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94
在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系列中,有两名基地人佩洛拉特和崔维兹就在宇宙中寻找起源世界——地球,而地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卫星,半径达到地球的四分之一。而对月球的研究从未停止,中国也在最近几年实施嫦娥工程,以展开对月球的研究,关于月球的研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开始了奔月之旅,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12月12口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的环月轨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运行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和在椭圆环月轨道运行通过P点时加速度相同
C.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运动的周期等于在椭圆环月轨道运动周期
D.嫦娥四号在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和在环月轨道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
【小题2】嫦娥工程划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经变轨成功落月,若该卫星在某次变轨前,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若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       
A.“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B.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C.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D.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小题3】“嫦娥四号”是嫦娥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颗人造探月卫星,主要任务是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貌、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档案资料。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月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k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n倍,“嫦娥四号”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月周期为T。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
B.“嫦娥四号”绕月运行的速度为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D.“嫦娥四号”只要减速运动就能返回地球
【小题4】为了验证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遵循同样的平方反比规律,牛顿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结果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由此牛顿把这一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发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1)如果你是牛顿,假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为a,那么ga的关系为___________。(用地球半径R和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r表示)
(2)取地球半径,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由此估算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_________。这一计算结果与你的猜想是否一致?_________
【小题5】“玉兔号”月球车与月球表面的第一次接触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伟大梦想。“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物体以速度竖直上抛,落回原抛出点的时间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
(3)月球同步卫星离月球表面高度。
23-24高一上·上海虹口·期末
知识点: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类比地球求解其他星球的宇宙速度卫星的各个物理量计算卫星发射及变轨问题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是人类拓展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产物。经过百余年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已经成为21世纪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也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
【小题1】关于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天文仪器观察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B.第谷通过严密的数学运算,得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C.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和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
D.卡文迪什通过对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得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小题2】行星运动定律被称为“中世纪科学与近代科学的分水岭”。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绕太阳运行过程中,速率不变
B.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减小
C.在相等时间内,火星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D.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
【小题3】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27天,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       
A.1~4天B.4~8天C.8~16天D.16~20天
【小题4】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可以是极地卫星
B.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C.它的周期、高度、速度大小都是一定的
D.它的线速度大于近地卫星线速度
【小题5】如图所示,a为地球的同步卫星,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可认为等于地球半径),c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以下关于ab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b转动的线速度大于7.9km/s
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
D.若卫星ab质量相等,则ab比较,b的动能较大
【小题6】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在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的半径为R,若在该星球表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则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物体所受的其他力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相比较可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该行星的密度B.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该行星附近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
【小题7】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半径为______,地球的密度为______
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形天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探月工程是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2022年4月24日上午10时,“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线上举办。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行星际探测不断拓展新征程。
【小题1】2020年11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上升器完成月壤取样后,从月面升空,在月球椭圆轨道进行绕月运动,在远月点处与圆形环月轨道上的返回器对接,月壤转移到返回器内,返回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在我国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下述正确的是(  )
   
A.上升器从月面加速升空的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器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大于返回器在圆形轨道上的运行周期
C.若返回器对接后仍在该圆形轨道上运行,与对接前相比加速度变大
D.返回器从圆形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返回地球时,必须加速
【小题2】嫦娥工程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并计划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落月前探月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则该探月卫星运行的速度即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0.4km/sB.1.8km/sC.11km/sD.36km/s
【小题3】“嫦娥三号卫星”简称“嫦娥三号”,专家称“三号星”,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计划中嫦娥系列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若“三号星”在离月球表面距离为h的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为T1。若已知地球中心和月球中心距离为地球半径Rn倍,月球半径r,月球公转周期T2,引力常量G。则:月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_;地球受月球的吸引力为___________
【小题4】“三号星”在离月球表面距离为h的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的过程中受到微小的阻力,轨道半径将缓慢减小,在此运动过程中,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将_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其动能将___________(填“减小”或“增大”)。
【小题5】我国成功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