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说工业3.0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与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那么,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4.0则很可能会打破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甚至会让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逐步消除。

在工业4.0阶段,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是“互联网+”,而不再是“+互联网”。一个“+”位置的变化耐人寻味。过去,无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还是二者深度融合,都是“+互联网”概念,即传统产业是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

工具的最大特点是被动。再好的工具,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工具化是工业3.0阶段互联网的主要特征。在3.0阶段,互联网作为具有革命性的工具,的确可以扩大和提升信息交流的空间与速度,从而让传统产业不仅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而且消费效率获得极大提升。特别是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让消费过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如果说以蒸汽机和电气化为代表的工业1.0和2.0所运用的是力学原理,解放的是体力,解决的是产能,那么以信息化为代表的3.0运用的则是数字手段,延伸的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主要解决的是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仍然是工具,因此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加入而改变。

在工业4.0阶段,互联网已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的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信息。互联网自身的演进导致了它角色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今后的互联网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上升为矛盾主体,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传统产业则可能变为被“+”的对象。

互联网的去工具化在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时已初现端倪。而互联网给传统制造业带来的颠覆在发达国家也已经出现。

美国的某款新能源汽车,由于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已经取消了传统的4S店商业模式,不仅销售不需要,甚至保养、维修也不再需要4S店。因为发达的物联网络已经让生产者能掌握售出汽车的各种数据,甚至轮胎该更换或者哪个零件可能出了问题,厂家比用户还清楚,可以随时随地上门服务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走得更远。如今在德国一些城市的街头,停着不少有特殊标识的汽车,只要你是会员,就可以用一张卡片把任意一辆车开走,办完事停在路边走人即可,而你驾驶车辆的所有数据会及时传回车厂,相关费用会从你的账户扣除。这一模式未来很可能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很多人今后不必再买车;而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也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据悉,格力集团为应对小米手机的挑战,也开始生产手机。但是,如果格力还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就可能还会停留在3.0甚至2.0时代。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3.0时代,传统产业生产效率继续有所提高,消费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互联网只是被动使用的工具。
B.工业4.0时代,先生产后消费的传统思维很可能会被打破,同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鸿沟会随之消除。
C.工业1.0时代和2.0时代运用的是力学原理,通过体力的,解放和产能的解决,来促使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D.分别以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各工业阶段,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传统产业的基本形态没有变化。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4.0时代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而是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交融的物联网,传递物质、能量信息。
B.某种意义上,互联网今后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它会从设计到售后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上升为矛盾主体。
C.互联网颠覆传统制造业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已出现;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动涉足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去工具化已初现端倪。
D.美国某款新能源汽车生产者运用了物联网概念,取消了4S店的商业模式,自己销售产品并提供保养、维修等各项服务。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别“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主要依据,是互联网在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中,究竟处于主体地位还是被动地位。
B.在“互联网+”阶段,厂家可通过物联网掌握售出产品的各种数据,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上门服务。
C.在工业4.0时代,传统产业可能变为被“+”的对象类似奔驰、宝马这类传统制造企业,很可能会演变成汽车服务提供商。
D.反思应对小米手机挑战的过程,格力集团只有停止用传统制造思维去生产智能手机,才能真正步入工业40时代。
19-2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时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书节目停播读书请别停下
① 1 月6 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这是凤凰卫视(中文台)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从2007 年1 月1 日开播至今,历时8 年,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八年中,节目对书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财经、宗教等各个领域,有时是各学科的经典巨著,有时配合时下社会热点话题,比如,它最后一期介绍的是2014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小说《暗店街》。目前,国内尚存的电视读书栏目有央视科教频道的《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河南卫视《一起读书吧》、上海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读书》等,而前四档节目的播出时段都是在午夜,黄金时间段则没有一档读书节目。
②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始终处于较边缘的地位。1996 年,中央电视台率先办起读书类节目《读书时间》,其后各地方台也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上海台有《阅读长廊》,湖南台有《爱晚书亭》,北京台有《华夏书苑》,广州电视台《书讯》等。但是在2004 年前后,由于大多数电视台都采用末位淘汰制的竞争机制,收视率不高的节目很难长期在电视荧幕中存活,以上节目也都先后停播。
③在文化节目收视低迷的状况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于2003 年奋起改版,在众多读书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它引进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专家学者,以新颖的角度介绍和解读中国传统经典书籍,如《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培养了观众的兴趣,带动了全社会重新阅读传统经典的热潮。可见,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④其实,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媒介与人的关系出现多种可能,人们的阅读体验较之原来也更加丰富。电子书阅读器在容量上的优势,使得个人随身携带的书籍数量数十倍增长,掌上阅读蔚然成风。网易云阅读、天翼阅读、多看、QQ 读书等阅读程序的开发,着力在阅读界面的美观、书籍推广介绍和快捷付费方式上吸引读者,而豆瓣等网站开设的书籍点评、打分项目则成为消费者买书、阅读的重要参考,大众口碑也成为新书推广的重要考量。除此之外,有声读物的开发对人在读书时必须单线程工作进行了松绑,降低了读书对环境和时间的要求,其设置的配乐也增添了读书的娱乐性。只要阅读欲存在,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增加阅读的机会。
⑤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读书体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让他能不断地获得新的思想。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这样介绍读书的经验:“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读书让有限的人生变得无限和丰富,《开卷八分钟》可以停播,但是我们别停下读书的脚步。
(选自《光明日报》2015 年01 月12 日02 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 年诺贝尔文学奖,凤凰卫视中文台《开卷八分钟》栏目在最后一期介绍了他的小说《暗店街》。
