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楚辞》与《诗经》同为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楚辞》所代表的诗歌美学风格完全不同于《诗经》,它想象奇幻,语言华美。
B.先秦诸子散文各有特点。《孟子》散文讲究养气,气势充沛,曲折生姿,鲁迅评价其“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C.“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如《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
D.“妃嫔媵嫱”在《阿房宫赋》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其中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
18-19高二下·福建福州·期中
知识点:文学常识综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摄制的百集纪录片《小楼春秋》于48日在天津卫视首播。该系列纪录片从天津(     )的历史风貌建筑中,(     )出一百栋小洋楼制作成片,每集8分钟,短小精致,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

从一栋楼走进历史,(     )其中,可阅读百年故事:漫步政协俱乐部,会想起童话剧《图兰朵》在中国的首演、“元曲欧化”的《琵琶记》、德文演唱的李白诗歌;探访曹禺故居,在古朴雅致的氛围中感受浓郁的戏剧文化和深刻的人生思索;走进(     )的起士林餐厅,品尝张爱玲笔下的“天津”味道,品味西餐百年的发展史;伫立天津电报总局旧址,见证天津乃至近代中国电报通信的辉煌……《小楼春秋》的制作与播出,见事、见人、见情,成为天津城市的意象世界和第二语言。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和认知度

4月的津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愿大家趁春光正好,重走天津,品味小楼,感悟春秋。

【小题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遴选     徜徉     路人皆知
B.独树一帜     挑选     徘徊     路人皆知
C.独树一帜     遴选     徘徊     家喻户晓
D.独具匠心     挑选     徜徉     家喻户晓
【小题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B.“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C.“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D.通过“物化”的建筑和“活化”的人物事件的融合,使历史知识得到普及,彰显天津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小题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元杂剧的代表作。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为“李杜”,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C.曹禺,原名万家宝,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茶馆》等,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D.“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语出《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