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783
实验小组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编号试剂a现象

4浓硝酸 (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4稀硝酸 (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
(1)实验Ⅰ、Ⅱ中的红棕色气体均是
①实验Ⅰ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实验Ⅱ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对实验Ⅰ产生,实验Ⅱ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
①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从铜片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含氮物质。
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性,可将转化为
(3)对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Ⅱ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ⅰ.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
ⅱ.是弱酸,不稳定。
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二: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
①向浓硝酸中通入,现象是_______,滴加少量蓝色溶液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
②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a.能说明溶液A中含有的现象是_______
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
21-22高一下·北京朝阳·期末
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强氧化性铜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化学实验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硝酸的性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编号试剂a现象
   I4mL浓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II4mL稀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
(1)实验I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______
(2)对实验I和实验II发生不同反应的原因提出如下解释:
①极稀的硝酸与金属锌反应时无气体产生,写出此时生成的硝酸盐的化学式______
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NO转化为,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对实验I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II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i.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
ii.是弱酸,不稳定。
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二: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的
①向浓硝酸中先通入,再滴加少量蓝色溶液,证实猜想一合理。上述两步操作所得溶液的颜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②向蒸馏水中通入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蓝色的溶液,溶液变为绿色,再滴加少量硝酸,结果溶液由绿色又变为蓝色。由此推出,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请说明理由______
(4)金可溶于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而成)生成,同时产生无色气体(露置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并分析该反应不直接生成的原因______
实验小组研究铜与过量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编号试剂a现象

4mL浓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4mL稀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

(1)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
(2)实验Ⅰ、Ⅱ中的红棕色气体均是NO2.实验Ⅰ产生N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对实验Ⅰ产生NO2,实验Ⅱ产生NO的原因提出解释。
①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NO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NO从铜片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含氮物质。
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性,可将NO转化为NO2
(4)有同学针对I中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Cu2的浓度较大所致;假设2:溶解了生成的NO2
探究如下:取I中绿色溶液,分为两等份。
①取一份于如图所示装置中,向上拉动活塞a,___________(填现象),证实I中溶解了NO2

②向另一份溶液加入___________(填化学试剂),溶液变为蓝色。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5)硝酸与金属反应会产生氮氧化物。
①下列环境问题与氮的氧化物排放无关的是___________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温室效应 D.白色污染
②在含有agHNO3的稀硝酸中,加入bg铁粉充分反应,铁全部溶解并生成NO,有0.25agHNO3被还原,则可能为___________
A.2:1   B.3:1   C.4:1   D.9:2
③为避免氮氧化物污染环境,人们开发了溶液吸收法。比如用碱性的Na2CO3溶液吸收NO2,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