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5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睛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①本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进入今广西以后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当时作者因谗被贬柳州。②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此处江河为瘴江。③黄茆:黄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④长蛟:此处指水蛭。⑤射工: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⑥飓母:此处用以指飓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实写眼前之景,瘴江南去直抵云烟深处,黄茆尽头就是海边。
B.颈联借“巧伺”“偏惊”生动写出了岭南风物射工、飓母的特点。
C.象迹、蛟涎等奇崛险怪的物象折射出诗人滴守之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
D.诗歌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诗人借用诗中景物,抒发了强烈的感情
【小题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9-20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柳宗元(773-819)鉴赏诗词语言评价思想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而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1】下列对这三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诗以水泻地面、四方流滴这一现象起兴,比喻人的命运因门第而不同的现实。
B.鲍诗三、四句看似用人生有命的宿命论自我宽慰,实际上言语间蕴含不平之气。
C.柳诗尾联紧扣“愁”字,进一步抒发自己被贬蛮荒之地、离乡别友的凄楚之情。
D.李词五、六句写词人眼见南唐的宫殿依旧,宫女青春已逝,突出物是人非之感。
【小题2】下列有关这三首诗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诗是一首杂言诗,既有民歌语言质朴的特色,又有文人乐府诗蕴藉的优点。
B.《拟行路难》是鲍照模仿南北朝民间歌谣之作,歌咏人世优患,寄寓悲愤之情。
C.柳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幽思苦语,深得《离骚》精髓,是柳宗元律诗代表作。
D.李煜亡国后,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他的词作改变了五代词狭小的题材空间。
【小题3】柳诗和李词都运用了“江水”这一意象,其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沧浪歌》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表现了两人命途之多舛,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马援将军,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马援的庙宇前只剩下断壁残垣,荒草遍地,借此感慨世道衰微。
D.“休将文字占时名”,刘禹锡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小题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