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35
某兴趣小组通过皂化反应制作肥皂,实验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
(1)步骤I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步骤II中反应已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I加入60 mL热饱和食盐水,充分搅拌,冷却后即有脂肪酸钠固体析出,若直接用冷的饱和食盐水,则所得皂基容易吸水糊化,使用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必须使用热饱和食盐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向皂化尾液中滴入新制Cu(OH)2,振荡,溶液呈绛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查阅资料,一种从皂化尾液中分离提纯甘油(丙三醇)的工艺:先向皂化尾液中加入3倍体积的正丁醇;随着正丁醇的加入,皂化尾液中的盐分会结晶析出,液相分为上层有机相和下层水相;上层有机相经过精馏(一种蒸馏方法),回收正丁醇,同时除去水,并得到高纯度甘油;下层水相过滤,滤液回流至萃取塔内再处理,结晶的氯化钠洗涤回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正丁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B.氯化钠在正丁醇中溶解度小
C.分层后甘油全在有机相,水相中没有残留          D.正丁醇的沸点低于甘油
②小组采用下图装置模拟分离提纯甘油(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已略去,毛细管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并按序排列:装配好蒸馏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蒸馏烧瓶加入适量皂化尾液→打开真空泵→接通冷凝水→给蒸馏烧瓶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拆除装置。
a.收集甘油,至温度计读数开始增大时;b.收集正丁醇与水的混合物,至温度计读数开始增大时;c.等体系内外压力平衡后关闭真空泵;d.无馏出物后,关闭冷凝水;e.移去热源。
20-21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肥皂的制备及其去污原理物质的分离、提纯化学实验基础操作常见有机物的制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乙酰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实验室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为:。甲是制备装置(烧瓶中物质充分反应后再滴加乙酸溶液)、乙是部分分离装置,流程图是分离步骤:


已知:①几种物质的部分性质:
物质沸点/℃相对分子质量水中溶解性
乙酸乙酯77.288难溶
乙酰乙酸乙酯181(温度超过95℃,易分解)130微溶
乙酸11860易容
②10mL乙酸乙酯粗品中含乙酸乙酯8.8g和少量乙醇
亚甲基上的H有一定的酸性,制备时部分形成乙酰乙酸乙酯的钠盐。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①钠颗粒可以经下列步骤得到:
烧瓶钠熔化小米状钠珠
下表是钠和一些常用有机液体的物理性质:
二甲苯四氯化碳
密度0.970.880.851.60
熔点(℃)97.85.513.3﹣22.8
沸点(℃)881.480138.476.8
三种有机液体中熔化钠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
②制备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装置甲的最适合的加热方式_______
A.酒精灯直接加热             B.垫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                    C.水浴                    D.油浴
(2)关于装置甲及流程中的部分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制备钠珠后,通过过滤分离钠珠和有机溶剂
B.干燥管中的试剂一定不是干燥剂,因为滴加乙酸溶液也带入水,干燥无意义
C.操作①与操作②相同,所加饱和氯化钠溶液和乙酸乙酯都是为了减小产品溶解,利于分层
D.操作③包括分液和过滤,饱和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但固体可用无水代替
(3)滴加50%乙酸至恰好呈弱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
(4)操作④是一个系列过程,先水浴加热蒸出乙酸乙酯,剩余液再经下列步骤得到产品,请选择合理操作并排序:剩余液加入装置乙的烧瓶中→e→____→____→____→i→____→d→____→____→拆除装置并保存产品。_______
a.开抽气泵       b.关闭抽气泵       c.调小毛细管空气流量       d.调大毛细管空气流量       e.开启冷凝水       f.关闭冷凝水       g.缓慢加热       h.停止加热       i.收集馏分
(5)上述实验中乙酰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室通常以次氯酸钠、氢氧化锂和叔丁醇等为原料制备次氯酸锂。相关实验步骤如下:①在10 ℃以下的条件下,取一定体积的叔丁醇[(CH3)3COH]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ClO水溶液混合于如图1装置的仪器丙中,通过仪器甲逐滴加入一定体积的12 mol·L -1盐酸,同时进行搅拌:

