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2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伟大的人们

①荷马一生困窘,他就是在乞讨流浪的生活中,从那些与他相同命运的人们中间,收集整理创作出了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辉煌无比的伟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②荷马死在了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路上。

③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一位盲人,他是为中国的音乐史留下了丰富遗产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艺术家瞎子阿炳。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名曲》、《听松》和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成为不可多得的传世名曲。

④189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阿炳正逢乱世,他的名字叫华彦均,阿炳只是他的小名。但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街头艺人,他的名字却没有人记起,人们习惯于一种轻蔑的称呼瞎子阿炳。他手拿一把二胡,肩背一把琵琶,穿着那件破旧的蓝布长衫,有时在闹市,有时在小巷,有时在乡村,沿街卖唱,挣路人一个铜板。有很多时候,他的演奏仅仅是为了一口饭吃。也有坐在街头演奏了一天,却没有人施舍一口饭、赏给一个铜板的时候,那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在漫漫长夜中煎熬了。苦难的身世和坎坷的命运,逼使阿炳利用他精通的音乐思考社会、生活和人生,一首首充满着悲愤和哀怨的曲调如流水般从他睿智的大脑中流淌出来。

⑤与荷马相比,阿炳稍稍幸运的是,他在自己临死的前几天,赶上了共和国的诞生,他被请到艺术的殿堂进行演奏,使他在有生之年得以享受到一个音乐艺术家的尊敬。当年那个为生计而流浪街头的瞎子,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财富和尊贵的象征。

⑥“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他其貌不扬,那笨拙的身躯裹在常年不换洗,皱皱巴巴、分不清季节的及膝短袍里。

⑦在围拢在他身边的这些人当中,有像柏拉图和亚西比德这样的贵族公子,他们喜欢听他对当权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像亚里斯扑提一类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向往过一种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自由生活;还有许多对时局关心的有识之士,他们喜欢听他对于政治的独到见解。

⑧这个人,就是创造欧洲哲学的开山鼻祖,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⑨苏格拉底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追求智慧,走进自己的灵魂,学会怀疑原则、信念甚至教义,而正是这些问题,把他推向了死路。因为雅典的统治者决不会允许民众都具有了有思想的头脑,都来对他们的统治提出自己的疑问,更不允许人们怀疑自己的信念和教义。

⑩更可悲的是,要求处死他的人,并不仅仅是当权者,更多的是他一生都在尽力引导、教化的普通民众。当权者逮捕了他,给他戴上锁链,押着他在雅典的大街上游行示众。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这个他们一直认为的异类,所以,不论把苏格拉底押解到哪里,两边都是愤怒的人们。他们向他投掷石头,把脏水泼到他的头上。人们纷纷要求立即处死这个离经叛道的害群之马。

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2300多年,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想象得出,戴着锁链被押着在雅典的街道上游行,看着街两旁那一双双迷惘愚昧的眼睛,这位人类的先知,内心深处是何样的痛苦。

所以,当法官告诉他,如果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就会得到赦免的时候,他拒绝了;他的朋友来到牢房告诉他,他们已经买通了所有妨碍他获得自由的人时,他也拒绝了。

他说:“告诉人们,你们杀死的只是我的肉体。”

是的,他的肉体在当世被轻蔑地毁掉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却给人类打开了光明之门,也给他带来了不朽的千古声名。

在我们远古的春秋时期,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战乱时代,有一支布衣队伍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匆忙疲惫地行走。这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他带领他的弟子们,历经14年,先后到过齐、卫、宋、郑、陈、蔡,楚等国家,拜见了七十余君,向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求入仕从政的机会。但是,他无一例外地处处碰壁,不仅不被重用,而且饱受冷嘲热讽。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他“道大不能容”,应该是对他这14年辛苦的最好的注脚。东西方的这两位思想巨人,几乎是出生在同一个时期,又几乎有着同样的遭遇,只是东方的孔子稍稍幸运一点,没有被上了枷锁游行示众,也没有被处死。

