kJ/mol,N—H的键能为391kJ/mol,则生成1molNH3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____(填”吸收”或”放出”及能量大小),反应达到(5)中的平衡状态时,对应的能量变化的数值为___kJ。
(7)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恒容时充入He气       d.恒压时充入He气       e.及时分离NH3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调控反应条件。
Ⅰ.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为
(1)德国化学家F·Haber利用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微观历程的示意图如下,用分别

①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上述反应不相同的是_______
A.氢气燃烧                B.氯化铵与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    D.钠与冷水的反应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B.②→③过程,是吸热过程且只有H-H键断裂
C.③→④过程,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极性键的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发生反应,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表示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A”“B”或“C”)。
②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的同时生成2mol
e.容器内的质量分数不变
(3)一定条件下,将2mol和3mol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0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的物质的量为2.4mol,则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的转化率是_______,混合气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
Ⅱ.探究一定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a.易溶于水,能与硫酸发生反应:
b.浊度计用于测量浑浊度的变化。产生的沉淀越多,浑浊度(单位为NTU)值越大。
【实验过程】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混合后溶液达到相同浑浊度的过程中,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①~⑤所得数据如图2曲线①~⑤所示
实验编号溶液溶液蒸馏水
V/mLV/mLV/mL
0.11.50.13.510
0.12.50.13.59
0.13.50.13.5x
0.13.50.12.59
0.13.50.11.510
实验数据:

【分析与解释】
(4)选用浊度计进行测量,原因是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了_______
(5)实验③中,x=_______
(6)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
(7)通过比较①、②、③与③、④、⑤两组实验,可推断:反应物浓度的改变对与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浓度的改变影响更大。该推断的证据是_______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因此反应热的研究对于化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Ⅰ.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1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1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kJ·mol-1
D.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
Ⅱ.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10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10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和盐酸溶液一并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
(2)配制10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钥匙、镊子、玻璃棒、量筒以及___
(3)实验中改用80mL0.50mol/L盐酸跟8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填“相等”“不相等”)。反应过程中NaOH溶液的浓度为0.55mol·L-1不是0.50mol·L-1的原因是___。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上述试剂,所测中和热的数值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223.2
220.220.423.4
320.320.525.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高锰酸钾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回答下面问题: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某同学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温度/K参加反应的物质
KMnO4溶液(含硫酸)H2C2O4溶液H2O
V/mLc/mol·L-1V/mLc/mol·L-1V/mL
A29320.0240.10
BT120.0230.1V1
C31320.02V20.1V3
①通过A与B,A与C进行对比实验,填写下列数值,T1=__K;V3=__mL。
②该实验配合使用计时器,通过测定__所需的时间,来确定不同条件下速率的相对快慢。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