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童话艺术发展
孙建江
如果我们把进入新世纪后童话领域的创作和理论做一个对比,我觉得,我们的童话创作显然已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年轻一代作家的创作都充满了锐气,充满了创新意识。最好的创新是“刚刚好”的创新,创新脚步迈得太大、太小,实际效果都不好。创作者对当下既有存在的把握越精准,越能创作出“刚刚好”的作品。
创新意味着与既有存在的不同,意味着创意和新意,而这一切的获得往往又离不开“陌生化”艺术手段、形式、创意的借重和运用。“陌生化”给读者带来的暌违感,因其非既有,不可避免会伴有“读不懂”等情形;但“会伴有”不等于“必须有”,历史上,既创新又极具可读性的例子屡见不鲜。怀特的“童话三杰”《夏洛的网》《小老鼠斯图亚特》《哑巴天鹅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佳构。20世纪初中叶,西方儿童文学界掀起了一场创新变革,变革的主战场恰好就在童话领域。这场变革涉及方方面面,但就文体本身而言,核心就是“写实”大量介入“幻想”,“写实”与“幻想”彼此融合。传统童话常常是作者营造出一个幻想空间后,主人公们可以在这个幻想的空间里自由驰骋,而这场变革要改变的恰恰是这种既定关系。怀特的三部作品完全打破了这种封闭的幻想空间。他全部采用的是双线结构,一为现实世界,一为幻想世界,而两个世界又适时交融,和谐共处。“写实”大量介入“幻想”,反而大大拓展了幻想的固有疆域。这种变革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作品牢牢吸引住了读者。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童话的艺术探求,如果说在诸多优长中有什么不足的话,“读不懂”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创新不可能排除读者的“读不懂”,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那些可读好读又耐读的作品。
虽然现代意义上的东方童话起步较晚,但中国民间童话古已有之,东方文化与现代童话互补互融,两者之间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方面,安房直子、宫崎骏的作品不乏启示。安房直子的世界是幽暗而又明亮的,是清晰而又模糊的,是明确而又神秘的,是既定而又未定的,是禅的,是道的,是东方文化浸润过的幻想故事。宫崎骏将热闹的动漫注入了东方的安静、唯美、凝思和博大,让人在一动一静之中收获了独特的东方之美。中国作家当然也应该有中国式的东方表达。
现实生活是既定的,童话的想象是未定的。把既定的现实生活转化为未定的童话想象,需要高超的艺术协调、把控和统摄能力。能不能将“实”的现实生活转化为“虚”的童话想象,或者说,能不能让读者在“虚”的童话想象中感受到“实”的现实生活的力量,这是对童话作者的极大考验。这方面,乔治·赛尔登《蟋蟀奇遇记》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这里有两个世界,一个“实”的世界,是蟋蟀切斯特与男孩马里奥们的世界;一个“虚”的世界,是蟋蟀切斯特与老鼠塔克、猫儿哈里的世界。在蟋蟀切斯特与男孩马里奥们的世界里,彼此没有语言交流;在蟋蟀切斯特与老鼠塔克、猫儿哈里的世界里,大家畅所欲言。然而,这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却在蟋蟀切斯特演奏(鸣叫)中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喧嚣、繁忙、物欲横流的大都会需要天籁之音,需要天籁之音抚慰劳累、伤痛以及永远失去的内心宁静。这就是童话对现实生活的想象。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世纪童话创作者对当下既有存在把握精准,创新适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B.运用“陌生化”艺术手段创新,结果使读者“读不懂”的情形难以完全避免。 |
C.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童话创作,有晦涩难懂的缺陷,几乎看不到有何优点和长处。 |
D.宫崎骏作品将热闹的动漫和东方文化中安静凝思等优点拼接,收获了独特的美。 |
A.文章以创新为论题,论述了童话创新的艺术手段、文化融入、“实”“虚”转化等方面内容,论证层次清晰。 |
B.文章论证立足中外创作实际,既有外国童话创作成功案例的分析,也有对中国童话艺术创作的批判反思。 |
C.文章以安房直子和宫崎骏的作品为例,意在论证东方文化与现代童话必须互补互融,才有创新的可能。 |
D.文章末段的例证与前文不同,内容具体,详细地说明了成功的童话作品是如何对现实生活加以想象的。 |
A.进入新世纪之后年轻一代作家创作充满锐气和创新意识,理论研究应该及时跟上创作需要。 |
B.怀特的三部作品采用“写实”介入“幻想”的双线结构,从而拓展了幻想空间,大获成功。 |
C.中国童话作家一直没有找到中国式的东方表达,应该积极迈开脚步,早日赶上日本作家。 |
D.童话作者能否将现实生活转化为童话想象,取决于他们艺术协调、把控和统摄能力的高低。 |
①“讲个故事吧!”——为什么情节的魅力如此强烈,古今不衰?叙事学认为,情节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洞悉真相是多数人的内心渴求。“后来呢?”与“结果呢?”两种悬疑鞭策读者奔赴情节的终局。然而,如果没有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谈论某种社会制度的设计、某个历史时期外贸对于国计民生的意义等不可能让人如痴如醉。我试图追问的是,文学情节多出了什么?
