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

Ⅰ.根据上述原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
(1)Ag电极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2)溶液中的NO3-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填“自右向左” 或“自左向右”)。
Ⅱ.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该原电池中应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应该有这些现象:
①Cu电极要发生溶解;
②电流计中指针发生偏转;
③Ag电极上有固体物质析出;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3)预测④的现象为_______
(4)但同学们发现,除了以上预测的现象之外,在银电极附近出现了无色气泡,一段时间后银电极上方的空气中出现红棕色。该红棕色气体为_______
(5)为了探究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同学们测定了电解质溶液的pH,发现溶液中的H+浓度为0.80mol/L,据此推断,原电池体系中应存在化学反应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常温下1.00mol/L的AgNO3溶液pH为5(即H+ 为10-5mol/L),说明装置1中硝酸银溶液已用硝酸进行了酸化。于是又设计了另一个原电池(装置2)以说明上述原电池中的确存在这一反应,如图所示,以下最宜选用为该电池电解质溶液的是_______(填标号)。

a.0.80mol/L HNO3
b.0.80mol/L HCl和1.00 mol/L NaNO3的混合液
c.0.40mol/L H2SO4和1.80mol/L NaNO3的混合溶液
d.0.80mol/L CH3COOH和1.00mol/L NaNO3的混合溶液
通过实验,发现该电池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与(2)中相同的现象,说明原电池中的确存在该反应。
Ⅲ.为了进一步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池反应速率的影响,同学们准备了两组装置,并分别在它们的银电极上安装了重力传感器,其中一组电解质溶液为500mL 1.00mol/L AgNO3溶液;另一组为500mL 0.50mol/L AgNO3溶液(两组硝酸银溶液均已净化,为单一组分),由传感器所得数据作图如图:

(7)其中代表电解质为0.50mol/L AgNO3溶液的一组的曲线是_______ (填“A”或“B”) 。
(8)对于A曲线,以硝酸银溶液浓度变化来表示120s内的反应速率υ=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21-22高一下·重庆·期末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原电池电子流向判断及应用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了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Ⅰ.用甲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材料不能代替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的Cu电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石墨               B.镁                 C.银             D.铂
(2)实验过程中,SO(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用乙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时发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后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澄清。查阅资料知,高铁酸根离子(FeO)在溶液中呈紫红色。请根据实验现象及所查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3)电解过程中,X极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小组同学将乙装置中6 mol/L NaOH溶液换成1 mol/L NaCl溶液,发现铁电极附近逐渐变成浅绿色,该小组同学认为铁电极附近溶液中生成了Fe2+,为了验证这一猜测,应使用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来检验,现象为___________ ,则证明该小组同学猜想正确。
(6)下图中,Ⅰ是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的结构示意图。

①该同学想在Ⅱ中实现铁上镀铜,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Ⅱ中电解前CuSO4溶液的浓度为3 mol/L,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上消耗Ⅰ中的CH4___________ 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F=96500 C·mol-1),此时电解池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某同学提出具有较强氧化性,具有较强还原性,二者也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验证这个问题,该学生设计了系列实验。
(1)研究溶液与溶液反应产物。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试管,向其中加入______,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二者混合只发生沉淀反应,无明显氧化还原反应。
(2)验证的氧化性。将光亮的铁丝伸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铁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溶液 ②溶液 ③酸性溶液 ④溶液。
请完成下表:
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除尽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______存在
取少量除尽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______(填序号)溶液,振荡______存在
(实验结论)铁的氧化产物为,则氧化性强于,已知氧化性强于,则可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另一同学用pH计测得常温该硝酸银溶液的pH为5.50,于是该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你认为他提出质疑的理由可能是______
(3)通过原电池原理探究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按图设计原电池。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阴离子
4.074.61
5.197.40
6.597.91
7.628.27
实验开始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正极电极表面有光亮的银析出,则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
(4)查阅资料可知常温反应:。试从速率与平衡两个角度解释溶液与溶液反应混合只发生沉淀反应而无明显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原因______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某同学提出Ag+具有较强氧化性,I-具有较强还原性,二者也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验证这个问题,该学生设计了系列实验。
(1)研究AgN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产物
向盛有1mL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L1mol/LKI溶液,振荡试管,向其中加入___,溶液无明显变化。(提示: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I-应被氧化为单质)
(实验结论)二者混合只发生沉淀反应,无明显氧化还原反应。
(2)验证Ag+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铁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试剂:①KSCN溶液②NaOH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请完成下表:
操作现象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____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____(填序号)溶液,振荡_____存在Fe2+
(实验结论)铁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则Ag+氧化性强于Fe3+
另一同学用pH计测得常温该硝酸银溶液的pH为5.50,于是该同学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你认为他提出质疑的理由可能是____
(3)电池原理探究Ag+与I-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按图设计原电池。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读懂文中划线部分内容,请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u×108(m2∙s-1∙V-1)阴离子u×108(m2∙s-1∙V-1)
Li+4.074.61
Na+5.197.40
Ca2+6.59Cl-7.91
K+7.628.27
(4)已知Cl2能氧化+4价的硫为+6价的硫。请写出Na2SO3溶液和Cl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5)硫酸亚铁受热可按下式分解:aFeSO4=bFeO+cFe2O3+dSO3+eSO2+fO2,a、b、c、d、e、f为待定系数,若d:e:f=3:4:1,则b:c=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