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逍遥游

庄子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千里,未有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鱼焉,其广千里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
B.云气,负青天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游。
C.比一乡,德合一君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休。
D.若夫天地之正                    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奚以知其然                   报养刘之日短
B.汤问棘也是已                 感吾生行休
C.有鸟,其名为鹏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
D.彼其世,未数数然也       州司临门,急星火。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形象地描绘了鲲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展翅南飞的雄奇壮观,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
B.庄子认为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也只不过像仅仅能腾跃几丈的小麻雀罢了。
C.庄子认为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并没有达到“逍遥游”,只有能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远行的列御寇才算得上真正的“逍遥游”。
D.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几乎不可能达到的,但是他以寓言作比喻,寓哲理于离奇的想像和形象化的描写之中,代表着庄子非凡的文学成就。
【小题4】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⑵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⑶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8-19高二下·湖南常德·期中
知识点:庄子(约前369-前286)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文言实词一般文言虚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为八尺。中国古代常见的长度单位还有:“寻、仞、寸、咫、尺、丈、跬、步、里、毫、厘”等。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
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一个月分三旬:上旬、中旬、下旬。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浪漫色彩。
B.宋荣子的思想处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局限,并没有完全超越世俗定“内外”和辩“荣辱”的纷争,只是在这种纷争中不动心,不是真正的“无待”。
C.在庄子看来,如果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还是没有达到“逍遥游”,认为只有“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 “逍遥游”。
D.最后一段,作者先破后立,先述后议,在列举了庸人、宋荣子、列子有所待的现象和事物后,再阐述什么是逍遥之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题。

运斤成风

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人垩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也,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①选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先秦诸予散文的董要著作,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弟子、后学的著作汇编。《庄子》文章已经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发展到成熟阶段。②郢:楚国的都城。③垩:白色的土。④慢:同“墁”,涂抹。⑤匠石:名叫石的匠人。⑥斤:斧头。⑦失容:改变颜色。⑧质:箭靶,引申为配手,即“郢人”。⑨夫子:那人。指惠子。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为”的含义。
①尝试寡人为之______ ②吾无以质也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①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②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小题3】成语“运斤成风”出自于此,根据本文,你以为“运斤成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做成一件事,都是内因和外因相配合的结果,你能结合实例,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奚适也?”此小大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不及大知                         知:通“智”
B.彼且奚                              适:往
C.征一国者                              而:通“能”,能够
D.彼于福者,未数数然也            致:使……到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而彼奚适也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此小大辩也                              感吾生行休
C.且举世誉之不加劝                       门虽设常关
D.彼其世,未数数然也                  州司临门,急星火
【小题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助汤与棘的问答,再次言及鲲鹏,是为了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汤是商朝的开国之君。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和“朔”指阴历每月的三十日和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C.“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中的“扶摇”和“羊角”都是指旋风,“九”是虚数,不是实指。
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指的是自然界的六种常见现象,包括阴、阳、风、雨、晦、明。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宋荣子嗤笑的“知效一官”等四种人,在庄子看来都是目光短浅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没有因此更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有懈怠。
C.列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去汲汲追求,他超脱了凡俗,树立了至德。
D.“至人”是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和儒家说的“圣人”涵义相同。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