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较易0.85 引用10 组卷602
某实验小组对Cu与的反应进行研究,实验如下。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已知绿色是棕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绿色溶液变蓝是因为与水生成了_______
(3)对比③和⑤中现象,为探究③中立即产生气泡的原因,实验小组提出如下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
假设1: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3向④中溶液加入少量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后,加入铜片溶液蓝色加深,无其他明显现象假设1不成立
4_______(填实验操作)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假设2成立
5向②中溶液通入少量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后,加入铜片无明显变化
6向④中溶液加入少量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再加入铜片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假设3成立
(4)得出实验结论后,有同学认为还应补充对比实验:向④溶液加入几滴较浓的硝酸后加入铜片。补充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5)某工厂用硝酸溶解废铜屑制备,为避免的生成,实验小组提出还应加入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消耗含铜元素80%的废铜屑240 kg固体时,得到653.4 kg产品,产率为_______
22-23高三上·福建龙岩·期末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硝酸的强氧化性物质性质的探究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对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制取氮氧化物的反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B中液面上方为无色气体,C中液面上方为红棕色气体。
①为排尽整套装置内的空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_______(填化学式),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②C中液面上方为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学习小组在做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了以下现象:实验Ⅰ中蓝色溶液A遇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实验Ⅱ中硝酸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Ⅰ:

实验Ⅱ:

分析蓝色溶液A的成分后,学习小组探究蓝色溶液A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
①假设1:___________(填化学式)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实验验证:向硝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铜固体,溶液呈蓝色,放入铜片,无明显变化。
结论:假设1不成立。
②假设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向A中鼓入数分钟得溶液C,相同条件下,铜片与A、C溶液的反应速率:______(填“”“”“”)。实验证明假设2成立。
③经检验,蓝色溶液A中还含有少量亚硝酸
设计实验证明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操作和预期的现象是:___________。向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___________
实验总结:对铜与硝酸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
(4)请推测与浓硝酸反应中参与的可能的催化过程:
   ___________
某小组在进行Cu与反应实验时,发现实验1比对照组反应速率快,对影响实验1速率的因素展开实验探究(实验用铜片规格相同)。
实验实验操作现象
对照组向5.0mL 稀硝酸中加入铜片加入铜片后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气泡产生
实验1向浓硝酸中加入少量铜粉完全溶解,然后稀释反应后混合溶液至其中硝酸浓度为,取5.0mL稀释液,加入铜片加入铜片后立即产生气泡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反应后混合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少量
(2)预测和探究影响实验1速率加快的原因。
假设1:_______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为验证预测是否正确,继续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2向5.0mL 稀硝酸中加入铜片和少量_______固体溶液呈浅蓝色,速率没有明显变化假设1不成立
实验3方案1向5.0mL 稀硝酸中通入少量,然后加入铜片铜片表面立即产生气泡,反应持续进行假设2成立
方案2取5.0mL实验1稀释后溶液,先通入数分钟,再加入铜片铜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实验1明显变慢,比对照组略快
实验4______________假设3成立
①实验2中加入的固体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有同学认为实验3的方案1不严谨,应补充对比实验:向5.0mL 稀硝酸中加入数滴硝酸,加入铜片,反应速率无明显变化。补充该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3方案2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实验1明显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
③将实验4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补充完整。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