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话作为口耳相传的文化记忆在文字出现之前早已产生。中国各民族创造并传承的神话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极其丰富。这些古老的神话不仅产生的历史久远,而且源于各民族群众自发自觉的共同心声,因此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最有力的文化见证。

其一,神话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祖先的普遍认可。

例如众所周知的盘古神话,“盘古”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创世大神在许多民族和地区都有广泛流传,甚至在苗族、瑶族、畲族、黎族等一些民族神话中有时还把“盘古”与祖先“盘瓠”等同起来,这些情形充分表明各民族普遍公认的“盘古”,不是一个具体的“神”或“人”,而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本土特色的象征性的文化符号,“盘古”已经成为各民族构想出的“文化祖先”。

当然,如书中常说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神话时代的炎帝、黄帝、唐尧、禹舜、夏禹等传说,不仅在广大汉族地区妇孺皆知。同样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多有流传。

其二,神话中直接叙述多个民族由一母所生或同出一源。

许多古老的族源神话叙述的多民族“一母所生”或“同出一源”,无疑反映出民间文化创造中积极的价值观和生存大智慧,是特定时期社会关系的艺术性表达。如阿昌族神话说开天辟地时遮帕麻与遮咪麻兄妹婚生的大葫芦中出来汉族、傣族、景颇族、僳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等九个民族。布朗族神话中,天上四兄弟降临人间成为汉族、佤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傣族。独龙族神话中,洪水后一对兄妹婚生九对男女繁衍汉族、怒族、独龙族等九个民族。哈尼族神话中。最早的一个女人感风孕生的孩子成为汉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等民族。珞巴族神话中,太阳的儿子和月亮的女儿婚生汉人、藏人、珞巴人、门巴人和节。佤族神话中,从石洞中走出汉族、佤族、拉祜族和傣族。蔽族神话中,四兄弟分别变成汉族、珞巴族、老虎和节的祖先。

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多民族同源神话,无一例外地表达出中国各民族亲如兄弟的共同愿景,其中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各民族神话在叙事中一般都会涉及与汉族的关系,这也是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客观反映。这些叙事内涵丰富。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高度融合,也反映出中华民族框架下的各民族唇齿相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其三,同一个民族在表达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往往因地而异,丰富多彩。

以彝族神话为例。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予甸县的彝族神话中,洪水后,幸存的男子与一位姑娘婚配生的三个孩子分别成为汉族、干夷、黑爽的祖先;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彝族神话中,男子与仙女婚生的葫芦中繁衍出汉、黑彝、哈尼和傣族祖先;流传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宣威县的彝族神话中,洪水后,男子与天女婚生的子女繁衍汉、弈、纳西、苗四个民族;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的彝族神话中,洪水后,男子与天女结婚生的三个儿子成为汉、藏、彝族的祖先;流传于贵州省毕节市成宁县的弄族神话中,洪水后竹生的男孩繁衍出多民族与民族支系始祖。这类神话表达的主旨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论语》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何为“四海”?《尔雅●释地》中解释说:“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这种古老的文化传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少敬民族之间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纽带,而自古以来在各民族中广泛流传的兄弟相称的同源型神话则是这一古老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毫无疑问,许多民族起源神话中所呈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各民族创造并传承的神话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因此是中国民族大团结最有力的文化见证。
B.盘古作为中华民族公认的创世大神,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已产生,后来逐渐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文化符号。
C.“盘古”也叫“盘瓠”,有关他的神话在中国许多地区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他也成为各民族构想出的“文化祖先”。
D.各民族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在许多古老的族源神话中都有反映,这些神话叙述了多民族“一母所生”或“同出一源”。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形式,论证了在中国许多民族神话传说中普遍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文章以彝族神话为例,列举多地的神话内容,证明了这类神话的主旨是表达各民族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C.文章分析了许多民族神话的内容特点,梳理其共同性,意在倡导各民族和谐相处,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所举例子准确充分,内容简明扼要,点面结合,使观点更明晰更有说服力。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蕴含有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神话传说体现了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各民族相互融合的中华民族框架格局。
B.民族差异客观存在,但包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神话却表达了各族人民追求和谐相处,渴望民族融合的愿望。
C.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之中,汉族“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说法也是这一意识的体现。
D.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前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长远方面也有利于维护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19-20高三上·河南·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形似与神似、对象与主观的矛盾双方在和谐状态中继续发展,在元代,山水画发展到了“有我之境”的境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通过代表性的画作,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意境属于“无我之境”。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介于“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之间、“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好任何一种。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不直接外露艺术家的情感思想,从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陶渊明的几句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因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抒情意味更浓厚,更多地直接表露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分鼎足,各擅胜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美学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人生美学。它不以对美与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为目标,不着力于以分析式、思辨式地抽象解释为起点去建构一个关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对人生意义、价值、味道的反复体验、领悟中去把握有关审美与艺术的问题,并在人生实践中融入美与诗。从而,这种人生美学就有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乐生与游世。

②李泽厚先生称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语》中孔子的言行就深刻体现了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首先是对生活的珍视和享受。《论语》记载的孔子是个非常讲究生活的人,吃饭、穿衣、睡觉、上朝都有一定之规,很是考究。色恶,不食。臭恶,不食。从这些习惯中,可以看到很科学的一面:食物腐坏,颜色不正,味道发臭,自然不可以食用。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将人生审美化,即通过对具体生活过程和细节的重视去品味和体察人生的真谛,从中得到巨大愉悦与精神升华。他欣赏音乐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他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八个字奠定了中国美学欢乐不逾分、悲哀不过度的中和标准和美学特征,使中国人不爱走极端,善于克己。