在人类那些所有称得上伟大级别的人物当中,他们在有生之年的命运似乎都惊人的相似。仰望着这些饱受生活屈辱却又登上了人类思想和艺术顶峰的人们,我相信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上帝在给了你智慧的同时,也给了你磨难,而只有在磨难中,智慧才能够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小题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逢乱世的阿炳流浪街头,演奏只是为了吃口饭。苦难和坎坷通过他的大脑变成宝贵的经典音乐流传下来。
B.虽然苏格拉底影响了包括柏拉图在内的许多人,但因为其超前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最终被当做异教徒处死。
C.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处处碰壁。其主要原因与其他伟人一样,是因为“道大不能容”。
D.文章列举荷马、阿炳、柏拉图、孔子等东西方伟人的遭遇,意在说明伟人总饱经磨难,磨难又促进伟人的成长。
【小题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历史伟人的磨难史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厚实,题旨深远。
B.全文运用引用、排比等手法形象展示了伟人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C.对苏格拉底外貌衣着描述的作用是说明他饱受生活的磨难和屈辱。
D.本文主要通过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伟人们的崇敬之情。
【小题3】苏格拉底为什么放弃生的机会,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4】文末说,伟人的生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请概括“相似”的主要内容。
19-20高三·山东济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议论性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选自鲁迅的《祝福》,有删节)

【小题1】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2】分析文中反复陈述“我”决计离开鲁镇的作用。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对祥林嫂死亡原因的分析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不幸沦为乞丐,失去生活依靠,陷入贫寒交加的绝境。
B.由于罪孽深重,怕死后魂灵会下地狱,惶惶不可终日。
C.深受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毒害,精神麻木,愚昧无知。
D.置身普遍冷漠的鲁镇社会,孤立无助,失去生活希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党员登记表

峻青

这一夜,她们娘儿两个都没有睡着。

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了眼睛,从破窗棂里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的乱。几年来,多少革命同志,一个个流血牺牲了!每当看到这种情景的时候,黄老妈妈总是忍不住扯心般的疼痛。她是一个久经苦难的老人,悲痛在她身上激起的已经不是眼泪,而是长久的沉默。四年以前,当她的丈夫黄老吉被万第据点的敌人杀害了的时候,她一滴眼泪不掉,默默地埋葬了死人,回到家里,一头扑在炕上就病倒了。这一病,整整病了三个多月,在昏昏沉沉的大病中,她不断地说梦话。有一次,她把女儿叫到面前,说:“孩子,你爹刚才托梦给我,说他没有男孩子,叫你接着干他的事。”说到这里,她停住了,不说了,沉思了半晌,决然地说:“不,不,孩子,你别听你爹的话,世界上我只有你这一个亲近人啦,我不能叫你也……不,你不能离开我,不能离开我……”可是,以后当她发觉了女儿当真走上了父亲的道路的时候,却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丝毫也没有拦阻,甚至还帮助女儿送信、联络人,而当情况紧急的时候,她就整夜地睡不着觉,替女儿担心,并且几次想劝告女儿再别干这冒险的事情。可是,不知因为什么,这种话她始终没有说出口来。今天夜里,她又睡不着了,她意识到一种危险正在一步步地向她逼来。她非常恐惧,十分不安。

当女儿忙完了以后,她就轻轻地问道:“孩子,情况不好吗?”

“不好,妈妈。”女儿有些激动地回答,并不掩饰事实的真相,“村里出了坏人,事情也许会闹大了。”说过以后,淑英倒有些反悔了,可是,黄老妈妈似乎什么都看透了。她慢慢地抬起头来,紧紧地盯着女儿,果断地说:“好吧!是福盼不来,是祸也愁不去。该怎的就怎的吧。孩子,我不怕,不怕。你也别怕!”

她们两个的预料没有错,第二天,便衣队就来搜查了她们的小屋子,并把她们娘儿两个带到了大夼据点里。于是,残酷的审讯开始了。他们想逼她说出炕洞的秘密来。可是,不管敌人使用什么毒刑,她们两人却总是顽强地缄默,什么也不说。在最后的一次审问中,敌人告诉黄淑英:允许她和妈妈见一次面,共同商量一下,说出实话来,第二天就放她们;如果不说,那么,这就是她和妈妈最后的一次见面了。就在这次见面中,黄淑英跟妈妈说了很多,反复叮嘱妈妈“死不得”。

……

他们踏着积雪的街道,出了西门,黎明前的山野,在他们的面前展开。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抬起头来,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

“啊!妈妈,天晴啦!”

在一条沟沿上,他们停住了。

“要想活,现在还不算晚,想一想吧。”敌人还没有放弃他们最后的幻想。

沉默,寂静。

“想好了没有?”敌人等得不耐烦了。

“早想好了,杀吧!”

