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籍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交,三人更称扬之,名始盛。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常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韩琦谏疏至,帝感悟,欲从之,安石求去。司马光答诏,有“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之语,安石怒,抗章自辩,帝为巽辞谢,令吕惠卿谕旨,韩绛又劝帝留之。安石入谢,因为上言中外大臣、从官、台谏、朝士朋比之情,且曰:“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归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今奸人欲败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为,于是陛下与流俗之权适争轻重之时,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此所以纷纷也。”上以为然。安石乃视事,琦说不得行。

(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B.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C.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D.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庶子:太子宫官,秦汉时为太子少傅的属官,隋唐设左右庶子,宋代沿袭,掌东宫侍从、内值等事务。
B.枢密院:宋代总管全国军务的最高权力机构,简称“枢府”、“密院”。文中陈升之在枢密院担任官职。
C.台谏: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两者虽各有所司,而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
D.视事:指官吏初到任。《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的“视事”亦同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与韩绛、韩维兄弟交情深厚。宋神宗即位后,韩维多次采用王安石的言论,并向皇帝引荐了王安石。后来还曾劝皇帝留王安石于朝中。
B.王安石与陈升之负责推行新法。朝廷设置三司制定新法,王安石命吕惠卿一同参与,新法涵盖颇广,农田水利、赋税交易等都包含在内。
C.王安石推行变法遭到同僚反对。吕诲、韩琦、司马光等都反对王安石的主张。皇帝看完韩琦反对新法的上书,想听从韩琦的意见。
D.王安石上奏章为自己极力申辩。司马光以变法引起朝廷内外动乱为由,反对新法,王安石直言上奏为自己辩护,皇帝言语恭敬地表示歉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籍以取重。
(2)加铢两之力,则用力至微,而天下之权,已归于流俗矣。
19-20高三下·重庆沙坪坝·阶段练习
知识点:脱脱等《宋史》文言文翻译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除大理评事”指“授予大理评事一职”,“徙知湖州”指“调任湖州知州”。
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县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小题5】苏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文中通过哪些事情表现苏轼一心为民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中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般营垒故基,起盖察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激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籴。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的“金陵”也指的是南京市。
B.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又可泛指税金。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楹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小题4】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A.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
B.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试图平叛盗贼的军队。
C.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抵御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盗的军队。
D.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讲求抵御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试图平叛盗贼的军队。
【小题5】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A.当时,枢府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好几个人情绪沮丧仍去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士兵不能夺取一点东西。
B.当时,枢府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好几个人情绪沮丧仍去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改变他的做法。
C.当时,枢府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士兵不能夺取一点东西。
D.当时,枢府有不喜欢这种做法的人,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改变他的做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蒋堂,字希鲁,常州宜兴人。擢进士第,为楚州团练推官。满岁,吏部引对,真宗览所试判,善之,特大理寺丞、知临川县。县富人李甲多为不法,前令莫能制,堂戒谕不悛,白州以兵索其家,得僭乘舆物,置于死。召为监察御史。禁中火,有司请究所起,多引宫人属吏。堂言:“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诏原之。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淮南,兼江、淮发运事。时废发运使,上封者屡以为非便。堂言:“刘晏、裴休,皆尝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不闻别置使名。国朝王嗣宗、刘师道,亦止为转运兼领发运司事,而岁输京师常足。”时虽用其议,后卒复。在江、淮,岁荐部吏二百人。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堂曰:“十得二三,亦足报国。”知越州。州之鉴湖,马臻所为,溉田八千顷,食利者万家,前守建言听民自占,多为豪右所侵,堂奏复之。徙苏州。先是,发运使上计,造大舟数十,载江、湖物入遗京师权贵,堂曰:“吾岂为此,岁入自可附驿奉也。”前后五年,未尝一至京师。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庆历初,诏天下建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杨日严在蜀,有能名,堂素不乐之。于是节游宴,减厨传,专尚宽纵,颇变日严之政。又建铜壶阁,其制宏敞,而材不预具,功既半,乃伐乔木于蜀先主惠陵、江渎,又毁后土及刘禅祠,蜀人浸不悦,狱讼滋多。以尚书礼部侍郎致仕,卒,特赠吏部侍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B.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C.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D.火起无迹/安知非天意也/陛下宜修德应变/有司乃欲归咎宫人/以之属吏/何求不可/而遂赐之死/是重天谴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课、调动等事务。
B.“祠”亦称祠庙,是旧时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
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
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堂执法,果敢严明。他管理临川,对怙恶不悛没人控制的李甲先劝后兵,然后果断行事,让州兵搜出了李家的超越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器物,最后将他处死。
B.蒋堂析事,独出机杼。面对上封者否定废除发运使之职一事,他却上奏赞同废止,然后从当时到古代逐一加以论述分析,从而让朝廷在当时采纳了他的建议。
C.蒋堂遇事,不事阿谀。对鉴湖百姓自占田地被侵占一事,他不畏惧豪门大族的势力而上奏;他人建议载物馈赠京师权贵,他竟然五年不去京城。
D.蒋堂一生,也有缺憾。他治理益州时,和在蜀地有能名的杨日严不交好;建造规模宏大的铜壶阁时,终因砍伐古陵与祠庙的树木而让蜀人不悦,对他诉讼增多。
【小题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曰:“一有谬举,且得罪,何以多为?”
(2)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