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3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uSO4与Na2SO3反应后的产物,做如下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Cu2O为砖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②Cu2SO3为黄色固体,不溶于水;
③[Cu(SO3)2]3-为无色配合离子、[Cu(NH3)2]+为无色配合离子、[Cu(NH3)4]2+为深蓝色配合离子。
【实验探究】
实验1:①向2mL0.2molL-1的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1的Na2SO3溶液,开始出现黄色沉淀,但无气体产生。
②继续加入Na2SO3溶液,最终沉淀消失。经检验,溶液中生成[Cu(SO3)2]3-离子。
实验2:向90℃ 2mL0.2molL-1的CuSO4溶液中滴加0.2molL-1的Na2SO3溶液,直接生成砖红色沉淀。
实验3:向2mL0.2molL-1的Na2SO3溶液中滴加0.2molL-1的CuSO4溶液,开始阶段有蓝色沉淀出现。
(1)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N、O、S三种元素原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某同学认为实验1黄色沉淀中有少量Cu(OH)2,该同学认为是CuSO4、Na2SO3相互促进水解产生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生成Cu(OH)2沉淀的过程:_______
(3)经检验,实验2所得溶液中有大量生成。该实验中Cu2+表现_______性,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探究CuSO4与Na2SO3的反应。该装置中左侧烧杯中的石墨电极做_______(填“正”或“负”)极,右侧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设计实验检验右侧烧杯中生成的阴离子,写出具体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22-23高三上·河南安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亚硫酸及其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探究FeCl3溶液与Na2S溶液在某种条件下的反应。
实验Ⅰ
已知:FeS、Fe2S3均为黑色固体,难溶于水。
(1)用化学用语解释Na2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们试管b中黑色沉淀的提出猜想
猜想1::黑色沉淀是Fe2S3                    
猜想2::黑色沉淀是FeS
①针对猜想1,甲同学根据Na2S溶液呈碱性,推测试管b中黑色沉淀除Fe2S3外,还可能存在Fe(OH)3,补充实验II如下:
编号操作或过程现象和结论
实验Ⅱ________NaOH溶液中滴加3滴pH=1的0.1mol•L-1的FeCl3溶液。有红褐色溶液生成。试管b中黑色的Fe2S3可能影响Fe(OH)3红褐色的观察。
②甲同学继续查找数据:Ksp[Fe2S3]=1.0×10-88Ksp[Fe(OH)3]=1.1×10-36,设计实验III:向Fe(OH)3中加入过量pH=12.5的0.1mol·L-1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颜色由___________,该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针对猜想2,乙同学推测,若猜想2成立,应该还有S生成。写出该同学推测所依据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乙同学继续检验:进行实验并获取证据:取试管b中黑色沉淀,用水多次洗涤后,___________,确认黑色沉淀中无S单质,猜想2不成立。
(已知:Ksp(FeS)=1.59×10-19;H2S:Ka1=9.5×10-8,Ka2=1.3×10-14)
(3)丙同学利用电化学原理继续进行探究
编号装置操作及现象
实验IV①电流计指针有微弱偏转
②2分钟后,取左侧烧杯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有少量蓝色沉淀;2小时后,右侧烧杯有黄色浑浊产生,再取左侧烧杯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有大量蓝色沉淀。
丙同学依据实验IV得出结论:pH=1的0.1mol·L-1FeCl3溶液与pH=12.5的0.1mol·L-1Na2S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综合以上研究,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试管b中黑色沉淀是Fe2S3而不是FeS的原因: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