就在这个时候,黄老妈妈看见女儿转过头来,向她微笑了一下,她笑得是那样的自然、舒坦。老人突然觉得有什么话要和女儿说,可是还没等到她张嘴,就看见刀光在女儿的头上打了一个弧形的闪电,她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

当黄老妈妈苏醒过来的时候,她觉得有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在她的脸上呼哧呼哧地直嗅,她睁开眼睛,一只黄毛大狗,蓦地从她身旁惊跑了。她爬起身来,一眼就看见了身子半垂在沟沿上的女儿。白皑皑的雪地上,汪着一摊鲜红的血水。她一头扑过去,抱着女儿已经僵冷了的身体,放声大哭起来……她几次爬到沟沿上,想一头碰下去,结束这痛苦的一生,可是,每一次当她的头向深沟里一探的时候,她的脑子里就响出了女儿的声音:“妈妈,你死不得,死不得!”

她回到了黄家夼。夜里,当村里的人都睡下了的时候,她悄悄地爬到窗下,用手摸了一摸,大火后的泥地,烧得更结实了,泥罐一丝没动,党员登记表好好地藏在那里。她的脸上,绽出了一丝笑纹,带着这惬意的微笑,她躺在屋角的灰尘里,很快地就睡过去了。半夜的时候,有一个人悄悄地给她送来了一包烧饼和一卷钞票,轻轻地推了推她,附着她的耳朵说了几句话,她也没有醒过来。

天亮以后,她就一跛一颠地上了石磊沟南山,在僻静的山谷间的松林深处,她找到了“梦里”指点给她的那个人。当她把蓝布包交给他的时候,老头儿的手得得地颤抖起来,大胡子一动一动的,显得十分激动。

“好,好!”老头子说,“我什么都知道了,你们全家人都是好样的!”他把大拇指一竖,“你有什么困难?说吧,你要什么?”

“不要,什么也不要!”黄老妈妈把头一摇说,“我只要和我老头子一样,和我女儿一样。”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她左手挎着篮子,右手拄着拐棍,从这家到那家,从这村到那村,不停脚地流浪。只有在夜间,她才回到她那被烧毁了的破屋子里去。

在讨饭当中,在秘密的联络中,她认识了党员登记表上的一些人。对于她来说,这些人,已经不是以前她从纸上感觉到的一些抽象的名字了,而是一些有血有肉的有生命有欢笑的活人……每当看见他们的时候,她真想猛扑过去,紧紧地抱着他们,吻着他们,大声地说:“孩子,孩子,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

然而,她不能这样做。保守这感情上的秘密,是非常痛苦的,然而,她却严密地把它保守下去,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春天,当地全部解放以后。

春天,来到了五龙河两岸,南风吹皱了温柔的河水,山野间一片嫩绿。

在曾经是投敌的国民党匪徒们盘踞的大夼,区委会召开了第一次全区党员大会。壮烈牺牲了的同志,受到了隆重的悼念。活着继续斗争的人们,都涌出了悲痛的泪水,表示了钢铁般的复仇决心。这时候区委书记从怀里取出了一个小蓝布包,高高地擎着,严肃地望着会扬,手颤抖着,解开了布包,展开了一张表格,讲述了这张党员登记表的故事后,突然提高了嗓音,大声地说,“同志们,你们知道吗?那个黄老妈妈,现在就在我们的面前。——唔!老妈妈,请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你!”

黄老妈妈擦了擦泪,用手拢了拢那散乱的白发,微笑着站了起来。会场上立刻爆发了一阵狂热的欢呼,人们哄的一声,拥到老妈妈身前,把她抱了起来,大喊着:

“老妈妈,老妈妈,你是我们的亲妈妈!”

(有删改)

叶圣陶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仿佛看见隐隐闪闪的好些形象。有时又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摊,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里外,汽车奔驰而过,笨重的运货车的铁轮有韵律地响着,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绑的两个,他们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触有声的镣铐。门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来找她和孩子的。邻家的门环一声响,那更使她心头突地跳。本来已届少眠年龄的她,这样提心吊胆地细尝恐怖的味道,就一刻也不得入梦。睡时,灯是不敢点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是非,也希冀眼前干净些,完全一片黑。然而没有用,隐隐闪闪的那些形象还是显现,鲜红的一摊还是落山的太阳一般似乎尽在那里扩大开来。于是,只得紧紧地抱住梦里时而呜咽的孩子……

