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期生猪供应出现紧张,猪肉价格明显上涨。新措施密集出台,2019年9月2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自然资源部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生猪养殖可用一般耕地……
压实百姓“菜篮子”,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说,关键要突出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突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保供、突出“用地、资金、人才”三大要素保障、突出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秩序。
全国生猪生产和调出大省江西已全面启动生猪复产增养行动计划,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加大引种扩繁力度,新建、改扩建一批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增加生猪存栏规模。
当前尤其要防止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有关业内人士说,国家已作由专门部署,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
(摘编自《生猪生产恢复向好肉类供应有保障》)
材料二:
2019年9月7日全国部分地区土杂猪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单位:元/公斤)
区域 | 省市 | 9 月 7 日 | 9 月 6 日 | 较昨日 | 较上周 | ||||||||||||
安徽省 | 25.63 | 26.06 | -0.43 | -0.49 | |||||||||||||
华东 | |||||||||||||||||
山东省 | 24.45 | 24.45 | -0.00 | -1.25 | |||||||||||||
浙江省 | 27.73 | 26.90 | 0.83 | 1.23 | |||||||||||||
江西省 | 28.39 | 28.90 | -0.51 | 0.79 | |||||||||||||
福建省 | 29.00 | 28.42 | 0.58 | 1.68 | |||||||||||||
江苏省 | 24.36 | 24.60 | -0.24 | 0.07 | |||||||||||||
上海市 | 25.94 | 25.58 | 0.36 | 0.94 | |||||||||||||
新疆 | 23.41 | 23.50 | -0.09 | -0.03 | |||||||||||||
陕西省 | 24.99 | 25.51 | -0.52 | -0.13 | |||||||||||||
西北 | |||||||||||||||||
甘肃省 | 24.15 | 23.53 | 0.62 | 0.36 | |||||||||||||
青海省 | 10.00 | 10.00 | 0.00 | 0.00 | |||||||||||||
宁夏 | 23.43 | 24.00 | -0.57 | -0.23 | |||||||||||||
河南省 | 25.56 | 25.28 | 0.28 | -0.46 | |||||||||||||
华中 | |||||||||||||||||
湖南省 | 28.76 | 28.30 | 0.46 | 1.49 | |||||||||||||
湖北省 | 25.99 | 25.90 | 0.09 | 0.85 | |||||||||||||
材料三:
2019年盛夏,猪肉市场颇受关注。自2月底生猪价格开始回升,此后逐月上行,6月下旬以来快速上涨,至今维持高位。那么,目前猪肉产销情况如何?能否保障供给?
目前供给偏紧,但整体链条保持平稳。生猪供给很难马上增加,因为养殖本身需要半年周期。生猪养殖正在上量,但还要维持一段紧平衡。
有关人士分析,这轮生猪行情的老问题,就是猪周期①,两年涨、两年跌,或者三年一小周期、五年一大周期,这一轮自2017年,历经15个月,现在回暖了。但为何这轮生猪价格似乎比往年涨得更猛?是因为几大因素碰头,猪周期、非洲猪瘟和政策性调控等聚在一起,老问题叠加新问题。这一轮猪周期好多散户退养了,猪源减少;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猪源又减少;活下来的因为还没有疫苗,担心非洲猪瘟,也限制规模,猪源更少;政策性调控影响也恰好显现,这两年,许多个体养殖户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因为环保整治“一刀切”地退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敢再养猪的,大多是小规模养殖户。许多养殖户担心非洲猪瘟,不敢大规模投养,瘟疫来的时候他们纷纷抛售,疫情过去之后,产能降低、猪价上涨,但不太敢补栏了。可以看出,小户、散户普遍信心不足,大多“不敢养”。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为养殖户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也是破解养殖户“不敢养”的关键。
(摘编自《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猪”到底养还是不养?》,2019年9月6日,新浪网)
【注】①猪周期:一种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小题1】下列不属于导致近期猪肉价格“紧平衡”现象原因的一项是
A.一些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囤积居奇、串通涨价。 |
B.受当地群众消费习惯影响,区域猪肉消费量比较高。 |
C.猪肉价格下降时期结束,“猪周期”来到上升通道。 |
D.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养猪农户不敢养,生猪供应紧张。 |
A.作为国家密集出台的新举措之一,交通运输部关于“绿色通道”政策的恢复执行对加快猪肉市场流通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B.在四川省系列举措中,“用地、资金、人才”是重要的保障措施,这体现了地方政府面对市场困境,能够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
C.根据材料二表中所列时段地区相关内容,大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较上周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与各省的生猪养殖、流通情况密切相关。 |
D.目前生猪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过了半年的养殖周期之后,市场行情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即可。 |
材料一: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不同,5G是一种“量子跃迁”。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此外,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可能会将物连接起来。
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5G时代将会颠覆什么?》,《深圳商报》2019年01月13日)
材料二:
在3GP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C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图一: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 图二:各公司在Polar码上的专利数
(摘编自《透视5G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8年5月14日)
材料三:
