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8
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写化学式,下同)。
(2)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
(3)写出是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工业上利用氨制备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氨与一氧化氮(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7)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1molN2和1mol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kJ能量。
21-22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知识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硝酸的不稳定性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物质制备的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___
(2)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工业上利用氨制备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氨与一氧化氮(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分别按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为电流表。
   
①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两烧杯中溶液c(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乙溶液中向铜片方向移动
②在乙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