B.央视科教频道的《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读书》都是在午夜时段播出。
C.央视的《百家讲坛》这档读书节目引进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专家学者,以新颖的角度介绍和解读了《论语》《三国演义》等中国传统经典书籍。
D.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节目收视低迷,但是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介绍了几档有名的电视读书节目,特别从节目性质、播放起止时间、选书角度等方面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凤凰卫视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
B.选文第②段谈及读书类文化节目的现状——在电视节目中处于较边缘的地位,《阅读长廊》、《爱晚书亭》、《华夏书苑》、《书讯》等电视读书类节目在2014 年前后先后停播反映了这一现状。
C.选文第③段写奋起改版的《百家讲坛》在读书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第④段阐述了在阅读体验更加丰富的今天,只要阅读欲存在,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增加阅读的机会。
D.作者以“1 月6 日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开头,以“《开卷八分钟》可以停播,但是我们别停下读书的脚步”结尾,文章的主要篇幅重在分析电视读书类节目停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读书类节目《读书时间》由于收视率不高,再加上电视台采用末位淘汰制的竞争机制,播出几年的该档节目停播,消失于电视荧幕。
B.《百家讲坛》之所以引进高校和教育机构中的专家学者,是因为这些专家学者能以新颖的角度介绍和解读中国传统经典书籍,能培养观众的兴趣,带动全社会重新阅读传统经典的热潮。
C.有声读物的开发对人们读书时单线程工作进行了松绑,能降低人们读书对环境和时间的要求,是当今阅读的新手段和新形式。
D.宋代理学家朱熹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描述自己的读书体验,作者用此例直接证明了“我们别停下读书的脚步”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又见文理之争石野樵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非议,他向教育部建议称,高中之前,除数学外,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程,大量增加体育课,可开设不进行考核的第二第三外语。
虽然这建议听起来异想天开,也绝没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这些争论中有意思的不是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因为教育之弊已是陈年旧题,倒是挑起的文理之争颇值得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面临一个文化困境,那就是“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体系之间逐渐分裂和对立的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地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自然科学自诩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人类被技术异化,越来越忽略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科学进程中,中国算得上是个后发国家,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却丝毫也不比西方国家浅。“五四”运动提出了两大口号——科学与民主,二者原本是并驾齐驱的,但随后近100年,“德先生”和“赛先生”并不能友好相处,甚至经常互相仇视。
在政治领域,过去的30多年里,工程师思维主导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但进入新世纪,社会矛盾剧烈,让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政坛高官确实有人文学科背景者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过去30多年,同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新世纪以来,对人文精神丧失和人文教育缺失的批判声也越来越响亮,但像钱文忠这样,直呼要求取消理化课程的建议,是第一次。虽然这些只是网络谈资,当不得真,但却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而与前30年的对照,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这样:科技愈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但人类的进程也清晰地告诉我们,所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体系都是紧密相连的,即便是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脱离了人文内涵,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面目可憎。但反过来也一样,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没有科学信仰的民族,也难以对他所处的世界有客观且真实的认知,更何谈建设新的文明?
正因为如此,对于教育而言,科学与人文都不可偏废,我们不能活在单纯的科技中,也无法仅仅凭借人文精神就度过历史的漫漫长夜,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文明,建立在二者间的张力之中。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将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简单地二元对立起来,是最糟糕的思维方式。
(摘自《教师博览》2012年第3期)
【小题1】对于钱文忠教授给教育部的“建议”,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钱教授第一次直呼取消理化课程,重视文艺和体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B.钱教授的建议不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C.因为钱教授的建议纯属无稽之谈,听起来异想天开,所以只能成为网络谈资。
D.钱教授的建议虽然只是网络谈资,不可能被采纳,却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迫切需求。
【小题2】【小题2】第四段首句是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人类被技术异化。
B.“五四”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由原本的“并驾齐驱”到后来的“互相仇视”。
C.在政治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
D.在教育领域,“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曾经是被莘莘学子普遍认同的真理。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教授的“建议”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争论,其中有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他挑起的文理之争。
B.科技愈是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
C.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创建新的文明,需要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而再尖端的科学发明也不能脱离人文内涵。
D.作者认为,就今天的中国现状而言,我们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素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域之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彝某些民族性的因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凡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化石”。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号;也走过“俄国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

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名、汪曾祺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

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思想运动都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

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竞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细节,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

(根据网上资料摘编)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造成了经济的文化化,从而消解了文学传统。
B.如果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走向世界。
C.文学艺术只要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就能使自己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D.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释。
B.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论。
C.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史。
D.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飚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B.中国文学曾经走过“俄国人的路”文学史上应出现过很多类似俄国风格的文学作品。
C.如果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支配地位,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都会被经济化。
D.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