这时候,她注视着孩子,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似的迷茫的未来。往哪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丝毫也不能辨认。怕有些猛兽或者陷阱隐在雾海里吧?她想那是十分之九会有的。而伴同前去冒险的,只这方才学话的孩子;简直等于自己孤零零一个。她不敢再想,无聊地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

“张。”大男随口回答。孩子在尚未了解姓的意义的时候,自己的姓往往被教练成口头的熟语,同叫爹爹妈妈一样地习惯。

“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她想他的新功课还没练熟,有点儿发愁,只得重行矫正他说,“不要瞎说,哪个姓张!我教你,大男姓孙。记着,孙,孙……”

老妇人的眼睛重重地闭了两闭;她的泪泉差不多枯竭了,眼睛闭两闭就表示心头一阵酸,周身经验到哭泣时的一切感觉。“不错,姓孙,孙。再来问你,大男姓什么?”

“孙。”大男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大男的胳臂给老妇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儿,“哇——”突然哭起来了。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又伤心又害怕。伤心的是一声就像一针,针针刺着自己的心。害怕的是单墙薄壁,左右邻舍留心一听就会起疑念。然而治他的哭却不容易;一句明知无效的“妈妈就会来的”战兢兢地说了再说,只使他哭得更响些,而且张大了水汪汪的眼睛四望,看妈妈从哪里来。

嗒,嗒,外面有叩门声,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连忙,轻轻地,转身把门关上,好像提防别的什么东西也乘势掩了进来。

“怎么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她恨不得阿弟挖一颗心给她看,让她一下子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唉!总算看见了。”阿弟摸着额角,颓然,像完全消失了力气。

“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心头是一种超乎悲痛的麻麻辣辣的况味。

“才看见了来。”

老妇人几乎要拉了阿弟便引她跑出去看,但恐怖心告诉她不应该这样鲁莽,只得怅然地“喔!”

阿弟带着矜夸的声调说,“只要是人,跟他讲情,没有讲不通的。他想了想叹口气说,‘人是有这样两个的。谁不是爷娘的心肝骨肉!听你说得伤心,就给你指点了吧。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那些勾当!’我说这可不大明白,我们生意人不懂他们念书人的心思,大概是——”

“嘘——”老妇人舒一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得太紧结了。她同阿弟一样不懂女儿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同脸生横肉声带杀气的那些囚徒决不是一类人。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是她近来时刻想起,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可是没有人给她解答。

“他约我六点钟在某路转角等他。六点过他果真来了,换了平常人的衣服。他引着我向野外走,一路同我谈。啊——”

“他谈些什么?他看见他们那个的么?”

“他没看见,”阿弟连忙躲闪。“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

“那是淡灰色的,去年八月里做的。”老妇人眯着眼凝视着灯火说。

“这没看清,因为天黑,野外没有灯。湿泥地真难走,好几回险些儿滑跌;幸亏是皮底鞋,不然一定湿透。走到一处,他说到了。我仔细地看,十来棵大黑树站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棺材。”阿弟低下头来了,继续说,“他说棺材上都写着号码,他记得清楚,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我们逐一认去,认到了,一横一竖放着,上面外国号码十七、十八我识得。”

“十七、十八!”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脸色凄惨,眼眶里亮着仅有的泪。她重行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幽幽悄悄来报告恶消息时的况味;惊吓,悲伤,晕眩,寒冷,种种搅和在一起,使她感觉心头异样空虚,身体也似乎飘飘浮浮的,一点不倚着什么。她知道嗒,嗒,嗒,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这种事情绝对不会有的了。已被收起了,号码十七、十八,这是铁一般的真凭实据!一阵愤恨的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

“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身体索索地震动。睡着的孩子胳臂张动,似乎要醒来,结果翻了个身。老妇人一面理平孩子的花洋布衫,继续说,“我不想什么了,明天死好,立刻死也好。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命!”以下转为郁抑的低诉。“你姊夫去世那年,你甥女儿还只五岁。把她养大来,像像样样成个人,在孤苦的我,不是容易的事啊。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她右手下意识地抚摩孩子的头顶),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互相对待,我更喜欢,因为这样才像人样儿。唉!像人样儿的却成十七,十八!真是突地天坍下来,骇得我魂都散了。为了什么呢?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婿呀,总得让我知道。却说不必问了。就是你,也说不必问了,问没有好处。——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张的是我的女婿,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愤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再不存丝毫顾忌。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给年青的女儿女婿报仇!”

