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范延光,字子瑰,相州临漳人也。唐明宗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晋事。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检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抚髀叹曰:“吾兵间四十年,自太祖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隰州刺史刘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明宗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九》,有删改)


[注]①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③末帝:唐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废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晋事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晋事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晋事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晋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指授予某种官职,如文中的“拜检校工部尚书”。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是“叩拜”的意思。
B.“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幸”即前一个意思。
C.“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
D.“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不备猛攻,他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占郓州,敌将康延孝送来降书,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给庄宗送降书,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城里的百姓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城也安定下来。
D.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害怕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果然后唐皇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2)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202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新五代史》分析信息,归纳要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刘禹锡,字梦得,世为儒。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擢屯田员外郎,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非及天下。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


注:①太学辟雍:国家设立的大学。
【小题1】下列对本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B.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C.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D.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诗,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唐以前的五言诗通称为“五言古诗”,初唐后出现了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B.礼部尚书,“三省六部”中礼部的最高长官,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财政、科举等事务的大臣。
C.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指古代官职级别,如“委之常秩”“贬秩三等”。“秩满”意为古代官吏任期届满。
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后妃等所居宫内。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故称宫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得势时,名重一时的刘禹锡受到重用,王叔文失势后,刘禹锡也受到牵连,被连续贬官。
B.刘禹锡的诗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涉嫌讽刺,招致朝廷的不满,最终被贬为播州刺史。
C.刘禹锡认为培养人才不应过分注重祭祀孔庙的形式,应该省出钱来增加教育的投入,但意见没有被采纳。
D.文中交代白居易与刘禹锡在诗歌方面的唱和往来以及白居易为之作序,意在侧面衬托刘禹锡的文学成就。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2)度无以对。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令中郎将宿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带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书曰       与:给B.归唐者       卒:士兵
C.劝太子早为计       阴:私下D.王其直       器:器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促召       请与B.秘书监参豫朝政       圣人无为
C.令中郎将宿       “恕”乎D.十年,侍中       仁由己
【小题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良臣,稷、契、咎陶也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亚父者,范增也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B.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C.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D.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小题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古时指幼年死去父亲,或指古代王侯的自称,文中是“幼年丧父”之意。
B.顿首,指古代跪拜礼之一,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庙号,庙号是中国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门下省,官署名,隋唐设立三省六部制时,是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小题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A.太宗派遣温彦博去调查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B.太宗派遣温彦博去按时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C.太宗派遣温彦博去调查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对魏征表示谦让。
D.太宗派遣温彦博去按时审问。结果不是这样,但是他还是让温彦博对魏征表示谦让。
【小题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学识渊博,受人器重。魏征通达诗书术数,李密听说元宝藏的书信是魏征所作,非常认可他的才华并召他前来。
B.魏征眼光独到,识微见远。他认为天命归于唐而李勣处在兵家必争之地,处境危险,就写信给李勣并成功劝其归唐。
C.魏征见解深刻,进谏有法。魏征在拜见太宗时阐明了良臣和忠臣的不同,这个颇有新意的论断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D.魏征执法公正,精于办案。他做秘书监时,审理了尚书省久拖不决的案件,他虽不熟悉法律,办案却令人心悦诚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吊之。吏怪曰:士卒死丧,将军未有所问,今独吊叔宝何也?护儿曰: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才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积赐金帛以千万计,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后稍移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有司琢石为人马立墓前,以旌战功。贞观十三年,改封胡国公。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B.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C.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D.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奖礼/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B.赠,皇帝对活着或已死官员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受封的官员往往有重大功绩。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年号是从汉朝开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叔宝率残兵投靠裴仁基,后裴仁基投降李密,李密得到秦叔宝,黎阳一战中,李密中箭堕马,秦叔宝救了他。
B.秦叔宝在秦王帐下立功,不久被任命为秦王右三统军,在介休与宋金刚协同作战,取得战功后,又被封为上柱国。
C.秦叔宝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击败那些将士。他每战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D.秦叔宝去世后,唐太宗下诏命令主管官员用石头雕琢成人马立在秦叔宝的墓前,用来表彰他的卓越战功。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
(2)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小题5】张须陀在下邳成功击败卢月明,请分析取胜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