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日韩三国在电动车产业展开“电池战争”,《曰本经济新闻》14曰报道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并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而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日本和韩国正争相增加生产,有分析称,东亚三强正在上演电动车电池的“三国演义”。

报道称,中国政府积极扶持电动汽车产业,正颠覆超过130年的汽车产业史,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七席。排名第一为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入前十的还包括LG化学和三星SDI两家韩国企业。电动车电池领域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

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日本经济新闻》称,福建宁德时代在2017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销量从2016年的6.8吉瓦时增加到11.8吉瓦时。比亚迪亦不甘落后,到2020年其动力电池制造能力将扩大到60吉瓦时,这一数字相当于2017年中国总产能的一 半。报道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称,到2021年中国将生产全球70%的电动车电池。

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文章指出,丰田在被认为可接替锂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进行了领先的研究,计划到2030年将花费1.5万亿日元用于下一代电池的研发项固,包括固态电池。丰田还领导由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100亿日元国家项目,以开发固态电池的基本技术。

韩国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报道称,LG化学在中国增加了新的生产能力,上个月在南京开设了第二家电动车电池厂。LG化学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新工厂的任务是应对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的速增长。到2019年底,LG化学预计该工厂每年可生产50万块电池,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电动车制造商供货。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有分析称,松下、丰田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供应特斯拉的高镍圆柱电池就是日本企业的龙头产品,在高密度能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

目前,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如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为德国车企,松下的客户为日美车企,LG化学的客户则为韩国和欧洲车企。

(摘编自:环球网)


材料二 :

国内动力锂电企业产能规划明细(GWh)




注: GWh为电功单位。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材料革命主导未来趋势

据了解,2025年前后,新一代拥有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阴极锂镍锰钴(NMC)811等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将进入量产。在石墨阳极中加入少量的硅,可将能量密度提高50%,而能够承受较高电压的电解质盐也将有助于提高性能。

2025年至2030年期间,锂金属为阴极、石墨/硅复合材料为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进入设计阶段,甚至还可以引入固态电解质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此外,锂离子技术可能会被锂空气、锂硫等其他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所取代。但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仍非常低,实际性能尚待测试。

2018年7月26日出版的Nature主刊上,一篇题为《距离锂电子电池革命仅余十年》的文章指出:锂离子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更糟糕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 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 -2037年间(或更早久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 另一方面,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铜,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子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

(摘编自:能源评论)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沃特玛动力锂电子电池公司产能曾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前列,但据预测数据,其往后发展可能停滞。
B.现实与预测趋势显示,中国动力锂电子电池整体供应量是需求量的数倍,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
C.就整体而言,中国动力锂电子电池产能发展迅速,2016年达到101GWh,2020年将达到近 246GWh。
D.与品牌企业相比,中国其他动力锂电池企业的产能供应量呈下滑趋势,可见品牌效应是锂电池企业发展的关键。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锂离子电池性能演进速度正在放缓,原因之一是其晶体结构电荷储存量不大。
B.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锂离子电池的价格难以继续大幅度降低。
C.中国的锂电企业在产能方面处于领先,而日本企业注重在技术领域引领创新。
D.未来我们可能用上锂空气、锂硫等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
【小题3】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请简要概括说明。
19-20高二上·甘肃白银·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闻、通讯、访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环保部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煤改气”改造完成394.3万户,超额完成四分之一。改造任务量最多的河北省,180万户的全年目标河北完成了253.7万户,导致今年冬天天然气需求大增,为去年同期的234%。

需求涨上来了,但供给却出现了意外。一是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3000万方/日。二是管道天然气进口被减供。中国天然气最大进口源土库曼斯坦(今年前三季度占84.6%)在入冬后,寒流来临优先保本国居福利用气,违约减供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万-5000万方/日,尤其是北方地区突然断了供。

(摘编自《为什么每到冬天,天然气荒就席卷中国》,2018年1月26日网易)


材料二:

从能源科学的角度说,“清洁空气运动”对煤炭及燃煤发电存在认识上的误解。当前,以选洗处理、型煤加工、水煤浆加工、流化床燃烧、脱硫净化为代表的洁净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燃煤发电领域,从燃烧前、燃烧中与燃烧后三个环节同时尽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燃烧效率。因此,煤炭已经没有那么“脏”了。当然,燃煤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但那更多的是气候变化所关心的问题,毕竟二氧化碳不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国情的迥异,使得中国人并不能够过度地嫌弃煤炭,因为归根结底“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资源禀赋通过市场在发挥限制作用。仅从发电领域来看,规模巨大的本土煤炭资源是建造火力发电厂的必然首选。与2015年相比,2016年全中国新增发电装机125吉瓦,至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646吉瓦,其中煤炭发电总装机量达到了943吉瓦,占比约为57%;增长48吉瓦,增长量排名第-一。

(摘编自《“煤改气”之困:对“清洁空气运动”的再审视》,2017年12月11日搜狐新闻)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天然气季节性紧张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北京市,最高峰谷差达到10:1.也就是说,冬季高峰期用气量相当于低谷时的10倍。此外,同样是冬季,冷冬和正常冬季也有很大差别,据中石油提供的数据,两者的用气量每天相差约5000万立方米。

