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8

沧浪亭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记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

虽然,钱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官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


【简注】
①沧浪亭:苏州名园之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南,本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花园。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字子美)在园内造了一座沧浪亭,遂成为园名。沧浪,青苍色。②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下文“广陵王”钱元璙系钱镠第六子(一说第四子)。③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④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孙承佑: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西)人,钱镠的孙子钱俶纳其姐为妃,因而擢处要职,性奢侈。⑤太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王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君。⑥阖闾:春秋时吴国君主。夫差:阖闾之子,继阖闾为吴国君主。⑦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种、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字少禽,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范蠡,字少伯,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⑧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⑨澌然:冰块消融的样子。澌,冰块。
【阅读指要】
本文记叙了沧浪亭的变化,并以它与吴越王时的宫馆苑囿作对比,说明士能垂名行载,其遗迹就不会澌然俱尽。文章不事雕琢,语言简洁明畅,能于平淡质朴中见出深意。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园于子城之西南(              )     (2)淮海纳土,此园不废(              )
(3)钱镠乱攘窃(              )            (4)及四世(              )
【小题2】归有光和苏瞬钦都写有《沧浪亭记》,但两文内容不同:苏文是记述____________,归文是记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以苏子美的沧浪亭与吴越王时的宫馆苑园作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全文写毕四段本已结束,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又补加一笔为第五段。试简述补段的作用。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2)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归有光(1506-1571)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讳楙,字子培。父沄,岁贡入太学,不肯禄仕,教授乡里。君天资绝出伦辈,年二十,举南京乡试。考官以试题得罪,尽罢是年所举士。后得旨入太学,间一科,乃得会试。又六年,始中进士。授福清知县。

县古东侯官,依阻山海,征召不时至。君廉明仁恕,豪右怗服,符下争趋,无敢后者。瓯宁李冢宰罢家居,君独不往谒,李公憾以为轻己。丁外艰。服除,李公复为冢宰。例,起服官试吏部,试已,自持案出。君独不肯持,留一案于堂下。李公以问堂吏,知为君,益怒。遂调孝丰。

孝丰,鄣郡山地,险恶数反,以故置新县。君以德怀柔之。田有不均,丈量以宽贫户。其豪相戒曰:明府善政,不可挠也。矿贼数百人为乱,君檄止调外兵,独部署县人捍御,贼皆散走。时倭夷钞两浙,州县皆相效筑新城,楼橹雉堞相望。孝丰独不肯,曰:县皆山,贼何以至?奈何困吾民也!县中清静无事,时时登天目山,攀萝缘磴,跻其绝顶,慨然赋诗,有高世远举之志。

升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大司马南昌张公器重之。南京岁造马快船,畿辅及江西、湖广积逋料解八十馀万。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始至一郡,却馈遗,于是两省望风肃然,无敢以私奉君。君至,则与其君长议所便,惟恐伤民。凡历三十馀郡,周行数千馀里,触冒毒暑,还至巴陵而病。岁已暮,过家谒母。时已升驾部员外郎,欲移告,不及而卒。时嘉靖三十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享年四十有三。

君奉其母邵氏,与其配李氏,事之甚谨。财产悉以让其弟。有贫士与君旧识,至孝丰,谒入,迎延上坐。衣服垢秽,人所不堪,酌酒赋诗竟数日,复资送之。故所善马思学、殷子义,以道义相重,比君贵显,待之愈厚。自楚还,舟中萧然,箧中有金二十馀两,财具棺敛而已。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减)


注:冢宰:指吏部尚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B.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C.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D.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多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考取者为“举人”。
B.外艰,旧时称父亲亡故为外艰,母亲亡故为内艰,在任官员遇到外艰或内艰要离官回家守孝,一般为三年。
C.吏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宜。
D.明府,“明府君”的略称。汉代用作对太守的尊称,唐代多用来称县令,以后各朝相沿不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楙对百姓宽厚仁爱,不肯巴结权贵,不趋炎附势,保持尊严,以致触怒权贯,被调往难于治理的地方为官。
B.倭寇侵扰两浙,当地官民人心惶惶,大兴土木以作守备,张楙却审时度势,冷静对待,为百姓减负,保一方平安。
C.张楙奉旨巡行各地,虽然接受官员们的礼物,以致地方官员对他敬而避之,却能够辛勤施政,鞠躬尽瘁。
D.张楙事母尽孝,并且轻财仗义,把家财都给了弟弟;友人来访,不管贵贱,都能以礼相待,有时还以财相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瓯宁李冢宰罢家居,君独不往谒,李公憾以为轻己。
(2)故所善马思学、殷子义,以道义相重,比君贵显,待之愈厚。
【小题5】张楙以“善政”闻世,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善政”?请作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诸父异爨       (2)二世       (3)大母余曰       (4)有神护者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然余居                                 辇来
B.汝姊在吾怀,呱呱                 不敢言敢怒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       振之清风
D.他日汝当用                              而余兄子瞻名曰快哉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1)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2)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四窗,垣墙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
(1)顾     (2)辟     (3)偃     (4)往往       (5)已     (6)归
【小题2】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轩东故尝为厨
【小题3】用现代汉语通顺翻译划线句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4】作者说“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请概括文中所记可悲之事。
【小题5】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借物抒情的方式来抒写心境。请你联系归有光《项脊轩志》对此加以简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