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6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史记·孔子世家》

(二)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①埃墨:灰尘、尘土。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城父                    军:驻扎
B.从者病,莫能          兴:精神振奋
C.子贡以所             赍:携带
D.穷改                    节:操守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无论魏晋,不知有汉
B.予一贯之                                     夫夷
C.子贡以饭告孔子                           向之
D.吾信回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色作。
子贡怒气发作。
B.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你认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人吗?
C.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他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D.告籴于野人。
告诉村民哪里可以买到米。
【小题4】材料(二)结尾“二三子由此乃服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依据原文简要说明理由。
19-20高二上·北京西城·期中
知识点:孔子(前551-前479)司马迁(前145-前90)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处之以身者也。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自此观之,陈无宇之可亦重矣,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也,形虽同,取舍之殊,岂不远哉?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问曰:“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今至于我而辞之,故何也?”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而民,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赤子。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协而耰,遂不顾。夫为诸侯,名显荣,实佚乐,继嗣皆得其泽,伯成子高不待问而知之,然而辞为诸侯者,以禁后世之乱也。

辛宽见鲁缪公曰:“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昔者太公望封于营丘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是故地日广,子孙弥隆。吾先君周公封于鲁,无山林溪谷险,诸侯四面以达。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辛宽出,南宫括入见。公曰:“今者宽也周公,其辞若是也。”南宫括对曰:“宽少者,弗识也。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夫贤者岂欲其子孙之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哉?小人哉宽也!”今使燕爵为鸿鹄凤皇虑,则必不得矣。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愚庳之民,其为贤者虑,亦犹此也。妄诽訾,岂不悲哉?

戎夷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大息曰:“嗟乎!道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达乎分,仁爱之心识也,故能以必死见其义。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陈无宇:齐国大夫,与鲍文子攻打栾氏、高氏,栾、高出奔,陈、鲍就分其土地财产。②耰:播种后用土盖上种子。③爵:通“雀”。④凤皇:凤凰。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无宇之可亦重矣                    丑:凶恶
B.未赏而民                                     劝:勉力
C.今者宽也周公                 非:非议
D.戎夷齐如鲁                       违:离开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而处之以身者也                       妄诽訾
B.禹趋就下风问曰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无山林溪谷                           则未
D.道不济夫                                 皆出于此乎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愉愉其如赤子               就像小孩子一样和悦
B.无虑吾农事                  不要打扰我耕种
C.子孙弥杀                       子孙杀人更多
D.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       又怎么能给国家杰出的人衣服呢
【小题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依次列举了伯成子高、周公、戎夷三人的事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
B.第2段将尧、舜时期百姓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说明伯成子高是因不满百姓的做法而选择“耕在野”。
C.第3段写辛宽对鲁缪公提及先君周公受封之事,意在表达他对于太公望受封险固之地的强烈不满。
D.第4段写戎夷天寒时把衣服给弟子,自己却冻死了,旨在赞扬戎夷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高尚师德。
【小题5】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论证的整体思路。
【小题6】阅读下面《论语》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④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释:①放,依据。
结合这四则内容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孔子对“利”的态度。
(2)运用所选第二则材料的观点,评析前面文言文段中戎夷的行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徐子曰:“仲尼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之,故能为百谷王。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小题1】庄周是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_______”,是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故兵无势:__________
②治之也:__________
③不科不行:__________                 
④以其善之:__________
⑤仲尼称于水: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心不地则物不必载B.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C.知者乐水D.早缫而绪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
【小题5】选取选文中的一条,说说它所蕴涵的哲理,并谈谈你的感受。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