张帆说,要解决如此巨大的峰谷差,就必须提高我国天然气的调峰能力。而目前,肩负调峰任务的全国储气库工作气量仅为天然气消费量的3.4%,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很难满足冬季调峰需求。根据国际经验,一旦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或超过30%,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就必须超过消费量的12%,而且国家整体储气能力要达到一定规模。

整体储气能力是指除地下储气库之外,还需要建设一些城市大型储气罐群和类似LNG接收站的储气设施。目前在我国,这类储气设施基础十分薄弱,除北京等大型城市有一定的城市储气能力,其他二三线城市几乎为零。

(摘编自《气荒如何不再来?》,201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库曼斯坦的违约,使得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骤减,加剧了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
B.洁净煤与天然气一样符合“清洁空气运动”的要求,不会造成污染问题。
C.我国今年的天然气荒成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综合考量,统筹兼顾。
D.目前我国的整体储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天然气使用的冬季调峰需求。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揭示了天然气荒的成因,材料二则表达了对“煤改气”做法的冷静思考。
B.在大城市加强大型储气罐群建设,是我国加强整体储气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C.取暖用气较多,导致北京市冬季高峰期的用气量比其他季度多出约5000万立方米。
D.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同比,在2017年达到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峰。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破解我国的天然气荒难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国务院要求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促进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一部分,是对传统政务信息化模式的改革,包括对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的重塑,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履职能力,实现政府职能特点的多个转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选自《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材料二:

2018年中国数字政务(也称“数字政府”)整体水平稳步提高,数字政务指数比2017年提高32%。从服务广度上看,全国数字政务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都在进一步扩大。供给方面,政务公众号总数继续快速增长,2018 年比2017年增幅超过61%;需求方面,政务公众号累计粉丝数也在继续增长,增幅接近45%。

2018年省级数字政务指数排名中,广东仍保持榜首位置。以“粤省事”为代表的省级数字政务体系建设,有效支持了广东数字政务的高水平发展。“粤省事”的政务服务集成小程序于2018年5月上线,涵盖了社保、户政证件、交通出行、不动产登记查询、法律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数百项服务,极大便利了广东民众的政务服务使用。

从城市层面看,数字政务指数前10名的排位比较稳定,表明头部城市的数字政务发展进入相对稳态。其中仅前两名的深圳和广州排位对调,其他8个城市的排名均无变化,第3-10名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重庆、佛山、长沙、东莞和杭州。得益于省会的位置和省级政务平台的国使用普及带动,广州的数字政务水平跃居城市之首。而在13个排位上升的城市中,广东占了9个,可见其省级统一数字政务服务平台和综合入口“粤省事”,对各城市数字政务的辐射带动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选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白皮书(2019)》)

材料三:

2月3日,按照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相关部署,“粤省事疫情防控服务专区”新增了“入粤登记”服务,方便外来入粤的司机、乘客群体在进入广东省时登记个人信息并记录体温。随后,为提高疫情排查效率,推动人员安全流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也为全面实现公民健康信息“一人一档”管理奠定基础,“粤康码”在“粤省事”上线。

2月24日晚,在家“憋”了40多天的四川籍务工人员胡志君,搭乘广州首班免费返穗返岗专列抵穗,和他一同下车的,还有587名返穗务工老乡。他出发前一天在四川做好了身体检查,并在当地开具了有效期为3天的健康证明,下车后在“粤省事”完成实名认证,就在“粤康码”服务中看到四川省提供给自己的健康证明。

这是广东省有关部门对接四川、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建立的健康信息跨省互认和共享机制。有关省份返粤务工人员只需打开“粤省事”,就能便捷出示外省健康证明,为他们返工返岗、生活通行带来极大便利。

(选自《广东:“粤省事”强力支撑疫情防控政务服务》,《南方日报》2020年2月28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政府”是对传统政务信息化模式的改革,能很大程度提升政府的履职能力。
B.2018 年政务公众号总数继续快速增长,说明数字政务服务的需求在进一步扩大。
C.广州的数字政务水平跃居全国城市之首,与省级政务平台的使用和普及密切相关。
D.“粤省事”政务平台在此次的疫情防控排查和企业复工复产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给百姓带来便利。
B.省级统一数字政务服务平台和粵省事的使用,有效提升广东省多个城市的数字政务水平。
C.“粤省事”是广东推出的一款便民小程序,集中了户政、社保等数百个领域的政府服务。
D.从实际情况看出,数字政务平台能够根据需要添加新的功能,方便政府管理和百姓生活。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数字政府”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对中医药的认识,古人是十分明确的。早在西周时期就提出了“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乃医官也”;到汉代,班固撰著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中,将医学作为“方技”,与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并列为“一路”,反映了当时古人对医学的重视。但鸦片战争前后,中医药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1903年,清政府制定大学堂章程,中医中药被边缘化。1912年,北洋政府对医学教育只提西医,只字不提中医,发生了“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和《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列出“禁止登报介绍旧医”“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与医学宣传”“禁止成立旧医学校”等条目,即震动全国的“废止中医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有了第一次飞跃:一是鲜明突破了古人把中医药作为“六路”之一的“方技”思想,明确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中的“伟大宝库”“文化遗产”,“对全世界有贡献”;二是有力回击了近代以来产生并延续的“废医论”;三是彰显了历经苦难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在坚定的文化自信下对全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形象。这次飞跃,促使中医药的医疗、科研、制药、高等教育和管理形成了体系,中医药事业向好向上健康发展起来。第二次飞跃是习近平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习近平从中医药与中国古代科学、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上,明确了中医药学的先进性、科学性,指出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应为建设健康中国、推动文明互鉴贡献力量。这次飞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摘编自苟天林《新中国、新时代对中医药认识的两次飞跃》)

