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1 组卷6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约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小题5】请简要分析在对待谢混家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谢弘微什么品质?
2020·山东淄博·一模
知识点:《宋书》古代文化常识概括中心意思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琳之,字彦琳,会稽山阴人。祖沈,晋丞相掾。父瞾,光禄大夫。琳之强正有志力,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棋,妙善草隶。郡命主簿,不就,后辟本国常侍。桓玄辅政为太尉以为西阁祭酒。桓玄时议欲废钱用谷帛,琳之议曰:《洪范》八政,以货次食,岂不以交易之所资,为用之至要者乎。若使不以交易,百姓用力于为钱,则是妨其为生之业,禁之可也。今农自务谷,工自务器,四民各肄其业,何尝致勤于钱。故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此钱所以嗣功龟贝,历代不废者也。愚谓救弊之术,无取于废钱。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时司马休之为会稽内史,仍以琳之为长史。父忧,去官。服阕,补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所居著绩。时责众官献便宜,琳之建言曰:“夫不耻恶食,唯君子能之。肴馔尚奢,为日久矣。今虽改张是弘,而此风未革。愚谓宜粗为其品,使奢俭有中。若有不改,加以贬黜,则德俭之化,不日而流。”永初二年,为御史中丞。明宪直法,无所屈挠。奏劾尚书令徐羡之曰:“臣闻事上以奉宪为恭,临下以威严为整,然后莅众必肃。羡之内居朝右,外司辇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而不能弘惜朝章,肃是风轨。致使宇下纵肆,凌暴宪司,所谓‘己有短垣,而自逾之’。请免羡之所居官,以公还第。”诏曰:“小人难可检御,司空无所问,余如奏。”自是百僚震肃,莫敢犯禁。高祖甚嘉之,行经兰台,亲加临幸。不治产业,家尤贫素。景平元年,卒。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孔琳之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B.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C.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D.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一般指士、农、工、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
C.龟贝指龟甲和贝壳,古代亦用作货币,至秦而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
D.临幸文中指帝王亲临。帝王车驾所至曰“幸”,故称。有时也可指官职较高、地位尊贵的人的到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琳之出身官宦世家,历任多职。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晋朝为官;他初任本国常侍,后任西阁祭酒、尚书左丞等职,在任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政绩。
B.孔琳之积极进言,建议中肯。桓玄当政时,想要用谷帛代替钱币,孔琳之引述典籍,结合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废止铜钱。
C.孔琳之提倡节俭,以身垂范。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奢靡之风,孔琳之认为应该有所规定和约束,崇尚节俭;他从不置办家产,家中特别贫困。
D.孔琳之不畏权贵,执法严明。他上书弹劾尚书令徐羡之不守法纪,致使有人放纵恣肆,凌辱执法官员,朝中官员因其弹劾得到皇帝支持而震惊,再没人敢违犯禁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琳之强正有志力,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棋,妙善草隶。
(2)臣闻事上以奉宪为恭,临下以威严为整,然后莅众必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觊之传

顾觊之,字伟仁,吴吴人也。谢晦为荆州,以为南蛮功曹。晦爱其雅素,深相知待。时大将军彭城王义康秉权,殷、刘之隙已著,觊之不欲与殷景仁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后义康徙废,朝廷多以异同受祸。复为山阴令。山阴民户三万,海内剧邑,前后官长,昼夜不得休,事犹不举。觊之理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自宋世为山阴,务简而绩修,莫能尚也。孝建元年,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明年,出为湘州刺史,善于莅民,治甚有绩。

时沛郡相县唐赐,往比村朱起母彭家饮酒还,因得病。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三公郎刘勰议:“赐妻痛往遵言,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谓宜哀矜。”觊之议曰:“法移路尸,犹为不道,况在妻子,而忍行凡人所不行。不宜曲通小情,当以大理为断,谓副为不孝,张同不道。”诏如觊之议。

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或嫌其风节过峻,觊之曰:“辛毗有云,孙、刘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

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觊之家寻阳,寻阳王子房加以位号,觊之曰“礼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谢,残生无几,不敢闻命。”孔觊等不能夺。太宗甚嘉之。三年卒,时年七十六。追赠镇军将军,常侍、刺史如故。谥曰简子。

子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责,觊之每禁之,不能止。及后为吴郡,诱绰曰:“我常不许汝出责,定思贫薄亦不可居。民间与汝交关有几许不尽,及我在郡,为汝督之。将来岂可得。凡诸券书皆何在?”绰大喜,悉出诸文券一大厨与觊之,觊之悉焚烧,宣语远近:“负三郎责,皆不须还,凡卷书悉烧之矣。”绰懊叹弥日。

节选自《宋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B.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C.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D.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是古代行政区域的名称。郡的长官称“守”,秦设天下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B.南蛮是先秦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与东夷、西戎、北狄合称四夷。
C.海内和九州、神州、赤县、瀚海等同为中国别称,源于我国疆土四面环海之说。
D.追赠指朝廷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是给予死者及其亲属的特殊荣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觊之富有远见。刘义康当权,他借口脚病辞官归家,家人不理解其做法。等刘义康免官流放,他因未卷入殷、刘二人的纷争,得以脱身。
B.顾觊之治政有方。山阴县一向难以治理,与前后在此任职的官员相比,他更善于化繁为简,以至山阴县政治清明,其治理效果无人能及。
C.顾觊之不畏权贵。宠臣戴法兴权倾朝野,而顾觊之宁愿放弃前程也从不降低身份,屈心以从,以致戴法兴嫌弃厌恶他风骨节操过于刚直。
D.顾觊之严于教子。他对儿子放债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劝阻,而顾绰总是不听。于是他以智骗取了儿子的信任,火烧了债券,恩泽乡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出为湘州刺史,善于莅民,治甚有绩。
(2)礼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谢,非复军旅之日,况年将八十,残生无几,守尽家门,不敢闻命。
【小题5】针对唐赐妻儿的做法,文中刘勰和顾觊之观点不同,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小题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