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59
工业上常采用堆浸——反萃取——电积法从锌矿(主要成分为ZnS,含有、CuS、NiS、等杂质)中获得锌,其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堆浸”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
②pH较高时,氢氧化氧铁为胶状沉淀;
③在我国,富矿少、贫矿多,矿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低于5%的矿属于贫矿。
回答下列问题:
(1)“堆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堆浸”时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填序号)。
A.将锌矿粉碎       B.大幅度升温       C.延长堆浸时间       D.将锌矿充分暴露
(2)流程中①和②的操作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3)“除铁”时,pH对不同金属离子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事实上在pH≤6时难以沉淀,但是有铁离子存在时,pH升高,的沉淀率均升高,原因可能为_______

(4)“置换铜”时用锌粉同时直接置换镍的速率极小,可采用“锑盐净化法”,即在酸性含溶液中同时加入锌粉和,得到合金NiS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反萃液的主要成分为,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制备对可见光敏感的半导体催化剂。其中在无氧条件下灼烧获得产品时需要借助电炉和下列仪器中_______(填序号)共同完成。

(6)“电积”时得到的锌的质量分数为96.0%。某企业利用上述流程从1600吨锌矿中可获得此种锌的质量为80吨,已知上述流程的总损耗率约为2%,则该锌矿为_______(填“富矿”或“贫矿”)。
21-22高三下·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有关铁及其化合物转化的流程题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科学家开发的光催化剂硒化锌(ZnSe,不溶于水),可实现人工光合作用,利用CO2制备高附加值的产品,某小组设计一种以锌矿(主要成分是,含FeS2、CuS、NiS、SiO2等)为原料制备ZnSe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堆浸液”中含ZnSO4、FeSO4、CuSO4、NiSO4
②常温下,Ksp(CuS)≈1×10-36,Ksp(ZnS)≈1×10-25
③pH过高时,FeOOH沉淀会转化成胶体。
④Zn(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堆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标号); “堆浸”过程中ZnS转化成ZnS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A.将锌矿粉碎过筛,有利于加快“堆浸”的速率
B.“堆浸”时温度越高越好,温度高有利于加快“堆浸”的速率
C.“堆浸”时加入大量的硫酸
(2)“除铁”最佳pH为3.0,如果pH过高,会导致溶液中Zn2+的含量降低,其主要原因:
①部分Zn2+转化成Zn(OH)2,②____
(3)分析“除铜”时加入ZnS的原因:_____
(4)若以“除镍”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原理设计原电池,则该原电池中在负极放电的物质是____(填物质名称),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5)“合成”ZnSe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ZnSe的操作依次为____、洗涤、干燥。
(6)传统方法通常用“灼烧”法将锌矿转化成金属氧化物,再进行酸浸等步骤来制备ZnSe,新工艺采用细菌“堆浸”,与传统的“灼烧”法对比,从环保角度分析采用细菌“堆浸”的优点是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