②避光、保持温度10 ℃ 以下搅拌3分钟,进行操作I ,得到黄色油状液体次氯酸叔丁酯[(CH3)3COCl]和溶液I.
③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黄色油状液体,然后分液,再加入无水CaCl2干燥有机相,得到无水次氯酸叔丁酯:
④在步骤③所得的无水次氯酸叔丁酯中加入一定量的LiOH和适量蒸馏水,充分反应5分钟,进行操作II,得到叔丁醇[ (CH3)3COH] 和次氯酸锂溶液:
⑤将所得次氯酸锂溶液在40 ℃下缓慢蒸发,得到次氯酸锂晶体。
已知:
i.次氯酸叔丁酯[ (CH3)3CO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5,具有强挥发性及强烈刺激性气味,悬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密度为0.96g.·mL-1
ii.将Cl2通入NaOH稀溶液中有NnClO生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NaOH溶液浓度较大或反应体系温度稍高,则会有NaClO3生成。
请回答:
(1)实验室通常采用氯气与NaOH稀溶液反应获得次氯酸钠。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制取氯气时,在图2装置①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装置①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图3装置A、B、C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装置放在图2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上述装置存在缺点,他们指出在图2①、②装置之间应增加如图3 D所示的装置,你认为D中所盛液体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装置中仪器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浓盐酸逐滴加入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④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需控制温度在40 ℃ ,所采用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操作力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即可)。
(5)操作I需用到分液漏斗,下列有关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表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漏,旋塞处和上口塞子处均不漏水才可使用
b.分液漏斗内的液体经振摇后,静置正放,分层后,在下口先后放出下层液体和上层液体
c.萃取时振荡分液漏斗后需要进行放气操作,放气时,漏斗略倒置,慢慢打开旋塞
d.萃取和分液操作所用的漏斗必须是梨形分液漏斗,不能用球形分液漏斗
(6)实验所得次氯酸锂产品中一般会含有Cl-,而残留的Cl-可通过色谱法进行测定。如图4是经换算后得到的吸光度(A)与产品溶液中Cl-浓度的关系:

准确称取1.0000 g次氯酸锂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准确移取该溶液10. 00 mL,测得产品溶液的吸光度A=0.27 ,则产品中残留Cl-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或海产品中提取多种化学物质。
I.试剂级可用海盐(含泥沙、海藻、等杂质)为原料制备。制备流程如下:
(1)
焙炒海盐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根据除杂原理、预期沉淀的离子,填写合适的试剂。
实验步骤试剂预期沉淀的离子
步骤1略过量___________溶液
步骤2略过量___________溶液
步骤3略过量___________溶液
其中步骤2和步骤3是否可以颠倒,请给出解释:___________
(3)以氯化钠为原料设计了“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铂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B.铂片端作阴极
C.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a连接的是电源负极

Ⅱ.实验室模拟工业从海藻中提碘的流程如图:

(4)选择合适实验操作名称填入流程图中: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可多选)
A.溶解    B.过滤     C.萃取     D.分液
(5)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回收溶剂,并得到碘单质,可选用如下图装置完成。装置中间部分是“冷凝管”,请描述该装置中有明显的错误,请写出任一种错误___________
(6)
装置中,温度计所处的正确位置是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Ⅲ.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上从浓缩的海水(海水中富含)中提取液溴的过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和操作流程。已知:的沸点为,微溶于水,有毒。

①连接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至反应完全:
②关闭活塞a、c,打开活塞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
④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萃取分液,蒸馏并收集液溴
请回答下列问题:
(7)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
(8)进行步骤③时,B中尾气可用___________吸收处理。
A.水B.浓硫酸C.溶液D.饱和溶液

(9)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流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0)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