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 苏 子 瞻 书

黄庭坚

书曰:“庭坚齿少且贱,又不肖,无一可以事君子,故尝望见眉宇于众人之中,而终不得备使令于前后。

伏惟阁下学问文章,度越前辈;大雅岂弟,博约后来。立朝以直言见排拫,补君辄上最,可谓声实相当,内外称职。凡此数者,在人为难兼,而阁下所蕴,海地负,此特所见于一州一国者耳。惟阁下之渊源如此,而晚学之士不顾亲炙光烈,以增益其所不能,则非人之情也。使有之,彼非用心于富贵荣辱,顾日暮计功,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浅陋自是,无好学之志,‘訑訑予既已知之’者耳。

庭坚天幸,早岁闻于父兄师友,已立乎二累之外;独未尝得望履幕下,以齿少且贱,又不肖耳。知学以来,又为禄仕所,闻阁下之风,乐承教而未尝得者也。今日窃食于魏,会阁下开幕府在彭门,传音相闻,阁下又不亦未尝及门,过誉斗筲,使有黄钟大吕之重。盖心亲则千里晤对,情异则连屋不相往来,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书于下执事。

夫以少事长,士交于大夫,不肖承贤,理故有数,似不当如此。恭惟古之贤者,有以国士期人,略去势位,许通书者,故窃取焉。非阁下之岂弟,单素处显,何特不可,直不敢也。仰冀知,故又作《古风》诗二章,赋诸从者。《诗》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心之所期,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不得于今人,故求之古人中耳。与我并时而能获我心,思见之心,宜如何哉!《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写矣。’今则未见,而写我心矣!

气候暄冷失宜,不审何如?伏祈为道自重。”


【注】①斗筲:浅薄。《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补君辄上                  课:考核
B.海地负                         涵:包容
C.又为禄仕所                  縻:消耗
D.仰冀知                         察:知晓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比苏轼年轻,他素来仰慕苏轼的才华,但苏轼并不知晓熟悉黄庭坚其人。
B.这封信先直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称赞苏轼声名与实际相符,才能与职位相称。
C.黄庭坚将自己想与苏轼交往的请求,放在情与理、古与今的分析比较中,情真语殷。
D.黄庭坚这封信表达真诚,既不失礼,又能得体,不伤自尊,毫无卑微之气。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伏惟阁下学问文章,度越前辈;大雅岂弟,博约后来。
⑵盖心亲则千里晤对,情异则连屋不相往来,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书于下执事。
【小题4】请简要概括黄庭坚上书苏子瞻的原因。
2020·江苏南通·模拟预测
知识点:黄庭坚(1045-1105)文言文翻译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 苏 子 瞻 书

黄庭坚

书曰:“庭坚齿少且贱,又不肖,无一可以事君子,故尝望见眉宇于众人之中,而终不得备使令于前后。

伏惟阁下学问文章,度越前辈;大雅岂弟,博约后来。立朝以直言见排拫,补君辄上最,可谓声实相当,内外称职。凡此数者,在人为难兼,而阁下所蕴,海地负,此特所见于一州一国者耳。惟阁下之渊源如此,而晚学之士不顾亲炙光烈,以增益其所不能,则非人之情也。使有之,彼非用心于富贵荣辱,顾日暮计功,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浅陋自是,无好学之志,‘訑訑予既已知之’者耳。

庭坚天幸,早岁闻于父兄师友,已立乎二累之外;独未尝得望履幕下,以齿少且贱,又不肖耳。知学以来,又为禄仕所,闻阁下之风,乐承教而未尝得者也。今日窃食于魏,会阁下开幕府在彭门,传音相闻,阁下又不亦未尝及门,过誉斗筲,使有黄钟大吕之重。盖心亲则千里晤对,情异则连屋不相往来,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书于下执事。

夫以少事长,士交于大夫,不肖承贤,理故有数,似不当如此。恭惟古之贤者,有以国士期人,略去势位,许通书者,故窃取焉。非阁下之岂弟,单素处显,何特不可,直不敢也。仰冀知,故又作《古风》诗二章,赋诸从者。《诗》云:‘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心之所期,可为知者道,难为俗人言,不得于今人,故求之古人中耳。与我并时而能获我心,思见之心,宜如何哉!《诗》云:‘既见君子,我心写矣。’今则未见,而写我心矣!

气候暄冷失宜,不审何如?伏祈为道自重。”


【注】①斗筲:浅薄。《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补君辄上                  课:考核
B.海地负                         涵:包容
C.又为禄仕所                  縻:消耗
D.仰冀知                         察:知晓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比苏轼年轻,他素来仰慕苏轼的才华,但苏轼并不知晓熟悉黄庭坚其人。
B.这封信先直接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称赞苏轼声名与实际相符,才能与职位相称。
C.黄庭坚将自己想与苏轼交往的请求,放在情与理、古与今的分析比较中,情真语殷。
D.黄庭坚这封信表达真诚,既不失礼,又能得体,不伤自尊,毫无卑微之气。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伏惟阁下学问文章,度越前辈;大雅岂弟,博约后来。
⑵盖心亲则千里晤对,情异则连屋不相往来,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书于下执事。
【小题4】请简要概括黄庭坚上书苏子瞻的原因。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答洪驹父书

黄庭坚

(1)驹父外甥教授①;别来三岁,未尝不思念。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专人来,得手书,审②在官不废讲学,眠食安胜,诸稚子长茂,慰喜无量。

(2)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③。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 。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3)老夫绍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懒惰,不能下笔也。

(4)《骂犬文》虽雄奇,然不可作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甚恨不得相见,极论诗与文章之善病,临书不能万一。千古强学自爱,少饮酒为佳。

(5)所寄《释权》一篇,词笔从横,极见日新之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得古人耳 。《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⑤处。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6)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


【注】①洪驹父:黄庭坚的外甥。教授:官职。②审:知道。③古人不难到也:古人文学创作所取得的
成就,是不难达到的。④四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⑤安:妥帖。
【小题1】请概述“慰喜无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嘱咐外甥跟古人学习章法,推荐读谁的作品?请写出他们的姓名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各项中都属于阐述作者创作主张的一组是
①闲居绝不与人事相接,故不能作书。②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
②慎勿袭其轨也。 ④更须治经,深其渊源。
⑤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 ⑥文章最为儒者末事。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③④⑤⑥
【小题4】第(2)段“但少古人绳墨耳”和第(6)段“又不可守绳墨”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小题5】对此文所提出的为文之法,历史上有不同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选择其中一点加以阐释。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