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1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I ]试剂: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 = 0.2), 5% H2O2溶液(pH = 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 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II]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 =3), 5% H2O2溶液(pH= 5)
操作现象
取2mL 5% 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 = 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i.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II记录否定假设i, 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实验验证假设ii:取 ___________,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ii成立。
[实验III]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II相同,除了产生与II 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5)产生刺澉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由实验I、II、III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
21-22高三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实验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氧化剂对KSCN检验Fe2+的影响”,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试剂现象
试管滴管(各1滴)
2mL0.5mol/LFeSO4溶液与1滴0.5mol/LKSCN溶液饱和氯水I.溶液立即变为浅红色
稀硝酸II.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5%H2O2溶液III.溶液立即变为深红色,无气体产生

(1)向2mL0.5mol/LFeSO4溶液中滴加1滴0.5mol/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通入O2,无明显变化。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I中出现浅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
(2)对I中溶液呈浅红色的原因,甲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氯水加入量少,氧化Fe2+生成的Fe3+浓度低。
设计实验i排除了假设1:取Ⅰ中浅红色溶液,操作a,观察到溶液浅红色消失。
假设2:氯水氧化性强,氧化了部分SCN-
(已知:Ba2+与SCN-可在溶液中大量共存;SCN-易被氧化为SO)
进行实验ii:向2mL水中滴加1滴0.5mol/LKSCN溶液,滴加1滴饱和氯水,加入一定试剂,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里含有SO
①操作a为_____
②补全ii中SCN-被Cl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SCN-+______Cl2+______=______+2CO2+N2+______SO+______
(3)乙同学认为实验ii的设计不能证明假设2成立,并设计如下实验。分别取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至溶液红色褪去,记录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试管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mL)
IV2mL水与1滴Fe2(SO4)3溶液和1滴0.5mol/LKSCN溶液2.40
V实验Ⅰ中溶液1.52
VI实验Ⅱ中溶液1.60
VII实验Ⅲ中溶液1.84

(已知:上述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仅为AgSCN。)
①实验ii不能证明假设2成立的原因______
②由IV~VII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某小组设计以下对比实验,探究亚铁盐与H202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取 10 滴(pH= 0.2)0.5 mol·L-1,FeS04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mL5% H20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取10滴(pH=3)0.5 mol·L-1,FeS04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mL5%H20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产生少量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取 10 滴(pH = 3 ) 0.5 mol·L-1,FeCl2
液于试管中,加入2mL 5% H202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无色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测得反应后溶液pH =2.0

(1)“实验Ⅰ”稍后才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①反应生成的Fe3+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②________。证明Fe3+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的实验方法:取10滴(pH =0.2)的0.5 mol·L-1,FeS0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溶液,“再加入2mL5%H202溶液,观察现象。
(2)用激光笔照射“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书写“实验Ⅱ”中 FeS04溶液与H20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甲同学取少量“实验Ⅱ”反 应后的溶液,滴加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褪色,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 溶液中还存在未反应完全的Fe2+。乙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3)“实验Ⅲ”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是___________,对比 “实验Ⅱ”,“实验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02反应产生的现象与___________有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