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804
某研究小组探究CuSO4溶液和弱酸盐的反应。
【资料】H2S2O3是一种弱酸,易分解为SO2和S。
(1)实验I中过程i产生的蓝色絮状沉淀为Cu(OH)2,同时产生的少量气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 。
(2)实验Ⅱ中过程ii产生的天蓝色粉末状沉淀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 。
(3)对比实验Ⅰ、Ⅱ中过程ii,II中产生气泡明显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 。
(4)实验Ⅲ中,经检验产生的黑色沉淀为CuS。推测CuS的产生原因。
推测1. 酸性条件下,发生分解,随后分解产物再与Cu2+产生CuS;
推测2. 酸性条件下,与Cu2+直接反应产生CuS,同时有生成。
经实验及理论证明推测1和推测2均合理。
①证明推测1合理,应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
②推测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
③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角度解释酸性条件下,Na2S2O3溶液与CuSO4溶液酸性条件下反应,实验现象中反应初期产生黄色沉淀,反应中后期产生黑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 。
【资料】H2S2O3是一种弱酸,易分解为SO2和S。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过程ⅰ:立即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滴加至1mL,沉淀增多且蓝色加深,并出现少量气泡。 过程ⅱ:产生气泡增多且速率明显加快,蓝色絮状沉淀沉降在试管底部。 过程ⅲ:沉淀溶解并有极少量的气泡生成。 | |
Ⅱ | 过程ⅰ:立即产生浅蓝绿色絮状沉淀,继续滴加至1mL,沉淀增多且蓝绿色加深,并出现少量气泡。 过程ⅱ:产生的气泡比实验Ⅰ过程ⅱ增加更多更快,最终得到天蓝色粉末状沉淀。 过程ⅲ:沉淀溶解并有较多气泡生成。 | |
Ⅲ | 过程ⅰ:较快出现淡黄色悬浮物。 过程ⅱ:黄色逐渐加深,依次变为土黄色、棕色,最终变为黑色,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且通入品红试剂出现溶液褪色现象。 |
(2)实验Ⅱ中过程ii产生的天蓝色粉末状沉淀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3)对比实验Ⅰ、Ⅱ中过程ii,II中产生气泡明显更快的原因是
(4)实验Ⅲ中,经检验产生的黑色沉淀为CuS。推测CuS的产生原因。
推测1. 酸性条件下,发生分解,随后分解产物再与Cu2+产生CuS;
推测2. 酸性条件下,与Cu2+直接反应产生CuS,同时有生成。
经实验及理论证明推测1和推测2均合理。
①证明推测1合理,应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②推测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角度解释酸性条件下,Na2S2O3溶液与CuSO4溶液酸性条件下反应,实验现象中反应初期产生黄色沉淀,反应中后期产生黑色沉淀的原因
2022·北京顺义·二模
类题推荐
某科研小组对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文献资料:
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Cu+Cu2+。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1)实验ⅰ中的浅蓝绿色沉淀的主要成份为Cu2(OH)2SO4,受热不易分解。写出生成Cu2(OH)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___________ 的新制Cu(OH)2浊液与乙醛反应生成了Cu2O。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由实验ⅳ的现象推测:实验ⅱ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___ 。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结合微粒符号解释),写出实验ⅴ中该微粒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 。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 ,加热,无色溶液先变为亮黄色,逐渐加深为橙黄色。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___________ 。
a.Cu(OH)2与OH-反应生成[Cu(OH)4]2-(蓝紫色)。
b.Cu2O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如:Cu2OCu+Cu2+。
Ⅰ.探究NaOH在乙醛与新制Cu(OH)2浊液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5% CuSO4 溶液体积 | 10% NaOH 溶液的体积 | 振荡后现象 | 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
ⅰ | 2 mL | 5滴 | 浅蓝绿色沉淀 | 仍然为浅蓝绿色沉淀 |
ⅱ | 2 mL | 0.5 mL | 浅蓝色沉淀 | 浅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
ⅲ | 5滴 | 2 mL | 蓝色浊液 | 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
(2)实验ⅰ、ⅱ、ⅲ中,实验
(3)为进一步探究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的本质,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 实验 | 加入试剂 | 加入0.5 mL 40%的乙醛溶液,加热后现象 |
ⅳ |
| 3 mL H2O | 蓝色沉淀→黑色沉淀 |
ⅴ | 3 mL 10% NaOH | 蓝色浊液→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砖红色浊液 |
② 实验ⅴ能够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
Ⅱ.对“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异常现象的探究及产物的分离检验
(4)针对实验ⅲ、ⅴ中“黄绿色浊液→橙黄色浊液”的异常现象,通过实验证明了“橙黄色”与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色物质有关。实验方案为:
(5)为分离实验ⅴ中砖红色物质,进行如下操作:取实验ⅴ反应后浊液,加入50%乙醇溶液,过滤,得到砖红色固体W,滤液放置24小时后,底部有几粒黄豆大小的黄色油状物质P。
① 文献表明:黄色油状物质P主要是乙醛在碱性条件下的聚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CH3CH=CHCHO,CH3CH=CHCHO与乙醛继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最终生成多烯醛聚合物。写出由乙醛生成多烯醛聚合物的反应方程式
② 为进一步确定砖红色固体W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取少量砖红色固体W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H2SO4,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紫红色固体。由实验现象能否得出该砖红色固体W是Cu2O,理由是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时,分别向稀硝酸中加入了以下金属并观察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实验Ⅱ和Ⅲ中产生的气体中有___________ 。
(2)经检验,实验I溶液中氮元素含量下降,小丁同学根据现象推测硝酸的还原产物除了H2外还有物质X,写出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
