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小题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盼不到意中人归来,心中自然没有蓬蓬的柳絮飞腾之状,仅有“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
B.“意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写女子听不到意中人的足音,就决不会为任何人揭开心中的“帷幕”,突显等待者内心的怨恨和寂寥。
C.“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一句是对上一句“错误”的解释:马蹄仅仅从女子的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停驻,因而是个错误。
D.作者说诗的主角是以他的母亲为原型的,1948年12月,作者来到江南的一个村落这唤醒了他童年的逃难经历,于是这些回忆就被艺术化了。
【小题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采用倒装的结构方法,把本来应该置于结尾的两句放在开头,既可以避免情感上显得过于灰冷,又使结构新颖奇特。
B.“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用情景化的比喻使女子的内心情感形象化,以色彩的变化暗示情感的变化,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C.诗歌开头句和结尾句都使用节奏急促的短句,这恰恰表现了女子对意中人的急切思念,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水乳交融。
D.《错误》篇幅短小,诗人写起来却波澜起伏,轻巧婉转而又深情婉曲,让诗歌增添了想象的空间,缠绵之情也韵味十足。
【小题3】“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一句中,诗人用叙事的方式象征化地展开情景,请补齐这句诗所包含故事的四个层面。
【小题4】作家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诗人流沙河也说“他很注意汲取中国旧体诗词之美”,请结合本诗简析郑愁予诗歌的“中国元素”。
19-20高二上·山东泰安·期末
知识点:郑愁予《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小题1】下列对该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闺怨诗一向是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
B.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也是传统的、中国的,如莲花,东风,柳絮,跫音,春帷,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青石的街道。
C.诗歌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
D.诗歌营造出了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尽力渲染浓重的愁绪,亲人久别但最终相聚,这些都曲折地表现了出来。
【小题2】下列关于诗歌意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思妇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一落微妙地变化着,充溢着清丽而婉伤的情思。
B.两个比喻“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写出了思妇多疑猜忌的心,使女子蕴含的古典风韵也大为减色。
C.“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帏不揭”,四个否定句连相呼应,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有助于音调的和谐。
D.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涟漪,情感起了变化,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小题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间两个小节句式相当,分别用了两个否定和两个象征
B.从语言运用上来讲,本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
C.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景前后逆转,具有高度的戏剧性,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D.文章标题是用“错误”起名,而且是“美丽的错误”,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女子,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