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我一向觉得写作者应该有点娱乐精神。在中国作家里,鲁迅是最具有娱乐精神的。大家都知道鲁迅杂文的幽默、风趣,其实,他的主题极其严肃的小说也是处处充满着惹人发笑的东西,如《阿Q正传》中阿Q莫名其妙进了监狱,竟然还为签字画押的圈圈画得不圆而苦恼,《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本名高干亭,因发表一篇整理国史的文章便自以为学贯中西,因仰慕高尔基,将名字改成高尔础,其实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打牌、听书、对女学生怀有歪心的虚伪之人,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一种娱乐品,从要使人快乐这一点看,它跟音乐、绘画、戏剧、舞蹈没有任何区别。鲁迅从小接受传统文学教育,对文艺的性质比谁都明白。再说,民国时的媒体大多都是私营的,某个作者的文章写得不好读,读者意见大,报刊以后大概 很难再采用其稿子了。为了“可持续”,鲁迅也会在可读性方面动脑筋。

不过,有一点我们以前似乎忽视了,那就是鲁迅其人本身充满了娱乐因子。杂文家唐弢当年跟鲁迅过从很密,鲁迅跑来看唐弢,兴致高时,一屁股坐到桌面上,手里拿支烟,谈笑风生。有时,他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第二天与被骂的朋友在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

写文章的人喜欢引用一句古语:文以载道,这句话当然没说错,只是,这文章的“道”如果能用一点娱乐精神去载的话更好,如果老是用“卖牛肉”的调子去载,估计“道”装上去,“文”已经翻到阴沟里了。

我始终相信,鲁迅能成为后来的鲁迅,靠的不只是那个“道”。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小题1】请分别解释“文以载道” “‘卖牛肉’的调子”的含义。
【小题2】从阿Q和高尔础形象上,可以看出鲁迅娱乐精神有怎样的文学价值?
【小题3】根据材料,概括鲁迅娱乐精神产生的原因。
2020·江苏南通·一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所谓建筑的外部空间,就是建筑外墙以外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如果有包围整个建筑群的围墙,一般就指围墙的范围。如果没有围墙,那就是从视觉而言建筑群的影响范围。

由于中西文化观念的不同,决定了其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建筑的形体和内部空间存在巨大的差别。简言之,中国建筑受到木结构梁柱结构的很大限制,外部形体不够多样,内部空间也不够发达,总体风格倾向于温润柔美;西方建筑以砖石结构为本位,挣脱了梁柱体系,发展了拱券穹窿结构,大大拓展了形体和空间的创造可能性,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展现出绰约多姿的风貌,总体风格则倾向于刚健雄强。但是,当我们把眼光转向室外,我们将会惊人地发现,由于中国人特别强势的群体观念,很早以来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以院落的形式横向伸展,占据很大一片面积。这就产生了外部空间的课题,即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各个构图因素有机组织起来,包括各单体之间的烘托对比、院庭的流通变化、空间与实体的虚实相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以形成总体上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给人以深刻感受。总之,中国建筑在外部空间的创造上,占据了世界的高峰,而远远凌驾于西方之上。可以说,“群”是中国建筑的灵魂,甚至为了“群”的统一,不惜部分地牺牲了单体的多样。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欣赏中西建筑要有不同的眼光。欣赏中国建筑,不仅要欣赏某座建筑单体的造型,它的体、面、线的变化,内部空间所造成的气氛以及装饰的运用,而且要以更宏大的目光,着眼于欣赏建筑群的整体处理,包括单座在群中的作用,单座与单座的关系等等,可以说,“美在关系”这句话在中国建筑中体现得最为鲜明。

(摘选自萧默《建筑的意境》)

材料二:

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中国的园林是很兴旺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根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风光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似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摘编自宗白华《此刻,让美好发生》)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受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其外部形体的单一性和内部空间的有限性形成了温润柔美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观念。
B.由于西方建筑采用砖石结构和拱券穹窿结构,这就大大增强了其形体和空间创造的可能性,形成绰约多姿的风貌也是必然。
C.不论是圆明园、颐和园这样的皇家园林,还是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都比较注重空间与实体虚实相映关系的处理。
D.颐和园“画中游”的亭子,在空间上特别注重了与周围建筑和景观关系的处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美在关系”的特征。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所述中国园林建筑是处理空间的艺术与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一致的。
B.材料二中明代人的小诗可以证明材料一“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的观点。
C.中国建筑空间艺术的处理占据世界高峰的原因是注重了建筑群的整体处理。
D.古人论建筑艺术用“窗户邻虚”“虚中有实”等语,无不体现出高超的审美智慧。
【小题3】下列诗句,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C.未发岭前鲜嫩草,哪流谷底透明泉。
D.屏嶂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
【小题4】《项脊轩志》中曾这样描述:“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请结合材料,简析项脊轩的修葺是如何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特点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境界与养生的关系,《庄子·养生主》载:“为善无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大意是做好事不贪图名声,遵从自然之道顺势而为,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养护生机,颐养天年。可见,古人深知提高人生境界对于养生的重要作用。