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但在5G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告别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已经捉襟见肘。在5G领域,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之所以在1G、2G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如今,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比美国和欧盟的人口总和还要多30%左右,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行业企业快速成长,都从客观上促进了5G产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5G时代,中国领先了吗?》,《北京科技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四:
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同时还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5G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此外,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该专家表示,想要跨越这“三座大山”,构建开放、智慧和融创的5G产业环境是必须的。
(摘编自《5G商用: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图一上看,在高通主导的LDPC码上,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比较,在绝对数量上,三星拥有的专利最多,其它各方也都有不少的专利。 |
B.从图二上看,各公司在华为主导的Polar码上的专利数比较,华为几百件的专利虽然不算很多,但其它公司的专利更低,可见华为在这一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
C.5G标准投票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 |
D.综合两项专利数量和投票结果,华为虽然在数字通道上败北,但在控制通道上遥遥领先。从长远看,华为必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 |
A.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
B.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一定会将所有的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 |
C.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他们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 |
D.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国民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摘编自《什么是高温热浪》)
历次高温天气数据
高温时段 | 持续时间(天) | 35℃以上范围 | 38℃以上范围 | 40℃以上范围 | 单站最高气温(℃) |
(万平方公里) | |||||
2003年6月30日至8月11日 | 43 | 337.6 | 163.2 | 40.3 | 浙江丽水 43.2 |
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 | 62 | 423.0 | 212.4 | 77.6 | 浙江新昌 44.1 |
2017年7月7日至8月25日 | 50 | 545.8 | 328.7 | 99.3 | 陕西旬阳 44.7 |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 | 30 | 502.1 | 206.9 | 73.5 | 河北灵寿 44.2 |
(来源:中国天气网)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趋频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被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
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北半球夏季热浪事件趋多,全球变暖是根本原因》,环球网2022年7月14日)
材料三:
长时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生产生活用水、车辆出行、农业生产均会造成不利影响。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影响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对经济林果有不利影响,需及时采取管理措施。高温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专家建议,各相关部门需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电力供应和水资源调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区火灾,需加强防御工作。
当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当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时,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当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时,应尽可能停止户外露天作业;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要特别注意防火安全。
(摘编自中国气象网,2022年7月8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气象学上,“桑拿天”气温在35℃以上,不仅气温高,而且湿度大,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温天气。 |
B.近二十年,中国发生过多次高温事件,2017年高温天气覆盖国土面积达545.8万平方公里,单站温度最高。 |
C.2022年高温天气发生和结束较早,影响范围和单站最高气温不及2017年,但均超过了2003年和2013年。 |
D.从上表可见,历史同期地处我国西部的陕西、中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浙江发生高温天气差异不大,都是酷热难当。 |
A.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均衡,使温室效应不断积累,是影响气候稳定的主要因素。 |
B.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失衡,对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也带来了威胁。 |
C.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22年6月以来北半球部分地区形成大范围环球暖高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导致高温频发。 |
D.持续高温不仅导致水电供应紧张,也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环境带来破坏。 |
材料一:
