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解答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06
四.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运动,各种运动都对应某种形式的能量,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小题1】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凹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凹槽内侧光滑,其质量为M=2mA点是凹槽圆弧上的一点,与圆心等高,现有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滑板小孩从距离A点高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A点沿圆弧的切线方向进入凹槽(忽略空气阻力和小孩体内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滑板小孩开始下落到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滑板小孩机械能守恒
B.从滑板小孩开始下落到运动到最低点过程中,滑板小孩和凹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滑板小孩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为
D.滑板小孩运动到最高点与静止下落位置等高
【小题2】如图所示为冲击摆实验装置,一飞行子弹射入沙箱后与沙箱合为一体,共同摆起一定的高度,则下面有关能量的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增加的内能
B.子弹减少的机械能转变成了沙箱增加的机械能
C.子弹减少的动能等于沙箱增加的机械能
D.子弹减少的机械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以及沙箱增加的机械能
【小题3】某科幻电影中出现了一座在赤道上建造的垂直于水平面的“太空电梯”,如图所示,若“太空电梯”成为可能,宇航员就可以乘坐电梯到达特定高度的空间站。当“太空电梯”停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地球的自转不能忽略且地球可视为均质球体,则对“太空电梯”里的宇航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h=0时,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约为7.9km/s
B.当与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相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h越小,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D.h越大,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角速度越大,线速度越小
【小题4】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月心的距离为r时,重力势能可表示为,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月球质量,若“嫦娥三号”在原来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及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
A.B.
C.D.
【小题5】已知某横波的频率为1.0×105Hz,某时刻该波在某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的质点P位于处,则(  )
A.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5×106m/s
B.质点P在半个周期内振动的路程为2A
C.该时刻P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该时刻后再经过s P点位于波谷
【小题6】假设某太空飞船的长度为L0=90m,一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该太空飞船相对自己沿太空飞船长度方向以速度v=0.8c从正上方飞过。地面上的观察者测量的太空飞船飞过该观察者的时间为_________秒,太空飞船上的人测量的太空飞船飞过观察者的时间为____________秒。
23-24高三上·上海宝山·期中
知识点:能量的分类和相互转化根据波的图象判断质点在某时刻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利用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解决(类)碰撞问题天体运动中机械能的变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中国空间站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顺利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小题1】(1)火箭竖直起飞时宇航员处于____状态(选涂:A.失重   B.平衡   C.超重);

(2)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_______其受到的支持力(选涂: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小题2】宇航员在空间站里(  )
A.完全失重,所以没有惯性
B.“飘浮起来”,说明没有受到重力
C.进入核心舱时需借助外力,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小题3】假设空间站在距地面h高度处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空间站在轨运行线速度:v=___________

(2)图是飞船与核心舱交会对接时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的质量m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10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10s内,测得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的速度变化量为0.4m/s,忽略飞船质量的变化,求空间站的质量M___________

【小题4】航天员在空间站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有同学设想在空间站利用下列装置进行高中物理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B.用力传感器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C.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D.研究向心力的实验
E.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F.羽毛和金属小球在玻璃管中下落
【小题5】如图,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r3的圆轨道Ⅲ;飞船处于半径为r1的圆轨道Ⅰ上的Q点,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Ⅱ 运动到P处与核心舱对接。则飞船(  )

A.由轨道Ⅰ 进入轨道Ⅱ 要在Q点加速
B.由轨道Ⅱ 进入轨道Ⅲ 要在P点减速
C.沿轨道Ⅱ 运动到对接点P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
D.沿轨道Ⅲ 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 运行的周期
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是人类构想的一种通往太空的设备,如图是太空电梯升降舱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空站相连。将乘客送入距地球高度h米的一座太空站。地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半径R约为,引力常量

【小题1】太空站的速度____第一宇宙速度(选涂:A.大于 B.等于 C.小于);周期约为____
【小题2】地面上观察者测出高速上升的太空电梯从地面到太空站的时间为,而乘客测得的时间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B.C.
【小题3】当“太空电梯”停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地球的自转不可忽略且地球可视为均质球体,关于“太空电梯”里的宇航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时,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B.当h与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相同时,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h越小,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D.h越大,宇航员绕地心运动的角速度越大,线速度越小
【小题4】如图为加速度a与太空电梯距地心的距离r的关系图像,图线A为地球对太空电梯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图线B表示太空电梯静止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R表示地球半径。求:
(1)太空电梯从地表以的加速度启动,质量为m的乘客承受的压力F;为了安全,乘客应保持什么姿势;
(2)太空电梯匀速上升阶段乘客受到升降舱作用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3)分析说明并估算图中的数值大小。

一、万有引力
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 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成功 。2021年 10 月 16 日 6 时 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

【小题1】在发射升空阶段,宇航员处于______状态(选填:超重、失重)。
【小题2】在发射升空阶段宇航员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如何变化?(  )
A.逐渐变大B.始终为零C.逐渐变小
【小题3】宇宙飞船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只能从同空间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
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
【小题4】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 r3的圆轨道Ⅲ;神舟十二号飞船处于半径为 r1的圆轨道Ⅰ,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Ⅱ运动到 B 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在A点减速
B.核心舱的速度小于7.9km/s
C.神舟十三号飞船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Ⅲ运行的周期
D.正常运行时,神舟十三号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 B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经过 B 点的加速度
【小题5】下列“学生实验”中,不能在空间站重演的是(  )
A.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B.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C.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D.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E.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F.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小题6】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第一宇宙速度 v1的表达式为______
(2)若我国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 h,则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T=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