阿弟听呆了,他伸手掏衣袋。他记起刚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给他一团折皱的硬纸。

“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衣袋里有铜元触击的声音。

“啊!字条!”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

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大男;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等于他们没死。只这‘无所恨’真是怪,真是怪!”

“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像嗜好读书的人想把书完全吞下去那样地专注。但是她并不识字。

室内十分静寂;小孩的鼾声微细到几乎听不见。

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那字条了。岂但看明白,并且参透了里头的意义,懂得了向来不懂得的女儿女婿的心思。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觉得充实了好些。睁眼四看,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静处在灯光里。侧耳听外面,没有别的,有远处送来的唱戏声,和着圆熟的胡琴。

“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站起来朝楼梯走,嘴唇贴着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透出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她已决定勇敢地再担负一回母亲的责任了。

(有删改)

小胜儿

孙犁

五月里打过仗,小金子受伤回到家里,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那些马匹的东奔西散,同志们趴在道沟里战斗牺牲……老在他眼前转,使他坐立不安。黑间白日,他尖着耳朵听着,好像那里又有集合的号音、练兵的口令、主任的命令、马蹄的奔腾;过了一会儿又什么也听不见。他的病一天一天重了。

敌人在田野拉网清剿,村里成了据点。小胜儿母女两个整天为小金子担心,焦愁得饭也吃不下去。她们不让小金子出来,每天早晨,小胜儿把饭食送进小金子藏身的洞里去。

那天,她两只手抱着饭罐,从洞口慢慢往里爬。爬到洞中间,洞里的小油灯忽的灭了,她小声说:“是我。”把饭罐轻轻放好,从身上掏出洋火,擦了好几根,才把灯点着。洞里一片烟雾,她看见小金子靠在潮湿的泥土上,脸色苍白得怕人,一言不发。她问:“你怎么了?”

“这样下去,我就死了。”小金子说。

“这有什么办法呀?”小胜儿坐在那像在水里泡过的褥子上,“鬼子像在这里住了老家,不打,他们自己会走吗?”她又说,“我问问你,杨主任牺牲了?”

“牺牲了。我老是想他。”小金子说,“跟了他两三年,年纪又差不多,老是觉着他还活着。可是哪里去找他呀,想想罢了!”

“他的面目我记得很清楚,”小胜儿说,“那天,他跟着你到咱们家来,我觉着比什么都光荣。说话他就牺牲了,他是个南方人吧?”

“离我们有九千多里地,贵州地面哩。你看他学咱这里的话学得多像!”小金子说。

小胜儿说:“不知道家里知道他的死讯不?知道了,一家人要多难过!”

小金子说:“先是他同我顶着打,叫同志们转移,后来我受了伤,敌人冲到我面前,他跳出了掩体和敌人拼了死命。打仗的时候,他自己勇敢得没对儿,总叫别人小心。平时体贴别人,自己很艰苦。那天行军,他渴了我说给他摘个瓜吃,他也不允许。”

“为什么,吃个瓜也不允许?”小胜儿问。

“因为不止他一个人呀。我心里有什么事,他立时就能看出来。那天,我玩弄你捎给我的小马鞭儿,他批评了我。”

“他为什么批评你哩?”小胜儿说。

“他说是花花绿绿,不像个战士样子,我就把马鞭子装起来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叫我谢谢你。”

“有什么谢头,叫你受了批评还谢哩!”小胜儿笑了下,“我们别忘了给他报仇就是了!你快着养壮实了吧!”

小胜儿从洞里出来,就和她娘说:“我们该给小金子买些鸡蛋,称点挂面。”

娘说:“叫鬼子闹的,今年麦季没收,秋田没种,高粱小米都吃不起。”

小胜儿说:“娘,我们赶着织个布卖了去吧!”

娘说:“整天价逃难,提不上鞋,哪里还能织布?你安上机子,知道那兔羔子们什么时候闯进来呀?”

“要不我们就变卖点东西?人家的病要紧哩!”小胜儿说。

“你这孩子!”娘说,“什么人家的病,这不像亲兄弟一样吗?可是,咱一个穷人家,有什么可变卖的哩,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哩?”

小胜儿也仰着脖子想,她说:“要不,把我那件袄卖了吧!”

“哪件袄?你那件花丝葛袄吗?”娘问着,“哪有还没过事,就变卖陪送的哩?”

