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32
与人类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缓解温室效应,的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之一。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回收和利用的方案。
(1)人体血液中存在平衡,当人呼吸过快或过深,体内失去二氧化碳太多,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导致手脚发麻、头晕。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_
(2)利用制备可以实现变废为宝,3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8mol发生反应:   ,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容器内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断开2mol C=O键的同时断开4mol C-H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和8mol,重新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小于1.6mol/L
②从反应开始到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③3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④50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容器中有1.6mol、2.0mol、5.6mol、4.0mol
_______0(填“>”“<”或“=”)
(3)化工废水中常常含有以二甲胺()为代表的含氮有机物,可以通过电解法将二甲胺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排放,装置如图所示。

反应原理是:(i)在阳极转化为
(ii)在碱性溶液中歧化为
(iii)将二甲胺氧化为
①写出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②电解池中选择阴离子交换膜而不选择阳离子交换膜的原因是_______
③当阴极区收集到6.72L(标况下)时,阳极区收集到的体积(标况下)是_______L。
22-23高二上·重庆铜梁·期末
知识点: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应用电离平衡分析生活中实例电解原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CO2与人类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缓解温室效应,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之一。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回收和利用CO2的方案。
(1)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 △H1=-127.4kJ/mol
②NaOH(s)+CO2(g)=NaHCO3(s) △H2=-131.5kJ/mol
则:反应2NaHCO3(s)=Na2CO3(s)+H2O(g)+CO2(g) △H3=_______kJ/mol。
(2)利用CO2制备CH4可以实现变废为宝,3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8molH2发生反应: CO2(g)+4H2(g)CH4(g)+ 2H2O(g) △H4,混合气体中CH4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容器内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断开2molC=O键的同时断开4molC-H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CO2和8molH2,重新达到平衡时CH4的浓度小于1.6mol/L
②从反应开始到10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
③3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④50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容器中有1.6molCO2、2.0molH2、5.6molCH4、4.0molH2O。则△H4_______ 0(填“>”“<”或“=”)
(二)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的催化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3)当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在5.0MPa、550℃时的=____

(4)研究表明,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式中:为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平衡转化率,为某时刻转化率,为常数。在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最大值所对应温度称为该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时,逐渐提高;后,逐渐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
研究氮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1)反应,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三个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反应_______(填“①”“②”或“③”),图中_______

(2)硝化反应是最普遍和最早发现的有机反应之一,以为新型硝化剂的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无副反应发生、过程无污染等优点,可利用臭氧化法制备,其反应为,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下列说法能够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填序号)(不考虑其他反应干扰)
A.混合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B.消耗的同时,消耗了
C.浓度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平衡时在容器内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甲所示【要考虑反应

①a点的_______(填“>”“<”或“=”).
②对反应体系加压,得平衡时的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解释压强增大至的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原因:_______

③图甲中,时,平衡后总压为的平衡分压相同,则反应以压强表示的平衡常数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化工废水中常常含有以二甲胺为代表的含氮有机物,用电解法将二甲胺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排放,装置如图所示,反应原理是①在阳极转化为;②在碱性溶液中歧化为;③将二甲胺氧化为

①写出电解池中阴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电解池中选择阴离子交换膜而不选择阳离子交换膜的原因是_______
③当阴极区收集到(标况下)气体时,阳极区收集到N2的体积(标况下)是_______mL
为了缓解温空效应,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回收和利用CO2的方案。
(1)方案1: 利用FeO吸收CO2获得H2
ⅰ.6FeO(s)+CO2(g)=2Fe3O4(s)+C(s) ΔH1=-76.0kJ/mol
ⅱ.C(s)+2H2O(g)=CO2(g)+2H2(g) ΔH2 =+113. 4kJ/mol
请写出由FeO制备H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 利用CO2制备CH4
3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8molH2发生反应: CO2(g)+4H2(g)CH4(g)+ 2H2O(g) ΔH4,混合气体中CH4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① 从反应开始到恰好达到平衡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
② 3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
③ 300℃时,如果该容器中有1.6molCO2、2.0molH2、5.6molCH4、4.0molH2O(g)。则v____________v(填“>”“<”或“=" )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CO2和8molH2,重新达到平衡时CH4的浓度等于1.6mo/L
D.每断开2molC=O键的同时断开4molC-H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E.达到平衡后,分离出水蒸气,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正方向移动
(4)已知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8(L/mol)2。则ΔH4________0(填“>”“<”或“=”)。
方案3:利用“Na-CO2”电池将CO2变废为宝。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的可充电“Na-CO2”电池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电极材料,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假设开始时两极的质量相等)
   
(5)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Na2CO3和C全部沉积在电极表面,当转移0.2mole-时,两极的质量差为 _____g。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