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1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精神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用的,但是想象力是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教育在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时应起这样的作用:促进对构成职业基础的各种专业原则做富于想象力的思考,这样,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的学徒训练期时,他们已经锻炼了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即把具体事实与普递原理相结合。”“一所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否则它便什么也不是。”这种想象力不仅需要自由而且需要闲眼,需要摆脱杂念和功利心的束缚,想象力不是一件可以出售的商品,正因为这样,怀特海强调:不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大学,即使是大学中的商学院也是如此。想象力的敌人就是急功近利。所以我一再呼呼大学里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优雅的,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发呆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这种状态类似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做梦:他说他经常“坐着或者躺着,什么事也不做”“在我看来,谁若是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导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现在我们讲“中国梦”,如果每个中国人的梦就是发财梦、做官梦、明星梦,那么,每个中国人的梦加在一起的那个中国梦肯定不是美梦而是噩梦。

哲学家罗素也反对工业时代的那种功利主义教育,他说:“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功利主义的,人类的进步将不会持久,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无私的研究来充实,这种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只是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

罗素认为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并不是对一切知识都是正确的”,“因为托马斯·布朗爵士曾想弄清楚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海妖究竟唱的什么歌,然而即使他确实搞清楚了,那也不能帮助他从一个地方长官提升为国家的高级行政长官”。学习研究,都应该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在罗素看来,现代大学精神的危机就是实用主义,“无论在哪里,知识渐渐不被人们看作是自身有益的东西,或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胸怀的工具,而是被看作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而已”。

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楚。爱因斯坦说:“如果青年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脱肉和体力的耐劳性,那么,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 思想的训练也是一样的道理。“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即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职业知识放在首位。”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说出这样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摘编自陶东风《什么是大学精神》,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反对大学仅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为教育目的,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
B.罗素反对工业时代的功利主义教育,因为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认为知识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C.怀特海主张大学必须充满想象力,若急功近利,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职业基础。
D.爱因斯坦认为大学要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反对搞各种各样的专业训练。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举想象力看似无用而实际上是一切有用之物灵魂的例子,来证明“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的观点。
B.第二、三段引述罗素的话,侧重阐明带着功利主义研究知识的实用主义的危害,同时指出学习研究应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C.第四段,爱因斯坦用青年人训练耐劳性的事例来对比论证对大学生要重视人文通识教育,而不必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的道理。
D.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什么是大学精神,引述怀特海、罗素、爱因斯坦等人的观点,阐明大学不应奉行实用主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不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更应是对人自身有益的东西,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胸怀的工具。
B.纯粹的理论,虽然在实际中可能永无实用之可能,但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有了价值。
C.对大学不能像商学院一样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以免挫伤学生们的想象力。
D.大学应让学生们优雅地生活,有时间静下来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不能让他们仅忙于功利的研究。
2018·湖北宜昌·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如其人”是中国非常流行且流传历史悠久的表述,包含两种内涵: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道德品质相一致,风格是道德的外显。在这种意义上,人们常将道德和文章并称,认为立身和为文不可分离。一是指文章风格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才情、学识、情感等相联系,风格是作者个性的自然流露。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西汉扬雄也在《法言·问神》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成为后来品评书画、司法笔迹鉴定的理论依据。此后,王充、曹丕、刘勰等人也多以不同的视角和话语鲜明地标举和阐扬“文如其人”这一观念。明代冯时可在《雨航杂录》卷上说得更加不容置疑:“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谓文,岂率尔哉!永叔侃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道畅,次公恬而文澄畜,介甫矫厉而文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这就是著名的“文如其人”论断的明确出处。

