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

无名氏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注】①这首词产生于两宋之交,作者不详。②银艾:借指做官。银,银印。艾,拴印的绶带,用艾草染成绿色,所以称艾。③丘壑:指隐者所居的山林幽深处。④三江:指吴淞江、娄江、东江,均流入太湖。⑤挽天河:挽,牵、拉;天河,即银河。杜甫《洗兵马》中有“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⑥霄汉:高空,借喻朝廷。

【小题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曾多次泛舟太湖,如今故地重游,词中疑问句的使用凸显了他心头的愁苦。
B.在作者看来,出去做官不是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归隐山林才是自己的心愿所在。
C.从太平到战乱的巨变,使作者虽面对美酒佳肴,也不免感慨万千,慷慨悲歌。
D.全词以作者两行泪水洒落清清太湖水这一细节结束,生动感人而又耐人回味。
【小题2】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请就此做具体分析。
202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其他北宋作家评价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