小胜儿说:“整天藏藏躲躲的,反正一时也穿不着,不是埋坏了,就是叫他们抢走了,我看还是拿出去卖了它吧!”

“依我的心思呀,”娘笑着说,“这么兵荒马乱,有个对事的人家,我还想早些打发你出去,省得担惊受怕哩!那件衣裳不能卖,那是我心上的一件衣裳。”

“可是,晚上,他就没得吃。”小胜儿说,“今儿个是集日,快拿出去卖了吧!”

到底是女儿说服了娘,包起那件衣服,拿到集上去。集市变了,看不见年轻人和正经买卖人,没有了线子市,也没有了花布市。小胜儿的娘抱着棉袄,在十字路口靠着墙站了半天,才得了个买主,就把那件衣裳卖了。她心痛了一阵,好像卖了女儿身上的肉一样。称了一斤挂面,买了十个鸡蛋,拿回家来,交给小胜儿,就啼哭起来。

小胜儿没有说话,下炕给小金子做饭。现在天快黑了,她手里劈着干柳树枝,眼望着火,火在她脸上身上闪照,光亮发红。她好像看见杨主任的血,看见小金子苍白的脸,看见他的脸慢慢变得又胖又红润了。她小心地把饭做熟,早早地把大门上好,就爬到洞口去拉暗铃。一种微小的柔软的声音,在地下响了。不久,小金子就钻了出来。

这一顿饭,小金子吃得很多。吃完了饭,一抹嘴说:“有什么吃什么就行了,干什么又花钱?”

“哪里来的钱呀,孩子,是你妹子把陪送袄卖了,给你养病哩!你可别忘了你妹子!”小胜儿的娘说。

“我们这是优待八路军,用不着谢,也用不着报答!”小胜儿低着头笑了笑,收拾了碗筷。

小金子躺在炕上。小胜儿用棉被把窗子堵了个严又严,把屋门也上了。她点起一个小油灯,放在墙壁上凿好的一个小洞里,面对着墙做起针线来,不住尖着耳朵听外面的风声。

“你做什么哩?”小金子说。

“做我的鞋,”小胜儿低着头说,“整天东逃西跑,鞋也要多费几双。”

“像我整天钻洞,不穿鞋也可以!”小金子说。

听着他的声音,小胜儿的鼻子也酸了,她说:“你受了伤,又有病。好好养些日子,等腿上有了力气,能走长路了,就找队伍去。做上了我的,就该给你铰底子做鞋了!”

小胜儿放下活计,转过身来,她的眼睛在黑影里放光。

(有删改)

【小题1】上面三篇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异同点?
【小题2】三篇小说中,黄老妈妈、老妇人等妇女形象有什么异同点?
【小题3】三篇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本找出一种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烟叶

张炜

从月亮的位置来看,天走到了午夜了。露水真盛,烟叶上湿淋淋的,像刚落过了一阵小雨。水珠挂在叶子的边缘上,在月色里闪着亮。田野上到处都是嚓嚓的声音,那不知有多少割烟刀正从烟秸上划过。

年喜割着烟,老打哈欠。有一次烟刀削下去,差点儿削了手指,他心里一惊,睡意立刻没了。

邻地升起一堆火,颜色很红。他立刻觉得身上冷起来,摸摸身上的棉衣,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迎着那火走了过去。

跛子老四就坐在火边上割烟。他先将烟棵齐根斩断,再坐下来割烟叶。他的面前就放着一块被烟汁染绿的木垫板、几柄形状不同的烟刀。身倒还放着一个录音机……

年喜看他割烟:一个又高又大的烟棵放到垫板上,接着被一只大手按住,另一只手伸下刀来,哧哧地割起来。仿佛只用了刀尖,左一拨右一拨,每片烟叶就带着属于它的那截烟骨掉下来了,而且顶叶、中叶和底叶各自分开,所带的烟骨形状也有所不同。

真好刀法。这简直不是割烟,是熟练的医生解剖一个什么生物。年喜对跛子老四佩服极了。

四叔,该歇歇了。年喜两手抄在袖筒里,说。

跛子老四当嘟一声摔了刀子,说:歇歇!

他从火堆里面掏出一个大泥蛋,难开,露出喷香喷香的肉来。他又找出了一个瓷酒瓶儿,对在嘴上喝一口。他一手将酒瓶递给年喜,一手撕下一条肉来放进嘴里。

喝过几口酒,两个人的脸都红了。跛子老四的话开始多起来。他问年喜烟割了一半没有,年喜说没有。他失望地摇摇头,嘴里发出嘻嘻的声音。他说:

你割烟怎么不在地里生堆火呢?割了手怎么办!