作者的个性给作品灌注了生气,作品中总要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总要打上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文如其人”在这个意义上是值得信任的批评戒条。从主观方面而言,作品的风格就是作者在感受、体验、表现社会生活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个人特征。其中,时间是性格定型的关键因素,这种通过时间积淀下的性格特征产生的行为惯性,是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改变的。文风的形成与人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是一个人生活阅历实践同一进程的产物,两者互相影响,具有相关性,自然可能导致文如其人的现象。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饰伪,但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性。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李白敢于在皇皇朝堂之上让皇帝宠臣高力士亲手为自己脱靴,而读者在展读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生宣言,焉能不为他的人文如一拍案叫绝?一个人既然要为文,甚至是有些难以使其文不如其人的。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作者的人品与文品是统一的。

“文如其人”有其真理性,也有其局限性。“文以行立,行以文传”等等,都说得不错。但我们不能据此在人与文之间划等号,天真地认为文即人也。在“文如其人”一语中,这个“如”毕竟是个“模糊概念”,而不是等同。人与文之间、心与言之间并不本质地存在着同一性。有德者不必有文,有文者不必有德。或者更直接地说,文字驱遣与道德修为虽然不能说截然两途,但并非可以淆然相混的,心言分离、人文相背的现象亦复不少,两者并没有必然关系。明代大奸严嵩窃权罔利,构结祸乱,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但是他的《钤山堂集》中也不乏“晚节冰霜恒自保”这般“清峻”的诗句,俨然一副重节尚义的面孔,简直令人难以相信这竟出自一个滥施淫威、贪赃枉法的奸相之手。这种“文行两途”的现象无疑是对“文如其人”提出了诘难,而且这一诘难是难以反驳的,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我们有一百条“文如其人”的证据,只要有一条文不如其人的证据,那么“文如其人”的论断也没法成立,亦没有办法准确地应用于历史考据学中。

此外,文、人相悖还有文、人关系中的外力牵引因素。作品的形成大多出自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不能超绝于世外。由他人、社会所形成的外力一并涌入,往往对作者构成有形或无形的牵引。政治权力的影响在这种外力牵引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时代的文章,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政治开明时期,作者的自由度相对大,没有或者相对较少约束,这种自由自然可以反映在文章的风格上。在政治严酷时期,作者失去创作自由,有的作者也不得不俯仰从人、随俗为言,文章中就会出现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现象,导致言与志、文与人之间拉开距离,产生不同形式的文、人相悖的现象。一种表现是,作者屈就压力地歌功颂德,投其所好地鹦鹉学舌;另一种表现是,不愿与统治者合作的作者不敢铮铮有声,只好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隐晦方式尽管形式上与违心迎合不同,但在本质上同样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

(摘编自张世明《文如其人乎:人格观念与中国考据学方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据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有关“言”“书”之说,有助于品评书画等级、作出司法笔迹鉴定。
B.之所以文如其人,是因为作品中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意志,打上了作者自己人格上的印记。
C.“文如其人”有其局限性,人们只需找出一条文不如其人的证据,“文如其人”的论断便站不住脚。
D.在政治严酷时期,失去创作自由的作者只能随俗为言,文章就会出现言不由衷的现象。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阐释“文如其人”的内涵,是以作者道德、个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为立论前提的。
B.文章以严嵩为例,论证了“文如其人”的论断是不可信,历史考据学也是不可靠的。
C.文章分析随俗为言与隐晦表达两种现象,可以证明二者在遮蔽真实人性上的相似性。
D.文章既肯定了“文如其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也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次来分析文、人相悖的原因,论证严密而全面。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的观念虽出自明代冯时可的《雨航杂录》,但在中国流传的历史十分悠久。
B.作品的格调会流露本性,尽管作者所言之物可以装假,但始终掩盖不了文品与人品相统一的事实。
C.人与文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如果混淆了这两个层面,“文如其人”的问题可能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
D.文学作品用隐晦方式表达主旨,或多或少隐蔽了真实的人性,更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人文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而来的,数字人文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人文资料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数据化,使人文资料可以被量化分析。图书馆古籍文献具有丰富的学术与研究价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经常性的翻阅会对古籍造成一定的损害。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古籍数据化组织,对于古籍的保护、利用和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古籍数据的可计算性,这是古籍数据化组织的基础。古籍本不具备数字特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古籍的数字化,使古籍具有明确的计量属性,揭示古籍的多种属性,并通过对这些属性进行描述与标注,为后续古籍数据的挖掘与知识关联奠定基础。第二个要求是古籍数据的可获得性、可访问性。由于古籍数据差异性大,数据混杂,可能存在数据孤岛现象,而古籍数据化组织的目的是提高古籍数据的利用效率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因此古籍数据化组织的过程需要保证古籍数据的可获得性、可访问性。

