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陵,字孝穆,东海郊人也。八岁能属文,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魏人授馆宴宾。是日甚热,其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热,当由徐常侍来。”陵即答曰:“昔王肃至此,为魏始制礼仪;今我来聘,使卿复知寒署。”收大惭。及侯景寇家师陵父摘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陵累求复命,终拘留不遣。

绍泰六年,除散骑常待。时安成王项为司空,以帝弟之尊,势倾朝野。直兵鲍僧春假王成权,抑塞辞讼,大臣莫敢言者。陵闻之,乃为奏弹,导从南台官属,引奏案而入。世祖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版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世祖,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下殿,逐勒免待中、中书监。自此朝廷肃然。高宗集历,封建昌县,邑五百户。及朝议北伐,高宗曰:“意已决,卿可举元帅。”众议成以中权将军遵干量位重,共署推之。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亦无过者。”于是争论累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

陵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裴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之地。高宗因置酒,举杯属陵曰:“赏卿知人。”至德元年率,时年七十七,曰章。陵性清简,无所营树,禄体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邑,邑户送米至于水次,陵亲感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其周给如此,世祖、高宗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陵草之。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被之华夷,家藏其本。

(选自《陈书·徐陵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侯景寇京师/陵父摘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B.及侯景寇京师/陵父搞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C.及侯景寇京师/陵父搞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D.及侯景寇京师/陵父搞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忧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清,是帝王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侯,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侯属第二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
C.朕,战国以前人们不论尊卑,都可自称“朕”,自战国起,“朕”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陵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徐陵广涉史籍,有口才,他率命出使北魏时,宴席上受到魏收的嘲讽,结果徐陵反过来嘲弄了魏收,让魏收羞愧难当。
B.徐陵不畏强权,积极谏言。安成王权倾朝野,鲍僧睿假借王威,阻塞诉讼,大臣不敢言说,徐陵带领御史台官员对他们进行弹劾。
C.徐陵力排众议,知人善任。高宗决定北伐,徐陵认为吴明彻家住淮左,熟悉风俗,而且将略人才方面无人能及,力排众议推荐吴明彻。
D.徐陵举荐有功,受到称赞。徐陵举荐吴明彻与裴忌,亲自下令吴明彻为大都督,裴忌监军事,吴、裴攻取了几十州。后来高宗摆设酒宴时,举杯称赞徐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议成以中权将军淳于量位重,共署推之。
(2)陵亲戚有贫匮者,皆令取之,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
19-20高一上·湖南怀化·期末
知识点:《陈书》分析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

君理美风仪,博涉经史,有识鉴。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高祖镇南徐州,巡遣君理自东阳谒于高祖,高祖器之,命尚会稽长公主,辟为府西曹掾,稍迁中卫豫章王从事中郎,寻加明威将军,兼尚书吏部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监吴郡。高祖受禅,拜驸马都尉,封永安亭侯。出为吴郡太守。是时兵革未宁,百姓荒弊,军国之用,咸资东境,君理集士卒,修器械,民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世祖嗣位,征为侍中,迁守左民尚书,未拜,为明威将军、丹阳尹。天嘉三年,重授左民尚书,领步兵校尉,寻改前军将军。四年,侯安都徙镇江州,以本官监南徐州。六年,出为仁威将军、东阳太守。天康元年,以父忧去职。君理因自请往荆州迎丧柩,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及还,将葬,诏赠巡侍中、领军将军,谥曰敬子。其年起君理为信威将军、左卫将军。又起为持节、都督东衡、衡二州诸军事、仁威将军、东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前后夺情者三,皆不就。

太建元年,服阕,除太子詹事,行东宫事,迁吏部尚书。二年,高宗以君理女为皇太子妃,赐爵望蔡县侯,邑五百户。四年,加侍中。五年,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侍中如故。其年有疾,舆驾亲临视,九月卒,时年四十九。诏赠侍中、太子少傅。丧事所须,随由资给。重赠翊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如故。谥曰贞宪。

(《陈书•沈君理传》,有删改)


【注】①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会稽长公主       尚:迎娶
B.军国之用,资东境       咸:都
C.以父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D.太子詹事,行东宫事        除:免除
【小题2】下列对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B.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C.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D.朝议以在位重臣/难令/出境乃遣令长兄君严/往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君理是吴兴人,他的祖父沈僧畟和父亲沈巡都担任过梁朝的官职。
B.高祖镇守南徐州时,沈巡派沈君理从东阳出发前去进见高祖,高祖看重他,封永安亭侯。
C.沈君理和他祖父都先后被分别任命为陈朝和梁朝的左民尚书,而且沈君理被朝廷任命了两次。
D.沈君理在陈朝深得皇室宠幸信任,被选为驸马,先后被任命多次,被封为侯爵,他的女儿也成为皇太子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秋而大获,足充葬用。

起家梁东宫直后。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就汝南周弘正学天文、孤虚、遁甲,略通其妙,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五年,明彻总统众军十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王琳将兵拒守。琳至,与刺史王贵显保其外郭。明彻以琳初入,众心未附,乘夜攻之,中宵而溃,齐兵退据相国城及金城。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一鼓而克,生擒王琳。景和惶惧遁走。诏遣谒者萧淳风,就寿阳册明彻,于城南设坛,明彻登坛拜受,将卒莫不踊跃焉。

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明彻仍迮清水以灌其城,环列舟舰于城下,攻之甚急。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轨轻行自清水入淮口,横流竖木,以铁锁贯车轮,遏断船路。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明彻仍自决其堰,乘水势以退军,冀其获济。及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不得渡,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优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
B.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
C.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
D.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破堰拔军/以舫载马/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萧摩诃帅马军数千/前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直后,即太子侍卫官。太子居东宫,故东宫代指太子,直后为官名。
B.粟麦,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粟去壳后叫小米,是粮食的统称。
C.太建,是陈宣帝陈项的年号。汉武帝创年号后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D.甲胄,即铠甲和头盔;胄又称盔、首铠、兜鍪,多用来保护将士的头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明彻幼年而孤,生性至孝。他感慨亲人去世却没有好好安葬,家中穷得无力筹办,于是勤力耕种,秋天获得大丰收,备足了安葬之用。
B.吴明彻救济邻里,仁慈爱民。天下大乱,他见乡亲挨饿,将家中粮食分给他们,盗贼听闻后也到他这里避乱,许多人靠这些粟麦生存下来。
C.吴明彻涉猎泛,略通天文。他涉猎一些书史经传等典籍,还曾去汝南向周弘正学习天文等,大体掌握了其中的奥秘,赢得了高祖的赏识。
D.吴明彻面临强敌,当机立断。进攻寿阳时,他分析形势,看准时机,突袭王琳;面对皮景和的十万援军,他果断出击,四面急攻,大败敌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
(2)会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
【小题5】吴明彻在吕梁之战中为何战败被擒?请简要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文学家。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舅尚书王筠其有佳致     奇:稀奇
B.草隶虫篆     工:擅长
C.唯贞与卓独不     坐:受株连而获罪
D.贞累固辞     启:禀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晋太傅安九世孙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B.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还朝            入,具告沛公
D.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B.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C.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D.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在母亲指导下读过《论语》《孝经》《五经》等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
B.谢贞受府长史周确委托,为他撰写辞让都官尚书的表文。陈后主读过之后,问是否为周 确亲笔所做。
C.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D.母亲去世后,谢贞一心守丧,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令人叹息。他忧病而死后,好友姚察长期供他儿子吃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