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07
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取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废铜屑的主要杂质有CuO、、FeO和,“酸浸”使用的装置如图;
   
②相关数据见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pH1.96.54.23.4
沉淀完全pH3.29.76.74.0
请回答:
(1)仪器Y的名称是___________,溶液Z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流程中需要对滤液加热至70℃但又不宜过高,理由是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酸浸”装置鼓入的也可用空气代替
B.物质X可能是CuO、NaOH溶液或浓氨水
C.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D.流程中两次对溶液调pH,其调节范围和操作目的均不相同
E.“系列操作”包括了充分搅拌、趁热过滤、蒸馏水洗和灼烧等步骤
(4)可采用滴定法、热重分析法分别对碱式碳酸铜[]的组成进行分析。
①滴定法测定时需要用到酸式滴定管。其中,滴定步骤前可能需要的操作如下,请从中选出正确的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______
向滴定管加蒸馏水并观察是否漏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滴定管架上竖直放置,静置后读数
a.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再用标准溶液润洗
b.将活塞旋转180°后静置观察
c.使滴定管略倾斜,捏住橡皮管内玻璃球赶走管尖气泡
d.向滴定管中加入标准液并高于“0”刻度
e.竖直滴定管,调整标准液液面低于“0”刻度
f.一手握住并倾斜滴定管,一手开关活塞赶走管尖气泡
②测得碱式碳酸铜[]的热重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失重至65.7%时固体呈砖红色,则计算可知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3·浙江·三模
知识点: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探究物质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铜的化合物的制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3H2O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铁强化剂,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研究小组以矿渣X(主要成分是Fe2O3,含少量Al2O3、SiO2杂质)制备乳酸亚铁并进行产品Fe2+含量测定,制备流程如下(部分环节已略去):

已知:①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
Fe(OH)27.69.6
Fe(OH)32.23.4
Al(OH)34.15.4
(无色配离子)。
请回答:
(1)步骤,转化时使用如图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加入氨水调节pH后,组分A中成分为Fe(OH)3、(NH4)2SO4
B.步骤,固体B可为还原铁粉
C.重结晶后可选择乙醇洗涤晶体
D.为得到干燥的乳酸亚铁晶体,采用高温烘干的方式

(3)对产品中Fe2+质量百分含量测定,实验室常用已知浓度的Ce(SO4)2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请选择正确的顺序,完成滴定前的准备工作。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Fe2+溶液,加指示剂,准备开始滴定。
A.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
B.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
C.润洗,控制活塞,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下部放出,重复操作2-3次
D.润洗,将洗涤液从滴定管上口排出,重复操作2-3次
E.橡皮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珠,放液排气
F.打开活塞快速放液排气
G.调整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
②滴定操作前需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磷酸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理由)。
③称取2.800g乳酸亚铁产品溶于蒸馏水,定容至250mL,进行如下实验:每次取25.00mL试液,用0.1000mol/L的C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滴定反应为:
读数如下:
实验次数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10.009.32
20.509.78
30.4010.40
40.559.85
则该产品中Fe2+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有同学改用高锰酸钾标准液进行滴定,操作步骤无差错,测得Fe2+含量总比真实值高,原因是___________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燃料、颜料、催化剂等工业。它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稀硝酸及稀硫酸,可溶于氨水、浓盐酸,并生成配合物NH4[CuCl2];能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绿色;见光则分解,变成褐色。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化亚铜的流程图及部分实验装置图。

实验药品:铜丝20g(过量)、氯化铵20g、65% 浓硝酸10mL、36%盐酸15mL、水。

(1)实验流程中先制得NH4[CuCl2],再将其溶于水制得氯化亚铜,请写出步骤I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不采用一步法(一步法为:Cu2++Cu+2Cl-=2CuCl)制得CuCl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步骤I中电炉加热升温至50℃时停止加热,反应快速进行,当三颈烧瓶中液面上方的现象为___________时,反应已完成,停止通入氧气。打开瓶塞,沿C口倾出反应液于1000mL大烧杯中,加水500mL,即刻有大量白色沉淀析出。
(3)关于该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Cu、NH4Cl、HCl和HNO3时,温度计显示反应液温度可能低于室温。
B.步骤III中过滤操作,可采用真空抽滤的方式,洗涤固体可以用95%的酒精。
C.该实验流程中,残液中补充HCl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产物的水解。
D.反应装置中使用长导管的目的是防止三颈烧瓶内气压过大。
(4)实验室还可以通过在CuCl2热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制备白色氯化亚铜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称取成品0.2500g置于预先放入玻璃珠30粒和10 mL过量的FeCl3溶液的250 mL锥形瓶中,不断摇动;待样品溶解后,加水50 mL,邻菲罗啉指示剂2滴;立即用0.1000 mol·L-1硫酸铈[Ce(SO4)2]标准溶液滴至终点。在此过程中要用到滴定管,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检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管准备完成。
(已知CuCl+ Fe3+=Cu2++Fe2++Cl-,Fe2++Ce4+=Fe3++Ce3+)
a.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
b.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记录数据
c.用硫酸铈溶液润洗滴定管
d.用烧杯量取一定量硫酸铈溶液,从滴定管上口加入至高于“0”刻度
e.略微倾斜滴定管,轻轻转动活塞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至无气泡
f.滴定管尖向上弯曲,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至无气泡
②当滴入最后一滴硫酸铈溶液时,溶液呈现绿色,且30s不褪色,并记录读数,再重复实验2次,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
滴定起始读数(mL)0.750.500.80
滴定终点读数(mL)24.7024.9524.85
计算CuCl的纯度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