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7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浓度过大时易发生分解爆炸。近来有学者发现使用复合法发生器进行消毒的水中含有中等毒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是由于制备过程中未完全反应的原料液进入水体引起的。实验室模拟复合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工艺,探索反应温度对氯酸盐残留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溶液(质量分数)与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经计量泵按比例进入发生器连续进行反应,并在水射器的抽吸作用下,将等产物和含有与盐酸的反应残液一同混合形成二氧化氯复合消毒液模拟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i.将溶液与盐酸溶液按比例加入烧瓶1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后通入高纯
ⅱ.反应90分钟,将5个广口瓶内的液体和烧瓶内的反应残液一同倒入一个棕色广口瓶内,形成浓度均匀的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液;
iii.分别在反应温度重复上述过程;
iv.测试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各组分浓度,收集整理数据。
(1)用来滴加反应液的仪器名称:_______;为确保实验准确性,控制反应温度,发生装置选择的加热方式:_______
(2)烧瓶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已知所用盐酸的密度是。则盐酸的浓度是:_______
(4)通入高纯的作用:_______
(5)转化率及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据图可知,随反应温度的提高,氯酸盐残留量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改变反应时间,重复实验,产率随温度变化趋势均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有副反应发生,试从装置角度分析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_______

(6)二氧化氯可氧化等金属离子,还可杀菌消毒,下列与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原理一致的是_______
a.含二氧化氯漱口水去除口腔异味        b.酒精消毒        c.明矾净水
22-23高三上·辽宁沈阳·期末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平衡图像分析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H2C2O4+2H2SO42KHSO4+2ClO2+2CO2+2H2O。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_______(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O2+2KI=2KClO2+I2,2 Na2S2O3+I2=Na2S4O6+ 2NaI,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ClO2的质量分数高于30%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ClO2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H2C2O4+2H2SO4 2KHSO4+2ClO2↑+2CO2↑+2H2O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80℃,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60~80℃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_______(填字母)。
a.20mL 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 KClO3和9g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Cl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ClO2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pH≤2.0;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ClO2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O2+2KI=2KClO2+I2 2Na2S2O3+I2=Na2S4O6+2NaI,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5的目的是用I-将溶液中的ClO2-还原为Cl-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氯作为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已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Ⅰ级安全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或橘黄色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温度过高或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高于等均有可能引起爆炸,易与碱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1)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制备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在反应开始之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然后停止加热,并使其温度保持在之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图中装置中缺少的一种必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用于溶解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其中最好盛放________填标号
a.20mL60℃的温水            b.100mL冰水          c.100mL饱和食盐水                                   d.100mL沸水
③在烧瓶中加入12.25gKClO3和9g草酸,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水浴加热,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________
(2)用处理过的饮用水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饮用水中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至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指示剂,用一定浓度的溶液滴定至终点;
步骤5:再调节溶液的
步骤6:继续用相同浓度的溶液滴定至终点。
①步骤1中若要量取20.00mL水样,则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1~4的目的是测定水样中的含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O2+2KI=2KClO2+I2,2Na2S2O3+I2=Na2S4O6+2NaI,则步骤4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__,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
③步骤5的目的是使将溶液中的还原为以测定其含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