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8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 导演郭帆回答:“ 我们买房子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家庭,里面住着父母、老婆、孩子,这个物理空间承载着我们所有的情感。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农业的固定性,使得勤劳的人民逐渐世代安居,终日和土打交道的经历,则让他们周身都环绕着泥土的气息。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再加上交通工具的落后,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 《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

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入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

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

(摘编自梁文道 《(乡土中国> :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国与国民、国士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的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摘编自陈望衡 《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B.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C.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
C.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小题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这种与天争与地斗的祖传性格,让中国人民生来就不服输,传统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言,也为我们注入了济世的强心针。
B.谁说带有土气的中国文化在国际就没有竞争力,恰恰相反,带有泥土气息的脚踏实地才是我们与世界竞争的本钱。
C.在当今世界,只有展示民族特色,彰显文化价值,才有可能不被随波逐流的社会节奏漩涡同化,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D.因此,在这样伸缩来回的状态底下,我们把什么叫做“公”什么叫做“私”那就是相对的了。
【小题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小题5】从美学的角度来评价家国情怀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0·山东淄博·二模
知识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内容,提出见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若是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乡愁,可能的一个回答便是这样:乡愁一定与我们每个人的故乡相关。故乡不仅仅是我们出生的地方,也是通常所谓的父母之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在这个文化和精神的家园,我们感觉到了自己真实的自我,得到了一种身份,以这种身份存在,我们心安理得、自在逍遥。

乡愁的产生,其根源之一在于人的内心或一种文化,是人们因心灵之家遭到变故、文化受到破坏而带来的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离别的黯然神伤,团聚的归根之乐,侨居的怀念之思等等,这些人们所具有的具体的怀念,实根植于内心,它是人们内心实在真情的呈现,呈现出来便有乡愁。因为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感受到喜欢、愤怒、哀伤、快乐、害怕、厌恶、欲求等种种情感,这些情感的发出,若当于其理而合于其度,便是合理的。如朱自清笔下《背影》所表达的浓浓父爱,之所以容易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是因为父爱在儒家看来,乃为值得肯定、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种积极情感。当类似于这种表现父爱的文字、场景被不同时空的人们读到、感受到的时候,便会勾起他们自己心中过去曾经的拥有,若现实中这种情感不能即时得到满足、得到呈现的话,便会生起一种惆怅。

乡愁之产生,本质上是在内的。一个人若无内在怀乡的情愫,则眼前之物,虽视之,却若无所视,如一般所说的熟视无睹。只有在内心生起了怀乡的情愫,则于外在客观方面,如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方可能于其中兴起怀乡之情!若乡愁徒为外有,而非内在,则其不足以产生。因外在之存在会随着岁月、时光的消逝而殆尽。正因为乡愁根植于心,故能随感而发,于其形式的消逝中,而生一种内容的真有。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可能导致乡愁的出现。城市化一般意味着现代化、市场化,这种现代化、市场化是建立在高度的科学化基础之上的。应该说,城市化对人类而言有其重要价值,但也要看到,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过度追逐利润、追求物质成果的不断翻新,人们很可能忽视当初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初衷。那么,人们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初衷是什么呢?一个可能的答案,便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但在现实的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往往容易忘记这个初衷,所以,过度的物化是有可能对人的心灵产生逼仄的。

我们认为,中国哲学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乡愁问题。中国哲学强调于人生实践中确立起价值形上之本。如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中国哲学这种对仁爱之本的追求,犹如求仁得仁,是高度自由的。它不受外在物质条件、环境之制约,是一种仁心、仁意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人的心灵便得到了安顿,回到了熟悉的家园。若城市化能由人的良知本心而发,则自有其合理性;城市化若能与人的生命呈现、成长相关联,则它就能与人的生命本真相贯通。因为主体生命的成长、德性的涵养是离不开家国、社会和世界的,不存在孤零零的个体之德性。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城市化若能与此相结合,则得其所而能解“乡愁”之结。

(摘编自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还原之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中“故乡”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化和精神家园”是最重要的因素。
B.喜欢、愤怒、哀伤、快乐、害怕等情绪是人们内心实在真情的呈现,呈现出来便有乡愁。
C.城市化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但不意味着人的精神心灵问题可以相应得到解决。
D.城市化的发展,如果能由人的良知本心而出发,人们的“乡愁”定能够得到疏导和缓解。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四段对城市化进程的成果和引发的问题都有论及,显示出了作者思辨的态度。境没有直接关系。
C.文章第五段运用引证法,证明了中国哲学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乡愁问题。
D.文章论证时兼质现实与史实,既有对当下现实问题的剖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引用。
【小题3】很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愁之产生,本质上是在内的,关键因素是人内心生起了怀乡的情愫,它与外在客观环境没有直接关系。
B.城市化应从人的本心而发,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避免过度物化侵害人的心灵。
C.习总书记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文中所述和总书记所倡导的理念是相通的。
D.鲁迅的《故乡》、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原因之一是其中所蕴含的乡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面向大众的影评,从纸媒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纸媒上发表的影评,只有极少量的配图,评论中对情节人物的概述,对电影语言的分析,完全是通过文字来再现的。这种符号的“转译”,是传统影评的重要特点。从视听语言到文字语言,是信息的选择、撷取、剖析,它必然会带来信息量的流失,同时加入了评论者的感受与观点。因此,传统影评的“再创作”程度是很大的,好的影评也有相当强的文学性。在这个转译过程中,影评的“评”,面向作品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方法、美学高度、思想倾向等各个方面,在一篇具体影评中,虽然有所侧重,但综合性很高,并且有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