(3)小博同学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___________ (写出实验现象),证明有Fe3+生成。振荡上述溶液,溶液颜色消失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继续加KSCN,颜色恢复。小瑜同学查到有资料表明:KSCN中S、C、N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2价、+4价、-3价。根据以上现象推测溶液颜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4)鉴于铜和稀硝酸反应过慢,同学们将稀硝酸换为浓HNO3进行实验IV:
小孟同学查到有文献记载:铜与浓HNO3反应一旦发生就变快,是因为开始生成的NO2溶于水形成HNO2(弱酸,不稳定),它再和Cu反应,反应就加快。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V:向1mL浓硝酸中加入几滴30%H2O2溶液、铜片,反应较慢,溶液呈蓝色。
实验VI:向1mL浓硝酸中加入几滴30%H2O2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V中反应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 。
②对生成HNO2后反应变快的原因进行实验探究,证明了HNO2氧化Cu的反应速率比HNO3氧化Cu的反应快。
a.Ⅶ中加入的固体为___________ 。
b.Ⅷ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5)化学小组同学综合上述实验,总结影响金属和硝酸反应现象的因素有金属的还原性、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实验序号 | 加入的金属 | 实验现象 |
实验Ⅰ | 镁条 | 镁条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 |
实验Ⅱ | 铁片 | 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有气泡生成,,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
实验Ⅲ | 铜片 | 开始无明显现象,较长一段时间后溶液呈淡蓝色,有小气泡生成,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
(2)经检验,实验I溶液中氮元素含量下降,小丁同学根据现象推测硝酸的还原产物除了H2外还有物质X,写出生成X的离子方程式:
(3)小博同学向实验II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4)鉴于铜和稀硝酸反应过慢,同学们将稀硝酸换为浓HNO3进行实验IV:
A中现象:最初反应较慢,随后加快,反应剧烈;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 B中现象:溶液呈淡蓝色 |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V:向1mL浓硝酸中加入几滴30%H2O2溶液、铜片,反应较慢,溶液呈蓝色。
实验VI:向1mL浓硝酸中加入几滴30%H2O2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V中反应变慢的原因是
②对生成HNO2后反应变快的原因进行实验探究,证明了HNO2氧化Cu的反应速率比HNO3氧化Cu的反应快。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Ⅶ | 取B中溶液,加入一定量________固体,再加入铜片 | 立即产生无色气体;液面上方呈红棕色 |
Ⅷ | 取B中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溶液变为无色后,再加入铜片 | 产生无色气体,较Ⅲ慢;液面上方呈浅红棕色 |
b.Ⅷ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5)化学小组同学综合上述实验,总结影响金属和硝酸反应现象的因素有金属的还原性、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1)①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条件下,测定_______ 。(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2)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先向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H2O2,再依次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FeCl3溶液,请回答问题:
①表格中a=_______ ,b=________ 。
②通过实验Ⅱ和Ⅲ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3)实验Ⅱ、Ⅲ中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是________ 。
(4)已知FeCl3溶液对H2O2的催化分解分为反应i和反应ii两步进行:
已知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
①反应i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②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催化过程中有Fe2+产生:取2mLH2O2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再滴加2滴_______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5)向实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2min后溶液红色褪去;继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又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又褪色;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分析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 。
(1)①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条件下,测定
(2)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先向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H2O2,再依次通过分液漏斗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和FeCl3溶液,请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 10%H2O2/mL | 蒸馏水/mL | 0.2mol·LFeCl3溶液/mL | 现象 |
I | 10 | a | 0 | 无明显变化 |
Ⅱ | 10 | b | 2 | 锥形瓶变热,溶液迅速变红棕色,并有较多气泡产生;2min时,反应变缓,溶液颜色明显变浅 |
Ⅲ | 5 | 5 | 2 | 锥形瓶变热,溶液变棕色,开始5s后产生较少的气泡;2min时,反应速度加快 |
②通过实验Ⅱ和Ⅲ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3)实验Ⅱ、Ⅲ中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是
(4)已知FeCl3溶液对H2O2的催化分解分为反应i和反应ii两步进行:
已知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
①反应i离子方程式为
②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催化过程中有Fe2+产生:取2mLH2O2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再滴加2滴
(5)向实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2min后溶液红色褪去;继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又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又褪色;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分析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