养生,即保养身体,增强生命活力。古人向来注重养生之道,留下了诸多体悟。其中就有“养生三昧”之说,个人理解为“三有”: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心态,保持生命活力;有宽厚待人、淡泊平和的气度,创造和体验美好生活;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显然“养生三昧”的实质就在于提高人生境界。宋代苏东坡谪居黄州,生活贫困,但仍从节俭度日中体会生活的美好。他每月初取钱4500文,分30串悬挂梁上,每天取一串花销,如有剩余,就存入竹筒,以待宾客。在这般困难的生活里,他仍苦中有志、苦中有乐,保持乐观心态,享受生活,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等优美诗句。

一个人具有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就有进取的动力和追求,就能积极工作、善待他人、享受快乐,让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获取正能量。诸葛亮《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沉着冷静而有定力,俭朴而清心寡欲,修身养性,成就远大志向,这是君子成长成才的“法门”、为人处世的“秘籍”。人生达到一定的境界,即便在逆境中,也会以顺处逆、以理化情,用豁达的心胸、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改变人生处境,走出泥潭沼泽,获得新的发展。二战大屠杀幸存者之一彭柯丽说,忧虑会让人沉浸在痛苦之中,削弱前进的力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会有宽厚待人的胸襟和淡泊平和的气度,才会获得人际交往中的美好体验。《老子》有云:“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说明,把握进退得失之间的界限,是大修养大智慧,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养生之道。

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不是凭空而来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息息相关。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安全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积极健康的人事往来、乐观豁达的心胸、宽厚博爱的情怀、坚持终身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等。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热议广西巴马长寿村,除环境因素之外,巴马百岁老人的长寿更主要是因为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甘于平淡、乐于付出的人生境界。

挖掘境界与养生的关系,可以看出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的正能量在人们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工作、乐于付出,是良好人生境界,是拓展个体生命宽度和长度的必需,是享受生活、体验幸福、感受美好的必要,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编自广德福《境界亦养生》)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人对境界与养生的关系早有阐述,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提高人生境界对养生有重要作用。
B.“养生三昧”之说是对前人养生之道的全面概括,对后人保养身体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C.高尚的人生境界是可以获得的,人们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D.挖掘境界与养生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正能量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证,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深入分析,最后总结。
B.文章开篇引用《庄子》中的话,指出提高人生境界对养生有重要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养生之道的实质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D.文章第四段着重论述了提升人生境界的方法,如改善饮食结构、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三有”之说中,作者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心态比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人们提升人生境界。
B.诸葛亮《诫子书》与《庄子·养生主》在思想上有相同地方,二者都强调人不要贪图声名,要懂得修身养性。
C.一个人能够善待他人,在工作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获取正能量,这将使他拥有平凡而高尚的人生境界。
D.广西巴马老人之所以能够长寿,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甘于平淡、乐于付出的人生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和意义的模糊性、朦胧性,古人早就意识到了。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就说:“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所谓“妙在含糊”就是说不要把有些东西写得太过真切,因为某些情景本身就是模糊的,你把它分辨得过于清晰,界限过于分明,反而失去了原貌。要想做到别出境界,“境外生意,境外见境”,就要“语少”,如果语言太多,处处塞满,过于具体,不给人留下一点想象余地,就难达到“意多”的效果。同时,“语少”意味着可能会产生语言的模糊和朦胧,更易于增加“言”和“象”的多义性。

从接受美学来看,也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波兰学者罗曼·英加登撰文指出:文学作品的文本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未定点,只有在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地表现出来。这种“未定点”,实与中国文艺理论所言“模糊性”相关;而接受者由于具有不相同的情感体验的私密性,所以可以从中体味出不相同的内在意蕴。下面举几首诗例,稍作分析。

张籍的《秋思》就将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非常细微: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见秋风而生归意,是仕宦或漂泊中的文人的惯常心态。据载:西晋张季鹰在洛阳见到秋风吹拂,顿生叶落归根之意,因思家乡吴中菰菜羹和鲈鱼脍而命驾便归。张籍此诗的首句就暗含了这一典故。同在洛阳,都因秋风起而兴归欤之情;所不同者,张季鹰是乘着秋风“命驾便归”,而张籍却难以归去,只能望秋风而兴叹,寄封家书给亲人。一个“意万重”,极写意绪的纷繁杂乱,突出了作者矛盾复杂的心理。“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采用递进法,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再向前推进一步,在信已经封上、捎信人即将出发的时候,把信封重新打开,补写上未尽之意。不是不想说,而是感觉难以说出、难以说尽,想说的在“又开封”中,模糊、隐约地表现出来。