③经过宋明理学的阐释,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基本上被伦理化、道德化了。朱熹把吾与点解释为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稍欠阙。其实曾点气象是对日常生活的审美点化,是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暂时疏离还原人的本真性情,并使人直接面对自然,从而以一种无遮碍文化视野的态度和状态去体会宇宙自然的生命精神,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过程。因此,它既是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也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这正是当今所需要的。有了的人生态度,平淡的生活才可以被审美地点化,人生才能变得有味道”“有意味”“有意思,也才更值得人去活。

④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学说,最初都是一种鲜活明亮的人生哲学。陈鼓应先生曾说,庄子哲学对于人生既非出世,亦非厌世,而是一种游世。庄子时代,战乱频繁,人命如蝼蚁,朝不保夕。这种游世,其实是在探寻人如何在一个生命危如晨露的时代生存下去,在苟全性命于乱世的前提下,寻出一点活着的味道意义来。这是混乱动荡时代无可奈何之际的一种选择,但就美学意义而言,庄子于儒家之外,在中国美学史上确立了另一条人生美学的路径,即通过齐物我、泯是非、越生死而达到心胸澄明的审美境界,从而超越世俗社会生活与伦理羁绊,实现心灵自由的逍遥游。逍遥游是一种审美之游,是真正超越狭隘的功利得失之后所获得的高度愉悦的审美历程。至人、神人、圣人是无己、无名、无功的,他们的自我、名位、功业已化作自然本身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不再有自我与对象之分。这时,人就是自然,反过来说,自然也就是人。在无待的逍遥游中,外在的命运无法控制时,自己的精神境界却可以由自己支配。

(摘编自徐碧辉《乐生游世:中国人生美学的两大原型》)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并不追问美与艺术的本质的问题,而是着重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感悟,所以它是一种“人生美学”。
B.“曾点气象”代表的“审美点化”,是对现实生活本身的审美升华,它又以对日常生活的暂时抽离为条件。
C.中国文化的“乐感”特质,使“乐”成为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特征及中国美学精神的显著特点。
D.宋明理学对人的审美需要加以限制,这就导致儒家学说中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精神被遮蔽、消解了。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B.文章第④段既有抽象理性的论述,也有感性形象的描述;二者相得益彰,使文段既有了深度,也有了温度。
C.作者立足于当下看历史,从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两个角度对“乐生”“游世”进行了详尽分析,思路开阔立意高远。
D.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对“乐生”“游世”这两大中国人生美学原型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李泽厚所言“乐感文化”的特点。
B.在庄子笔下,拒绝治理天下的许由和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都超越了狭隘的功利得失与伦理羁绊,实现了心灵自由的逍遥游。
C.《窦娥冤》窦娥誓愿的实现,《梁祝》主人公双双“化蝶”情节的设置,与“中和”观的影响不无关系。
D.阅读《论语》和《庄子》,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实践中得到人生经验与感悟的升华,实现精神的超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久经磨难,如今100多年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共同特点是顺应自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分辨能力具有特殊性,所谓“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有能力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自己。中华文化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自觉就是认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把这种自觉和自律总结为人本精神。这种人本精神早在西周就已经确立,而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有了理性智慧的发生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西方政治家、哲学家都在反思西方文化的片面性,提出要建立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上世纪末,肯威尔伯对西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做了全面反思,认为西方二元思维造成人类的灾难痛苦。“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开始同意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看法:‘现代物理的两个基本论点,反映出东方人的世界观’。”这两个基本论点就是钱学森先生经常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当代著名化学家,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在其著作《从混沌到有序》中译本序言中写道:“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重举新人本主义大旗,为的是将人从财富牢笼中解脱出来,成为遵循人道、关爱人类、懂得自觉自律的人。伴随科技高速发展,人们更容易被“物”蒙蔽,现代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生态破坏、沉湎于虚拟世界等等,都在剥夺人们对幸福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既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即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狂妄自大,去做天地万物主宰,而是要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结合,确证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

现在我们进入21世纪已近20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还在继续调整,但我们已经看到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当前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方法,在标准化、流水化之外,因人因地不同对待。所以,我们要深入发掘、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从基础教育做起,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选自楼宇烈《重新认识东方智慧》,2018年2月2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用10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伟大复兴的目标。
B.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类因有分辨能力而在天地人三才中具有特殊性。
C.两次世界大战促使西方各界反思西方文化片面性,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新的人文精祌。
D.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要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又主张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主宰自然。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及发展历程,提出“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的观点。
B.文章第二段运用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说明儒释道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文化精神。
C.文章运用较多篇幅阐述西方社会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以此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照应开头“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D.文章列举了不少实例说明西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借鉴,强调深入发掘、宣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觉和自律是一种人本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它要求人类能够认识自己并管理好自己。
B.肯•威尔伯认为,西方二元思维是人类灾难痛苦的根源,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界观。
C.当前,不少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的现象反映了科技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容易被“物”蒙蔽。
D.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因人因地不同对待的方法,说明了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