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旅游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内文化和旅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去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近1.5亿人次。201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0.8亿人次,旅游收入2.7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和13.5%。假日旅游消费已成为新民俗,推动消费升级,刺激内需潜力释放,成为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链条上分布着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环节。随着旅游产业升级和旅游消费潜力释放,旅游日益成为拉动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旅游业产值占GDP比重稳步上升,从2014年的10.39%提升至2018年的11.04%,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也从6.61万亿元提升至9.94万亿元,成为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我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9%,为稳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旅游作为环境友好型产业,在维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带来经济效益,带动了不少具有生态资源寨赋的贫困地区脱贫摘帽。而且,旅游业本身也在转型升级,从观光游走向深度游,从大众化迈向定制化、差异化。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消费需求也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转变,“别样红”的旅游业连同我国经济,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
(摘编自《假日旅游“别样红”》,《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8月15日)
材料二: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批参与感强、文化味浓的旅游新业态纷纷崛起。这些新业态,不断刷新人们的出游体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人们如今对旅游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拥有更多体验感和参与感的沉漫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追捧。
在河北省第四届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观摩项目中,鹿泉工贸旅游创新区成为人们的“打卡”热点。在该区的君乐宝奶业小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开启了一场以牛奶为主题的研学之旅。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看一杯酸奶从收奶、配料、发酵、灌装到打包的生产全过程,深入了解酸奶的起源发展、科普知识,还能和奶牛来一场近距离互动。
动动手指,即可网上预约门票,然后刷脸入园参观,省去排队烦恼;扫描二维码,景点介绍在线播放,一边观景一边听讲,方便又有趣;景区高峰期有多少游客,通过大数据技术就能预判,有助于缓解节假日热门景点拥堵现象……这些智慧旅游新服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景区的“标配”,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在日前结束的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中,全市16区推出各类文化惠民举措,包括低票价惠民演出、文化消费补贴等,充分发挥其精准支持和激励引导作用,培育供给侧与需求端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
文化游、工业游、研学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大量涌现,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也受到游客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需求的驱动。一些地方陆续推出各种惠民政策,加快了旅游产业供给端升级,满足了居民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文旅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素材。传统民俗、民间文化,旅游市场正在焕发出新魅力。“每次旅游,我都会在景区买一些当地的特产送给亲戚朋友。但是,很多景区的特产缺乏特色,看上去大同小异。”家住上海的高先生旅游期间总爱“买买买”,可是一些景区里假冒伪劣的文旅产品让他失望。他说,提起文旅产品,往往就是手机壳、文化衫等随处可见的东西,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现象级产品”。当前,我国旅游发展很快,但是和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需求相比,旅游业态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新业态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摘编自《沉浸式旅游带来新体验》,《人民日报》2019年11月20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1—2018年,我国旅游人次逐年稳步增长,与上一年相比,2018年增幅最小,2013年增幅最大,2014年、2015年、2016年增幅相当。 |
B.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旅游人次增速经历了逐渐加快、回落后趋于放缓、之后有所回升、最后明显下降的过程,总体走向趋于放缓。 |
C.2011—2018年,我国旅游人次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是2013年,其次是2017年,其他年份旅游人次增速比上一年相比均有所下降。 |
D.2014—2017年,我国旅游人次增速维持在11%左右,旅游人次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即便是2014年,增速虽明显放缓,但旅游人次在增长。 |
A.旅游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和社会价值,旅游业快速发展对稳就业、增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积极意义。 |
B.我国旅游消费需求旺盛,这是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在旅游业的具体体现,旅游消费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
C.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消费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旅游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旅游新业态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D.在旅游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旅游新业态大量涌现,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和地方政府各种惠民政策的陆续推出。 |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