材料二:

奚肇庆教授告诉记者,通过专家组的临床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期以发热、乏力、咳嗽为主要症状,往往表现舌苔比较腻,也有一些病人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差、大便溏稀等,主要还是湿邪为主,同时湿邪可以挟热,挟湿,可以挟疫毒,后期转变也会很快。中医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轻症患者辨证施治,可以很快改善症状,缩短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的时间;二是对中期、进展期乃至重症的患者,可以帮助往普通型转化,中期注重宣肺清热解毒,对病情“降级”起到了一定作用;三是对一些年龄偏大、本身抵抗力偏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疾病感染过程中加强了扶正祛邪的方法,稳定病情,避免往重症转化。驰援武汉的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史锁芳主任医师介绍,中医药自古以来对外感热病疗效就非常好,就是平时的感冒、高热,只要辨证准确,往往一服药就可以退烧。很多人对中医不了解,觉得中医是“慢郎中”,其实只要用对了药,见效可以很快,疗效是肯定的。在武汉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很多患者吃了中药,效果非常好。

(摘编自新华网2020年2月20日)

材料三:

中西医之争的过程和结局遵循文化交流发展的一般规律。

某种文化因为其产生的地域不属于某特定区域,而被某特定区域人们拒绝接受,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其产生的地域性,而在于这种文化科学性不强、适用性不够,不能运用于该特定区域。也就是说,西医如果不能被中国人接受,症结在于中国人用西医防病、治病效果不佳。中西医竞争,主要取决于中西医各自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当前正在发展中的近现代西方医学,是在摒弃古代西方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尤其是随着近几个世纪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医学吸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营养,产生了一系列成体系的基础学科。在这些基础学科支撑下,西医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较西医而言,中医还没有完成科学化和现代化。原因在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不发达,近代自然科学自国外传入的时间不长,中医界还没能使之很好地为中医所用。中医要科学化和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医要成为世界医学,需要更快速地发展,需要在防病、治病等方面有更大的效用,要更多的发挥公共卫生功能,提供性价比更优的服务,进而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所使用。

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伴随世界整体化的脚步,区域性的文明成果向全球扩散,被更大区域的人们所接受,得到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文明一旦离开其产生地,被其他区域人群所认识、所接受、所应用,这种文明就不再仅属于最早的创造者和产生地,而变成了所有参与该种文明创造、分享的人们所共有的成果,从而隶属于更大区域乃至全世界。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如印度的佛教、中国的四大发明、西医、中医,等等。因此,今天中国人所称的西医,只是说明这种医学产生于西方,自西方传入中国,并不包含归西方人所有的意思。今天,西医既属于西方,也属于东方,是实至名归的世界医学。中医亦然。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曾说过:“即使中医在中国消亡了,在国外还是会存在的。”中医历经时间的考验,长存不亡,同样取决于他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只是就目前应用的程度来看,中医世界化的程度还比不上西医而已。历史进化历程中的人们对中西医学持有价值判断的观念标签,如旧医、新医、洋医、科学医、非科学医、国医等,受制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对于历史流传下来的概念和名词,今天的人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来看待。今天的我们,对于中西医学有着更为理性、科学的判断,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前人聪明、智慧,而在于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践的验证,中西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中西医碰撞融合的结果日渐清晰地呈现出来。

(摘编自张玲、张勇《文化竞争视域下的中西医之争》)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在几千年的中华古代文明史上一直受到重视,但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其价值被全面否定。
B.中医被误认为是“慢郎中”,实际上中医药见效快,疗效好,一般的感冒、高烧,一服药就可以退烧。
C.材料二列举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从实践的角度佐证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D.历史上有关中西医的称谓很多,但往往表明其发生地,不代表归谁所有,也与对它们的价值判断无关。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将中医药归为“方技”固然体现了他对中医药的重视,但对中医药价值的认识和发掘还不够透彻。
B.材料一引用典籍、陈述事实、列举重要论述,意在说明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同。
C.材料三中的“一般规律”是指,西医已基本完成科学化和现代化,而中医由于历史原因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D.材料一列举了近代以来官方尊西贬中的一些做法,作者对此类做法持否定态度,材料三表达了相似态度。
【小题3】在中西医之争依旧存在的今天,中医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