年喜说:我看好多人也不生火……

他们!跛子老四抬头往远处瞥了一眼,生气地说: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一夜一夜坐在地里,没有火,寒气都攻到身上去了;再说这火苗一跳一跳,也是你在烟池里的一个伴儿;想吃什么了,放火里烧烧就是……怎么能不点一堆火!

年喜笑了。

刚毕业回村时,年喜就觉得这个跛脚老四有意思。烟田承包后,跛子老四的烟叶是全村种得最好的!……

跛子老四连吸了五六锅烟,就将小烟斗递过来。年喜连忙摆手:不会,我不会吸烟,吸了咳嗽……

跛子老四大失所望地收起烟斗说:年喜你啊,嘻嘻!……你完了。

我怎么就完了?

种烟人不会吸烟,还不是完了!

年喜红着脸说:好多人就不会吸的……

跛子老四生气地蹲起来:我说过一遍了——你能跟他们学吗?跟他们学能成个好务烟把式吗?你不会吸烟,能知道你种的烟叶什么味道吗?烟叶到了集市上,你得轮番尝一遍,什么味儿要什么价钱!喀喀……

味儿能差多少!

什么?跛子老四气愤地站起来:种烟人不就求个‘味儿’吗?差多少?差一丝也别想瞒过我……

年喜就让他转过身去,然后分别将一片顶叶、中叶和底叶放在火上烘干,揉碎了分开让他尝。他每种只吸两口,就分毫不差地指出:这是顶叶,这是中叶,那是底叶!

年喜惊讶地看着他。

别说这个,你就是使了什么肥,也别想瞒我……

这倒有点玄。年喜跑到自己池里取来几片不同的烟叶,烘干了让他吸。

他这回眯着眼睛,再三品尝,最后说:

这份烟味儿辱,使了豆饼!那份辣乎,使过大粪!那份平和,大半使了草木灰……对不对?

年喜拍打着手掌,连连说:绝了!绝了!

跛子老四摇着头:这有什么绝的?种烟人就得这样。他说完又喝了一口酒,擦着嘴巴说:好酒啊……

年喜长时间没吱一声。他在想着什么。

跛子老四放下酒瓶,惬意地往火堆跟前凑一凑。停了一会儿,他又回手按了一下录音机。

有个女人在里面唱,是一首近来常常听到的歌——

……

烟叶丰收了,

多么叫人喜欢,

我们拣烟叶,

不怕劳累加油干,

一片片呀拣起挂在小棚间。

嘿嘿,是唱烟叶的!四叔你听……年喜可听明白了,叫着。

跛子老四笑着说:她要不是唱烟叶,咱还听吗?

年喜笑了。

跛子老四烘着手,又转过去烘着后背。他说:种烟人不易哩。你想想从种到收,在这田里熬了多少夜!割了烟再晒干,一夜一夜都得在这地里守着,不易哩!生一堆火,喝一口酒,身上热乎起来,这就不怕湿气了;吃点东西,长一些精神、一些劲头,这半夜才能熬过来。吸烟也是长精神的好办法……

录音机也是好东西。

好东西!一个人孤孤独独地坐在烟地里,就好听它说唱了。听它唱唱也有好处。又不是今天做了明天不傲,不是;这一辈子都得在这烟地里做活了,就是这样!你多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你就不会马虎了。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

一辈子三个字使年喜心里沉重起来。他不由得要去想今后那漫长无边的种烟的日子、那数不清的劳苦和欣喜……他仰望着闪烁的北斗,心头升起一股肃穆的、冷峻的感觉。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年喜为视角展开情节,将吃肉饮酒、识烟、昕音乐等几个画面联结在一起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作者对乡土生活的思考。
B.小说中正面描写了“他们”的劳作方式,与跛子老四形成对比,让读者领会到年喜虽然佩服跛子老四的本领,却不赞成他的为人。
C.“你就会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意思些”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跛子老四割烟时生火、喝酒、烤肉、昕音乐也是对这句话的诠释。
D.小说的语言朴素自然。“两手抄在袖筒里川掏出一个大泥蛋”“这份烟味儿厚”“那份辣乎,使过大粪”等,通俗又富有乡土气息。
【小题2】小说中的跛子老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第一段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