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9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已知X、Y、Z、M、G、Q是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Q的单质在常温下均呈气态;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M与X同族;Z、G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Y、Z、M、G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用电子式表示M2Z的形成过程_______
③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水化物是_____(写化学式)。
④GQ3溶液与过量的MZ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⑤常温下,不能与G的单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a.CuSO4溶液b.NaOH溶液c.Na2CO3固体d.氧化铁e.浓硝酸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②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Rb2O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3)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氯气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9-20高一下·山东临沂·期末
知识点: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探究实验根据原子结构进行元素种类推断根据物质性质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I.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X、Y、Z、W、R均是1-18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电子层数相同,周期相同,R与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R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
②X与Y元素可形成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
③Y、Z、W、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物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②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II.(3)铬是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处理铬的实验循环示意图如下。在有编号的步骤中,含铬化合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已知碱性条件下H2O2可将NaCrO2氧化为Na2CrO4(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则H2O2与NaCrO2反应的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
(4)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6NO+ 4NH3= 6H2O+5N2
①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
②若有3.4g氨气发生反应,则反应所得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差为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