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较难0.4 引用3 组卷766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
(2)因生产金属铁的工艺和温度等因素不同,产生的铁单质的晶体结构、密度和性质均不同。
①用____实验测定铁晶体,测得A、B两种晶胞,其晶胞结构如图:

②A、B两种晶胞中含有的铁原子个数比为____
③在A晶胞中,每个铁原子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铁原子有____个。
(3)常温下,铁不易和水反应,而当撕开暖贴(内有透气的无纺布袋,袋内装有铁粉、活性炭、无机盐、水、吸水性树脂等)的密封外包装时,即可快速均匀发热。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暖贴发热的原因:___
(4)工业盐酸因含有[FeCl4]而呈亮黄色,在高浓度Cl的条件下[FeCl4]才是稳定存在的。
①[FeCl4]的中心离子是____,配体是____;其中的化学键称为____
②取4mL工业盐酸于试管中,逐滴滴加AgNO3饱和溶液,至过量,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由此可知在高浓度Cl的条件下[FeCl4]才是稳定存在的。
2022·天津河西·三模
知识点:吸氧腐蚀电子排布式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及形成条件金属晶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

分别进行的操作

现象

   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i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1)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____
②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________
(2)查阅资料: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实验

滴管

试管

现象

溶液

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
iv.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v.溶液无明显变化
以上实验表明:在有________存在条件下,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为进一步证明该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的作用是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够严谨。为进一步探究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实验

试剂

现象

A

酸洗后的铁片、溶液(已除产生蓝色沉淀

B

酸洗后的铁片、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产生蓝色沉淀

C

铁片、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产生蓝色沉淀

D

铁片、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产生蓝色沉淀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相关操作、现象),则说明负极附近溶液中产生了,即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Ⅰ.有一应用前景广阔的纳米材料甲,其由A、B两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难溶于水,且硬度大,熔点高。取材料甲与熔融的烧碱反应,生成一种含A元素的含氧酸盐乙和一种含B元素的气体丙,丙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乙能溶于水,加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盐酸过量沉淀不溶解。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
(2)乙的水溶液可以用来做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用途)
(3)B元素的一种氢化物丁,相对分子质量为32,常温下为液体,其燃烧放热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因此可用作火箭燃料、燃料电池燃料等。则丁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Ⅱ.某铜制品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可表示为如图,腐蚀后有A物质生成,某小组为分析A物质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①:取A样品,加过量稀硝酸完全溶解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②:另取A样品4.29g,加入含的稀硫酸溶液,恰好中和,生成两种盐的混合溶液。向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3.20g黑色固体。
   
(1)该粉状锈中除了铜元素外还含有(写元素符号)_____元素.
(2)写出该粉状锈溶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加热条件下,实验②中所得的黑色固体能与乙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