细味此诗,写法巧妙而真切,在语言、意象上都无模糊之处,他的模糊重在借助直说和描写,生动、深刻地表现出多重意绪。这在当事人那里是非常复杂、难以理清的,但作者仅用了28个字就将此意绪的纷杂淆乱反映出来,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未定点,并对此“万重意”作多方面的联想,于是诗歌的空间意义获得拓展。与此相类的古诗词句不在少数。

此情形向前推进一步,我们找到了李商隐的《锦瑟》。它的含义实在太幽微了。这首诗主要是用典故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作者内在的情思。凡是用典的诗,往往比那种直白的议论和描写来得隐微含蓄。典故可以增加诗歌的意义内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具备的历史感、文化意味、象征意义,却可能制造一种阅读的障碍,用典越多,障碍越大。读《锦瑟》,你先得把典故搞懂,然后还要将典故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搞明白,再下来还要索解作者斯时斯地用这些典故所要表达的独特意绪,这就多了几层曲折,它的含义就模糊朦胧了。就语言表现来看,其实没有多少阅读障碍的,感觉整首诗读起来很流畅。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悖反的现象:阅读不困难,但理解有难度。因了前者,它具有形式美感,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读者;因了后者,它内涵深隐,朦胧模糊,导致了一批批破解密码的索隐派。

与李商隐不同,李贺属于另一种情况。李贺诗爱用一些生新独特的词语,营造了不少个性色彩很强的象征性意象。如这样一些诗句:“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这是《罗浮山人与葛篇》中的两句,这两句究竟写的是什么,不清楚。注家的解释也五花八门,王琦说:“蛇因湿闷薰蒸而毒气不散,江鱼因水热沸郁而静伏不食,极言暑溽之象,以起下文命人剪葛制衣之意”;姚文燮说:“葛多生于深谷,或垂于江边,故蛇凭鱼依焉”;方扶南解释说:“此二句言葛之难得,申上出洞之致”。这三个人的说法,令人莫衷一是。

实事求是地讲,李贺的一些诗、一些意象极具独特性,可谓天才般的创造,反复推敲获得真解后,你会拍案叫绝的;但他的诗中不少意象过于诡谲、怪异,想象超越常人,个别词句晦涩难解,由此形成的模糊性、晦涩度便将相当一批读者挡在了门槛之外。一首优秀的诗作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能一会儿明朗、一会儿晦涩。相比之下,李商隐诗的字句平易流畅,全诗意境浑成,难于蕴涵的模糊、朦胧、不确定,但这不妨碍你对全诗的阅读和喜爱。

宋代以前,人们更重视的是言、意关系;宋代以后,关注的焦点则多集中在情、理方面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宋以前诗中就没有情、理,实际上情、理是言、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们之间存在一种引申、派生关系。唐诗中,就有不少情、理相互交融的佳作,特别是无理而又深情、痴情的诗作,达到了一种无理而妙的美好境界。如李益《江南词》、金昌绪的《春怨》都是如此。好的唐诗都能处理好言、意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产生了隽永的情趣。

(选自尚永亮《说言意》,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作品中的未定点具体化,作品的主题意义就会表现出来。
B.作者认为李贺的诗歌算不上多么优秀的诗作,他对李贺的诗歌完全持否定的态度。
C.虽然典故不一定能增加诗歌的意义内涵,但是可以使得诗歌充满文化气息和历史感。
D.宋代以后诗人更重视作品蕴涵的情、理关系,而之前多聚焦于作品的言、意关系。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做到“境外生意,境外见境”,就要“语少”。“语少”可能会产生语言的模糊和朦胧,这样更易于增加“言”和“象”的多义性。
B.因见秋风起而萌发一种归隐之意,是仕宦或漂泊中的文人的惯常心态。张籍和张季鹰都是在洛阳那个地方,都是因秋风起而兴归隐民间之情。
C.《锦瑟》具有形式美感,阅读起来也不困难,吸引了众多读者;但其理解起来有难度,内涵深隐,朦胧模糊,导致了不少破解密码的索隐派。
D.李贺诗爱用一些生新独特的词语,营造了不少个性色彩很强的象征性意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三位注家的解释不同,这令人无法得出一致意见。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选出下列各项中与所给例句在写法上并不类似的一项是(     
例: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A.含情两相同,欲语气先咽。(孟郊《古怨别》)
B.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C.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D.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小题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小题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