②“欲望”至少是一个可以视为候选的选项。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拥有无数交集的人物、片断和细节,这些因素的收集、挑选和设定不仅涉及因果关系,同时涉及欲望的投射。
③情节的发展很大程度地隐含了欲望的逻辑。人们普遍期待的情节是曲折离奇、大开大阖,主人公历经艰险,最后功德圆满,平安着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这种令人神往的经历即是欲望。情节内部若干常见的修辞策略往往被欲望征用,例如“巧合”。巧合负载的欲望通常在“大团圆”的结局赢得彻底的释放。“大团圆”是情节的另一个修辞策略:终成眷属、家道中兴或者获取功名、事业有成。这些交代与其说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满足了读者的内心期待。相对地说,借助巧合叠加厄运——“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状况远为稀少。考察情节的时候,因果关系与欲望的想象性满足成为一个特殊的话题。
④多数时候,情节内部的因果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会历史基础。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巨额的财富不可企及,森严的现实等级无法跨越……恰恰由于无法实现,这些渴求可能酝酿,发酵为格外强烈的欲望,进而祈求文学虚构特殊的情节给予虚拟的满足。很大程度上,这即是情节的语言叙述对于欲望受挫形成的空缺给予的补偿。
⑤然而,作家与读者均置身于某种社会历史,他们的叙事与阅读必定与周边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这时,叙事与欲望始终相互调整,二者共同期待赢得社会历史的认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找到的一个简明例子是《简•爱》。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历史设置的问题是,“允许简实现自我,但必须限制在社会传统规定的安全范围内”。因此,《简•爱》包含了自我与屈从、责任与欲望、力量与恭俭、普通人与贵族、小资产阶级与上流社会之间的种种平衡,实现这种平衡的情节叙事“不成比例地混合了现实主义、传记、哥特小说、浪漫传奇、童话、道德寓言”,某些时候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寓言或者神话这些“笨重累赘”的叙述话语。
(摘编自南帆《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什么情节有强烈的魅力,叙事学的解释是多数人内心有洞悉真相的渴求,完全能够让人信服。 |
B.“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种借助巧合叠加厄运的情节相对较少,因为它不太符合读者的内心期待。 |
C.情节的设置与叙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秩序之中因果关系的必然演变,同时很大程度上标明了欲望的逻辑。 |
D.人们的渴求在现实的逻辑中无法实现,而文学却可以通过虚构特殊情节给予人们虚拟的满足。 |
A.文章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对于情节魅力的解读,并对它进行假设推理,从而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B.文章三、四两段从“人们的普遍期待”“社会历史基础”两个方面分析了叙事对欲望的影响。 |
C.文章以伊格尔顿谈《简•爱》为例,论证了观点:因为文化环境的影响,叙事与欲望不得不相互调整。 |
D.“很大程度”“某些时候”“多数时候”“相对地说”等短语的运用使文章的论证具有辩证的色彩。 |
A.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渴望有可能在文学获得虚拟的满足,这正是情节具有强烈的魅力的原因之一。 |
B.如果纳入文学情节的躯壳,人们就会津津有味地跟踪一个数学教科书提供的因果转换。 |
C.满足读者内心期待的“大团圆”结局,通常可以使巧合负载的欲望赢得彻底的释放。 |
D.简努力奋斗、实现自我、赢得爱情的故事情节没有完全满足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欲望”。 |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作为政治动物的“我们”与作为动物的“人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或要素才促使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过渡和转变为社会、政治意义上的“我们”呢?其实答案 很简单,就是语言。
语言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以及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是我们走向独立的标志。很多人认为,人类之所以独特,就在于人类拥有语言。一方面,通过语言,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语言使用扩展了人类理性的范围,使人类可以借助复杂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模式,进行系统逻辑地思考和推论,使人类的智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类由此成了真正意义上“理性的动物”。
