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有田三十亩,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平:“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疾平之不亲家生产,曰“亦食糠籺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弃之。

及平长,可取妇,富人莫与者,贫者平亦愧之。久之,户牖富人张负有女孙,五嫁夫辄死,人莫敢取,平欲得之。邑中有大丧,平家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②。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席为门,然门外多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之女?”负曰:“固有美如陈平长贫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戒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乃父,事嫂如事乃母。”平娶张氏女,资用益饶,游道日广。

项羽略地至河上,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客在楚者往击,殷降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平惧诛,乃封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①下当有宝器金玉,目之,欲杀平,平心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③。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史记·陈平丞相世家》)


【注】①要:通“腰”。②以先往后罢为助:指通过早去晚归来获得更多的报酬以补贴家用。③刺船:撑船。
【小题1】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封金与印,使使归项王       还也
B.平娶张氏女                           至易水上,祖,取道
C.乃贷币以聘                           愿大王稍借之
D.项羽乃平为信武君                 其无礼于晋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陈平家中贫穷,和他的哥哥住在一起,他的兄长陈伯自己耕田,支持弟弟读书,外出游学,嫂子却对他不参加劳作而感到生气。
B.到了陈平该娶妻的时候,富有的人家都不想跟他结亲,而陈平又以跟穷人家的女儿结为婚姻为耻,所以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C.陈平投奔项羽,带兵打败并降服殷王,得到封官赐金。后来汉攻下殷,项羽大怒,害怕被项羽怪罪诛杀,于是仗剑逃亡。
D.陈平在逃亡时,在渡过黄河的船上,船夫看到他的宝器金玉,想要抢劫并杀了他,陈平十分害怕,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才躲过一劫。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9-20高一上·重庆渝中·期中
知识点:司马迁(前145-前90)《史记》概括中心意思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欲;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璧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于于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面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璧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王用其计/诸侯皆至
B.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王用其计/诸侯皆至
C.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王用其计/诸侯皆至
D.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王用其计/诸侯皆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汉中”,指汉中、巴蜀一带。项羽由于不满刘邦先进入咸阳,将其分封到当时较为蛮荒的地方为汉中王。
B.“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
C.“自择齐三万户”,指皇帝想赐予张良有三万户人家的封地,以这三万户人家的租税供其作世禄。
D.“崩”,“天子死曰崩”,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对天子之死的称谓尤甚,此外还有大行,晏驾、山陵崩、薨等皆可称谓天子之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C.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2)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小题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全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①及高祖时,中国初定                       ②养生丧死无憾
B.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①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             尽心焉耳矣
D.①人众车舆,万物殷富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项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                      倍:通“背”,违背、背弃          

②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打发、迁徙

B.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使:派遣       

②谨庠序之教,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①高祖大悦,为太中大夫                         拜:授予官职   
   ②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资质、禀赋
D.①掘烧君王先人冢墓,种宗族                  夷: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②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向时:先前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B.足下,称呼对方的敬辞,下称谓上,或同辈、朋友相称,都可用“足下”,意为“您”。
C.剖符,古代分封诸侯或功臣时,将符节一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D.北面,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坐在南面,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南的。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C.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汉朝的管制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小题5】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图围空虚,二者无一焉。”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中。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诏召见黯,黯为上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曰:“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高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缪矣。”息畏汤,终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上闻黯与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大行:官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B.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C.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D.黯弃居郡/不得与朝廷议也/然御史大夫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虞即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称为太平盛世。
B.廷尉是古代官职名,西汉时也称大理,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长官。
C.五铢即汉王朝统一的基础流通货币。其得名源于它的重量,枚重五铁。
D.楚地是指古楚国所辖之地,后来引申为湖南、湖北附近区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不畏权贵,喜欢直言劝谏。汲黯曾当面质问汉武帝,气得汉武帝罢朝而去,其他大臣们为汲黯担心不已,他却自有主张。
B.汲黯性情戆直,廷争不假辞色。汲黯多次指摘张汤,面对张汤故意深究条文、苛求细节的反驳,他回击刚直,甚至有点怒不可遏。
C.汲黯忠于职守,不愿外任为官。汲黯只愿当中郎,希望能出入宫禁之门为汉武帝纠正过失,汉武帝却找借口调汲黯赴任外地。
D.汲黯为政清明,获得皇帝褒奖。汲黯治理淮阳郡务,一如往昔作风,治理效果明显,朝廷让他享受诸侯国相的待遇继续治理淮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2)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