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5 组卷20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何无忌,东海郯人也。辟从事,转太学博士。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及玄篡位,无忌与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请莅小县。靖之白玄,玄不许,无忌乃还京口。初,刘裕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毅曰:“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无忌曰:“天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毅曰:“所见唯有刘下邳。”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及玄败走,武陵王遵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南追桓玄,与振武将军刘道规俱受冠军将军刘毅节度。玄留其龙骤将军何澹之等守湓口。无忌等次桑落洲,澹之等率军来战。澹之常所乘舫放旗甚盛,无忌曰:“贼帅必不居此,欲作我耳,宜亟攻之。”众咸曰:“澹之不在其中,其徒得之无益。”无忌谓道规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虽不居此舫,取则易获,因纵兵腾之,可以一鼓而败也。”道规从之,遂获贼舫,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贼中惊扰,无忌之众亦谓为然。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卢循遣别帅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皆重楼。无忌将率众距之,长史邓潜之谏曰:“蓄力俊其疲老,然后击之。”无忌不从,遂以舟师距之。既及,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赠侍中、司空,曰忠肃。

(选自《晋书·何无忌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B.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C.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D.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
B.世子,一般为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是帝王和诸侯王位的继承者。
C.吏部郎,吏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D.谥,谥号。君主的谥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通常是朝廷赐予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无忌请求遭拒,决定抗争。桓玄篡位后,何无忌请求给他一个小县来治理,却遭到了桓玄的拒绝,于是何无忌就回京口,与刘裕密谋共同对付桓玄。
B.何无忌与友共议,密谋复兴。何无忌与好友刘毅谈论复兴之事,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抗桓玄的英雄,刘毅认为只要刘裕共同起兵就不用担心。
C.何无忌将计就计,大败敌军。何无忌明知敌军主帅何澹之不在平常乘坐的战船中,仍鼓动士兵攻击这艘船,最终攻占敌军主帅的战船,将敌军击溃。
D.何无忌不听劝阻,壮烈牺牲。何无忌率军拒敌,长史邓潜之劝说何无忌等到敌军疲惫后再攻打,何无忌不听,结果遭到攻击,壮烈牺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
(2)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
2020·山西晋城·一模
知识点:房玄龄等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湛,北地太守。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泛衷、张甝、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四人并早亡,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傅玄、张华与靖一面,皆厚与之相结。拜驸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己校尉长史。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武帝纳之,擢为尚书郎。与襄阳罗尚、河南潘岳、吴郡顾荣同官,咸器服焉。靖与尚书令卫瓘俱以善草书知名,帝爱之。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靖在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又拜酒泉太守。惠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元康中,西戎反叛,拜靖大将军梁王彤左司马,加荡寇将军,屯兵粟邑,击贼,败之。迁始平内史。及赵王伦篡位,靖应三王义举,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迁后将军。太安末,河间王颙举兵向洛阳,拜靖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领雍、秦、凉义兵,与贼战,大破之,靖亦被伤而卒,追赠太常,时年六十五。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谥曰庄。靖著《五行三统正验论》,辩理阴阳气运。又撰《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又作《草书状》,其辞曰:“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靖有五子:鲠、绻、璆、聿、,皆举秀才。聿,安昌乡侯,卒。少子最知名靖每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节选自《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子最知名/靖每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B.少子最知名/靖每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C.少子最知名/靖每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D.少子最知名/靖每曰/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污吾儿也/入为黄门侍郎出参征西军事/转长安令/在官有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史,指经书和史籍,是我国传统图书的两大部类,文中代指各种典籍
B.相,同《张衡传》“出为河间相”之“相”,指辅佐藩王处理政务的官员
C.阴阳,古代中国哲学概念之一,古人以阴阳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D.秀才,原指才能优异之士,文中指的是获得府学、县学入学资格的生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索靖博学多才,广受推重。他在太学时就驰名海内,傅玄张华与他仅见一面就结下深厚情谊,一同任职的众人都很钦服他,武帝对他也很赏识。
B.素靖见识深远,明察时势。他早就预见到天下将大乱,晋王朝将走向衰亡,后来果然应验,发生了西戎反叛、赵王篡位、河间王进犯洛阳等事件。
C.索靖尽心平叛,屡立战功。元康年间,在粟邑屯兵打败叛贼,受三王推举以左卫将军身诛灭孙秀;太安末年,统领雍、秦,凉州义兵大败叛军。
D.索靖擅长草书,造诣深厚。他和卫瓘都以草书知名于世,而在草书艺术上各有所长,著有《草书状》一篇,精辟地论述了草书的艺术特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
(2)太子仆同郡张勃特表,以靖才艺绝人,宜在台阁,不宜远出边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 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密言:臣以险衅,……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课文内容,要求背诵,故略)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

