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54
完成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小题1】题目中“踏莎行”是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薰风暖摇征辔”,以乐景写离愁,从而达到烦恼倍增的效果。
B.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
D.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逐层深化,委曲尽情。
【小题3】请从“对面落笔”的角度,对“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一句进行赏析。
19-20高一上·上海金山·期中
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羁旅思乡炼句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描绘了秋日怀嵩楼上所见云烟重叠缠绕城郭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
B.诗歌第二联写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展示出群山、野菊不畏寒霜,富有生机的一面。
C.诗歌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人情感,升华了诗歌的主旨。
D.这首诗写景自然流畅而又层次分明,摄景的角度不断变换,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描绘了开阔深远的画面。
【小题2】“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句西风萧瑟,画角哀鸣,诗人却“解带”相迎,敞怀以对,表现出一种傲岸不可摧抑之气。下列诗句与之旨趣不同的一项是(     )
A.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画菊》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