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要注重知识关联,利用可视化工具直观地展示古籍数据化组织结果。传统模式下的古籍数据化管理主要是深入分析单一数据源,数字人文时代的古籍数据化管理强调对古籍数据源的多视角分析,实现古籍知识关联。古籍数据化管理包含古籍数字化、古籍数据融合、实现知识关联及应用三方面内容。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数据化组织的基础,将纸质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实现古籍资源在数字世界的映射,使得古籍资源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古籍数字化的过程需要保证古籍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减少对古籍的损伤。如通过冷光扫描仪,采用非接触扫描结合冷光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古籍的损害,同时扫描速度快,扫描准确度高,可以将扫描完成的古籍转化为PDFWORD等格式,为后续古籍处理和分析提供了便利。古籍数据融合是古籍数据化组织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古籍知识关联的关键,对提高古籍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它采用一定的方法聚合或整合同一对象的多个属性,消除和遵循一些通用的古籍编目规则,对不同来源的数字化古籍资源进行清理和数据转换,构建结构化数据,通过数据组合和聚合形成相应的数据集。古籍知识关联是古籍数据化组织的目的,通过语义技术和关联技术构建古籍知识网络,发现隐性古籍知识,促进古籍知识的利用和共享。知识图谱是古籍数据关联的一种方式,通过语义标注和链接相关古籍文献资源,描述相关概念、实体、事件间的语义关系,建立知识网络,为建立知识库以及为用户语义检索提供便利。古籍知识应用是为用户提供古籍语义检索的服务,同时将检索结果通过可视化工具呈现出来,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古籍数据。例如,中华经典古籍库提供同义词和关联字检索,为知识结构不完整的用户提供了检索便利,提高了古籍的查全率,同时为科研工作者发现隐性关联知识提供了检索途径;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服务平台以时间轴的方式呈现相关联的名人、宗谱古籍以及相关历史事件,方便用户深入了解家谱文化。

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不但能提高古籍的利用效率,拓展古籍的共享范围,而且能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水平,带动人文科学的发展。

(摘编自李敏《数字人文时代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数据化组织研究》)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实现古籍数据化组织,既能丰富古籍的学术与研究价值,又能防止对古籍的损害。
B.古籍数据的可计算性与可获得性、可访问性是古籍文献资源数据化组织的基本要求。
C.通过冷光扫描仪,既能减少对古籍的损害,又能提高扫描的速度,增强扫描准确度。
D.知识图谱是通过语义标注和链接相关古籍文献资源,建立古籍数据关联的一种方式。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对数字人文时代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古籍数据化组织对古籍保护的意义。
B.文章重点分析了古籍数据化管理的三方面内容,三方面内容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联系。
C.文章以中华经典古籍库为例,论证古籍知识应用是如何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古籍数据的。
D.文章在分析图书馆古籍数据化组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古籍数据化组织的途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使得古籍文献资料能以数据形式呈现出来,实现被量化分析,从而提高了古籍的利用程度。
B.由于传统模式下的古籍数据化管理,主要是对古籍文献单一数据源的深入分析,所以不能促进古籍知识关联和应用。
C.如果没有古籍数据融合这一环节,就不容易对不同来源的数字化古籍资源进行清理和数据转换,融合成新的数据集。
D.为方便用户深入了解家谱文化,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服务平台以时间轴方式呈现相关宗谱古籍,拓展古籍知识共享范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三教融合,滥觞汉魏南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热于宋代,至明代达到高峰。中国历史上,三教之间一直有争论,一直有融合。在争论中融合,在融合中争论。本文采取三教融合的表述,而不采用“三教合一"的表述,是因为三教一直在融合中保持着个性,三教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真正地“合一”。如果三教真正地“合一",就不可能各美其美,而成了儒非儒,佛非佛,道非道。三教在斗争和融合中始终保持着个性和特质,在融合中保持着张力,在不失各自特性的同时又能吸纳对方的长处,在各美其美的同时又能美美与共,这才是三教融合的妙谛。