注释:①醮:女子嫁人。②游夏:子游 (言偃 )与子夏 (卜商 )的并称。两人均为孔子学生,长于文学。见《论语 ·先进》。

【小题1】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暇讲学忘疲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B.诏征太子洗马       狼狈
C.祖母年高          供养无主
D.后卒家。             州司临门, 急星火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B.而憎疾从事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D.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小题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李密以孝闻名,因为有才辩,得到了同门师兄弟 的称赞。
B.《陈情表》情真意切,感动了晋武帝,晋武帝答应了李密的请求。
C.刘氏去世,守丧期满后,李密再一次被迫做了太子洗马。
D.李密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但因小人诬陷,所以没有实现。
【小题4】《晋书·李密传》客观直陈,《陈情表》却措辞委婉。表述不同,蕴意不同。《晋书·李密传》中“母何氏醮”,在《陈情表》中则表述为_________ 。这样的表述是为了_________。《晋书·李密传》中“少仕蜀,为郎”在《陈情表》中则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表述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阮孚,字遥集。其母,胡婢也。其姑取《鲁灵光殿赋》曰胡人遥集于上楹之语,取字曰:遥集。初辟太傅府,迁骑兵属。避乱渡江,晋元帝以为安东参军。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时帝既用申韩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弃也。转丞相从事中郎。终日酣纵,恒为有司所按,帝每优容之。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臣黾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尝迁黄门侍郎,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晋明帝即位,迁侍中。转吏部尚书,领东海王师,称疾不拜。诏就家用之,尚书令郗鉴以为非礼,明帝曰:就用之诚不快,不尔便废才。及帝疾大渐,温峤入受顾命。过孚,要与同行。升车,乃告之曰:主上遂大渐,江左危弱,实资群贤,共康世务。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孚不答,固求下车,峤不许。垂至台门,告峤内迫,求暂下,便徒步还家。初,祖约性好财,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余两小簏,以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咸和初,拜丹阳尹,时太后临朝,政出舅族。孚谓所亲曰:今江东虽累世,而年数实浅。主幼时艰,而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观之,将兆乱矣。会广州刺史刘顗卒,遂苦求出,乃除都督交广宁三州军事、假节。未至镇,卒,年四十九。

(节选自《晋书·阮孚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黾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B.臣黾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C.臣黾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D.臣黾勉从事/不敢有言者/窃以今王莅镇/威风赫然/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应端拱啸咏/以乐当年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取字,古人名、字往往意义相近、相反、相关,但本文中取字源自典故。
B.渡江,即南渡,指渡过长江,西晋朝廷向南渡过长江后建立了东晋政权。
C.吏部,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主要负责科举和掌管官吏任免、考核等事。
D.假节,即假以符节,指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用以威慑一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孚耽于饮酒,不符常规礼法。他任安东参军时,经常蓬头散发饮酒作乐,不把王事放在心上;升迁为黄门侍郎后,曾把珍贵的金貂大衣拿去换酒。
B.阮孚行为放纵,却受皇帝宽容。他因饮酒过度,多次被有关部门按察弹劾,皇帝都放赦免了他;他称病不前往任职,皇帝就下诏令让他在家里赋闲。
C.阮孚嗜好木屐,内心坦荡自然。他特别喜欢木屐,人们把他和喜欢财物却显得遮遮掩掩的祖约进行比较后,认为阮孚更加闲适自如、境界更高一级。
D.阮孚为官谨慎,不愿追求功名。温峤入宫接受任命时邀请他一起前往,他坚决不从,最后借口上厕所而躲避;太后临朝后,他更是苦苦请求外任广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上遂大渐,江左危弱,实资群贤,共康世务。
(2)主幼时艰,而庾亮年少,德信未孚,以吾观之,将兆乱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