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22
碳酸氢钠属于抗酸药,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在潮湿空气中缓缓分解。某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对某品牌碳酸氢钠片中的含量进行了探究(可能含有少量Na2CO3,药品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物质)。
【鉴别】
a.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药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黄色。
b.向本品水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泡沸现象。
【检查】配置药品质量分数为0.8%的水溶液,测pH为8.3。
【含量测定】小组采用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I.用已准确称量的药品固体ag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VmL。(此时主要溶质为NaHCO3和少量Na2CO3)
II.取V1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
III.用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II中溶液至第一终点时,消耗盐酸溶液V2mL。 (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
IV.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又消耗盐酸溶液V3mL。
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无色、8.2<pH<10浅红色、pH>10红色
甲基橙:pH<3.1红色、3.1<pH<4.4橙色、pH>4.4黄色
(1)请写出“鉴别”中产生泡沸现象主要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检查”中水溶液pH为8.3的主要原因(不考虑杂质影响):_______
(3)“含量测定”的步骤I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
(4)滴定过程中应选择如图所示滴定管_______(填字母)。

(5)步骤V中第二步滴定用甲基橙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由_______色变为橙色。
(6)药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碳酸氢钠摩尔质量:)
22-23高二上·北京通州·期中
知识点:碳酸氢钠与酸反应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仪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无色       8.2<pH<10浅红色       pH>10红色
甲基橙:pH<3.1红色       3.1<pH<4.4橙色       pH>4.4黄色
【实验步骤】
Ⅰ.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2,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0.000.000.00
21.7221.6821.70
23.7223.6823.70
(1)步骤Ⅰ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___________
(2)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橙色。
(5)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6)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 无色       8.2<pH<10浅红色       pH>10 红色
甲基橙:pH<3.1红色     3.1<pH<4.4橙色       pH>4.4 黄色
【实验步骤】
I. 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 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 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零,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 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2。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V0/ mL0.000.000.00
V1/ mL21.7221.6821.70
V2/ mL23.7223.6823.70
(1)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
(2)下列有关步骤I中样品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样品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相同pH的NaOH溶液中的小
b. c(OH-)>c(CO32-)>c(HCO3-)
c. c(H+)+ c(Na+)=c(CO32-)+c(HCO3-)+ c(OH-)
d. 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至第一终点时,n(Cl-)+n(CO32-)+n( HCO3-)+n(H2CO3)=n(Na+)
(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色变为橙色。
(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 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 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V1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 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某烧碱样品因部分变质含Na2CO3。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该烧碱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资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如下:
酚酞:pH<8.2无色                    8.2<pH<10浅红色                    pH>10红色
甲基橙:pH<3.1红色                    3.1<pH<4.4橙色                    pH>4.4黄色
【实验步骤】
I、迅速地称取烧碱样品0.50g,溶解后配制成100mL溶液,备用。
Ⅱ、将0.1000mol/LHCl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0,记录起始读数V0;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以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此时溶质为NaCl和NaHCO3),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V1;然后再向锥形瓶内滴加2滴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记录酸式滴定管的读数。重复上述操作两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123
V0/mL0.000.000.00
V1/mL21.7221.6821.70
V2/mL23.7223.6823.70

(1)烧碱样品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步骤I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
(3)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溶液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滴定至第一终点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判断滴定至第二终点的现象是溶液由_____________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不再变化。
(6)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w(NaOH)=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7)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第一终点前,锥形瓶中有气泡产生
b.记录酸式滴定管读数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c.第一终点后继续滴定时,锥形瓶中有少许液体溅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