佛教和儒道教在各自发展传播的过程中,都努力汲取对方的精华,融合互生。这种融合有三个维度:一是社会伦理方面的融合,二是学术观念上的融合,三是宗教实践上的融合。佛教与儒教在社会伦理上的融合,表现为佛教吸纳儒教观念,消弥了“不孝”“不忠”的责难,而主张佛门的忠孝;佛教与儒道教在学术理论上的融合,表现为三教都充分认识到心性的作用,强调三教同源于一心、初心、善心;佛教与儒道教在宗教实践上的融合,表现为三教都导人向善,主张普度众生、仁者爱人、仙道贵生。

在佛教与儒道的融合过程,三教同源的观念一直存在,这就在源头上为三教的融合找到了理论基础。三教圣人都一致指出,三教的源头,就是心性的源头。明朝吏部尚书陆光祖向王龙溪问三家之学时,龙溪回答他说,佛氏重“明心见性”,道家重“修心炼性”,儒家则重“存心性”三教工夫皆用于“心”。 只是因为情境的差异,导致“心”发挥了三种不同的功能。 蕅益智旭进一步指出,三教之“道”之所以相同,是由于三教之“心”相同:“自心者,三教之源,三教皆从此心施设。苟无自心,三教俱无;苟昧自心,三教俱昧。” 而此“心” 非他,乃是仁民爱物之心:“ 三教深浅,未暇辨也,而仁民爱物之心则同。”在具体运用层面,儒家以此心来“保民”,佛家以此心来“度生”,道家以此心来“爱物”。

佛教和道教、儒教长期共存,互相影响,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瑰美景现。这在观音形象的演变、大足石刻的雕像中表现得尤为特出。观音菩萨既是佛教的菩萨,也是道教的神仙慈航真人,又是儒家的孝顺女儿;大足石刻既有缤纷多彩的佛菩萨造像,也有佛教与儒家融合的孝道的造像,有儒家的石经、道教的诸神,还有将三身佛、孔子、老子堂而皇之供列在一起的佛龛,以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三教融合的思潮。

(选自吴言生《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美美与共》,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三教融合”的表述符合三教一直在融合中保持着各自个性的事实。
B.三教同源的观念是三教能够融合的理论基础,这“源”就是心性的源头。
C.三教在社会伦理、学术理论和宗教实践方面的主张是一致的,都导人向善。
D.三教同有“仁民爱物之心”,只是在具体运用层面上表现为不同的侧重面。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以三教合一若能成立就不可能各关其美的推断来证明“融合”一词表述的准确。
B.第三段引用两位古人的言论是为了说明三教圣人都认为三教同源,工夫皆用于心。
C.尾段运用例证法,以观音形象的演变和大足石刻雕像说明三教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D.文章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与道教、儒教的融合来说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美美与共。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三教之间只有各美其美同时又能美美与共,才能避免彼此争论、斗争,走向融合。
B.佛教早期曾给人留下“不忠”“不孝”的责难,吸纳儒教观念后这种状况得到改变。
C.佛教吸纳儒教观点才被儒教文化圈接受,表明不同文化应彼此尊重,接受对方。
D.三教融合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必将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