新媒体增加了一篇影评中图片与视频的使用量。如微信公号影评文章,一般都有相关的截图或动图,然后是简洁的文字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译”被取消了,而评论的“再创作”也大为削弱,文字明快、简单,观点部分用黑体字标出。这首先是技术带来的进步,特别在分析演员演技与电影语言时,写上十句的功能性还不如截取一个几秒的片段。但技术带来进步的同时,评论在思想上的幽微深入没有得到推进,反而有所回撤。评论过度地与视觉性画面相结合,并且尽快给出结论,使评论产生的效果更多在于情绪及观点的同化,而不是在一个思辨的推进过程中,无法容纳更多的思想参与。

在放大影评“可视性”的同时,是新媒体时代影评的“碎片化”。纸媒时代,内容通常都有一定长度。但随着技术进步,载体的信息承载功能加大,信息以极大的增量喷涌,而同时大部分都是碎片化的。体现在影评上,就是短评的增多。从评论的角度上看,短评就是一个碎片。而当受众的注意力完全被碎片化的东西吸引,就会导致整个受众群体的阅读耐心乃至思想能力下降。

在这样的新媒体形势下,传统影评的主要变化是向着视觉化与碎片化的方向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被加深的还有影评的营销属性。传统影评更多的是个人意见的表达,“软文”占据不了影评的主流。而在一个流量经济的时代,点击量可以折算为广告费的时代,影评的市场性加深了,电影类公号很难抗拒来自影片营销方的诱惑,营销性的影评越来越多。

在今天,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交流的便捷,但并没有提高交流的质量。平台的开放带来了话语权的平等,但众声喧哗并没有提升思想的高度。对于受众而言,更为扁平的信息世界,带来的是更为肤浅的内容,是对注意力的诱导,让这个注意力无法成长为思想力,而被驯化为消费力。在影评这个很小的文化类型里,亦可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但是“可视性”与“碎片化”成为主流时,并不意味着文字为主的传统影评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领地,走向消亡。一方面,依然有影评人坚持原有的写作方式,写作文学性与思想性较强的影评,始终以审美上的素养与思想上的洞见取胜。另一方面,这些影评也依然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这是一些有着较高的阅读能力与思想能力的读者!在评论区里往往能看到他们对影评的精彩回应。

一篇好的“这个时代”的影评,反应迅速,信息真实而丰富。但同时,不那么追求时效性,给出一个精妙的推理过程与思想维度的评论,也永远有它的位置与支持者。时代在变,媒体在变,捕捉到时代的需求与坚持真正的价值,都同样是珍贵的。它们是互补的,共同组成此时此际的文化生态系统。

(摘编自苏七七《传统影评如何面对新媒体》,《光明日报》2018年10月9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影评与新媒体影评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有文字,没有图片,后者正好与此相反。
B.传统影评从视听语言到文字语言的“转译”过程,很大程度上是评论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
C.新媒体影评都以营销作为目的,追求市场性,因此,这类影评不能如实反映评论者的真实想法。
D.新媒体影评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是时代发展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它与传统影评自然势不两立。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理论论证为主,既不不不传统影评的特征,也深入分析了其在新媒体时代受到的挑战。
B.第三段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影评“放大‘可视性'”(这一特点时,列举微信公号影评作为例证。
C.第五段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深入剖析传统影评在新媒体时代难以避免营销属性被强化的事实。
D.文章先分析传统影评的特征,再剖析新媒体影评的利弊,然后阐述当今时代传统影评不会消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影评面向作品各不不面,虽各有侧重,但综合性很高,并且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
B.坚持传统写作方式的影评人,有阅读思考能力的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使传统影评仍然能够生存。
C.技术上的进步并不能带来思想力的成长,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影评,无法深入思想上的幽微。
D.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好的影评,必须将捕捉时代的需求与坚持真正的价值这两个特点合而为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提升国家认同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创作中所使用的文字仅仅是一种工具,不应被看作是文学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少数民族作家使用汉字甚至未来用英语进行创作,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理解。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
B.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C.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形成各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不同民族人民共同的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D.只要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写作题材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展开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
C.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指出解决之道,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点。
D.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文学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的考量标准。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然而直到1998年,由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这一优秀作品才得以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
D.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