语言为万物命名,给自然立法,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秩序。比如,我们可以将某些东西命名为苹果、香蕉、梨子,同时又可以对其进行类化处理,统称为“水果”,然后将水果和其他可以食用的东西统称为“食物”。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不同东西做出秩序化区分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是红的或有颜色的,有些是方的或有形状的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为自然确立秩序、表达思想,使我们更加有效地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需要以及行动。通过语言的编码和类化处理,现实被规整到我们的主体意识之内,成了我们可以通过知觉来感受,通过语言来表达、传递和交换的东西。
语言为我们进行抽象思维与复杂叙事提供了基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更重要的一种功能不在于其对实存之物的编码和类化,而在于其可以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在认知革命之后,我们的语言成了一种非常发达的工具,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之所以能够应运而生,其关键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和语言来进行“虚构”,并且是“一起”想象和编织各种虚构的故事。但是,正因为我们有“一起”虚构和叙事的能力,智人才可以大量集结协作,灵活互动;也正因为如此,智人才可以统治世界。
语言是我们共享情感和理念的条件,是进行广泛深度合作的纽带。语言哲学家塞尔、巴特曼和吉巴特指出:人类合作是由所谓的共享意图或我们意图所组成的。在我们的合作机制中,语言是共享意图的一个基础,我们必须与他人沟通,将彼此之间的期待放置在公共的领域之中,才能建立有效的社会规范与义务,才能促成人类的有效沟通与深度合作。总之,虽然人类的语言在认知、发声、语法和沟通方面存在差异也制约着我们之间的合作,但随着人类交往的不断增进和人类社会的复杂化,为了满足对合作伙伴的可信度及其他方面的便利或需要,我们的语言会不断变化,我们的意图也会不断趋向一致。
(节选自刘松青《语言对我们有多重要》
【小题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语言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画出了一道界限,是人类独立的标志。 |
B.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语言决定现实,赋予人类秩序。 |
C.语言是发达的思维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也是一种实践。 |
D.语言是合作的纽带,语言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类共同改造世界。 |
A.正是语言把我们和自然分离开来,而且正是通过语言结构,我们才拥有自主性。(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指标,它不仅是人类和动物的分水岭,也是人工智能至今仍无法让电脑掌握的能力。(中国当代语言学者王士元) |
C.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所有人生来就拥有共同的语言能力和平等的推理能力。(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
D.人类是唯一被赋予语言能力的动物,而语言的目的就是指出利弊,表明正义和不正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
A.在人类由生物性向政治性转变的过程中语言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造就了人类。 |
B.语言通过符号和法则,将现实之物进行编码或类化处理,使世界变得井然有序。 |
C.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和语言来编织各种故事,这也是人们共享规范与价值的基础。 |
D.只有借助语言,我们才能共享情感、理念和意图,才能促成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汉字教育,势在必行。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用这种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载体,如果汉字消亡了,那么中华文明也必将随之消亡。 |
B.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
C.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膜拜英语,这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
D.汉字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继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
A.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
B.文章从历史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
C.文章论证加强汉字教育的观点时,强调遵循汉字的规律特点和借鉴传统教学经验。 |
D.文章论述了汉字教育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
A.清末民初以来,一直有人对汉字持怀疑态度,这与近代以来国人文化自信不足有关。 |
B.面对外语和信息化的挑战,我们如果不能加强汉字教育,汉字便可能陷于危机之中。 |
C.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而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
D.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的汉字焕发新生机。 |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