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假宗正少卿,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

泽质直好义,亲故贫者多依以为活,而自奉甚薄。常曰:“君父侧身尝胆,臣子乃安居美食邪!”始,泽诏集群盗,聚兵储粮,结诸路义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冀。有志弗就,识者之。

――《宋史》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命磁州  (2)官两河者托故不行  (3)恐泽兵其后  (4)识者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泽语亲曰;/ 若属皆且为
B.问之,泽曰;/ 三行五行
C.忧愤成疾,疽发背;/ 多南亩之农夫
D.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无他,手熟尔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
(2)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
【小题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朝诗人___的诗句,宗泽临终前吟诵这句诗连呼“过河”,表现出_____的心理。
【小题5】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叙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历史事件。请以本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把宗泽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结合起来的。
2011·上海普陀·一模
知识点:脱脱等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孥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 康保裔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遇阵没            及:趁着B.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D.不至,没焉        遂:于是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汪应辰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未冠,首贡乡举,试礼部,居高选。时赵鼎为相,延之馆塾,奇之。绍兴五年,进士第一人,年甫十八。御策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应辰答以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上览其对,意其为老成之士,及唱第,上甚异之。应辰少受知于喻樗,既擢第,知张九成贤,问之于樗,往从之游,所学益进,初任,赵鼎为帅,幕府事悉谘焉。召为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力主和议,金人欲以河南地归我。应辰上疏,谓:和议不谐非所患,和议谐矣,而因循无备之可畏。异议不息非所患,异议息矣,而上下相蒙之可畏。金虽通和,疆场之上宜各戒严,以备他盗。疏奏,秦桧大不悦,出通判建州,遂请祠以归。张九成谪邵州,交游皆绝,应辰时通问。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通判袁州,凡所予夺,人无异词。始至,或以其书生易之,已乃知吏师所不能及。丞相赵鼎死朱崖,应辰为文祭之,吏付之火。明年,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母老乞外,丞相苦留之,应辰曰:亲老矣,不可缓。乃出知婺州。郡积欠上供十三万缗,朝廷命宪漕究治,应辰谓急则扰民,乃与诸邑蠲宿逋,去苛敛,定期会,窒渗漏,悉为补发。寻丁内艰去,庐于墓侧。服阙,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李显忠冒具安丰军功赏五千余人,应辰奏驳之。权户部侍郎兼侍讲。应辰独员当剧务,节冗费,常奏:塑显仁神御,半年功未及半,而堂吏食钱已支三万、银绢六百匹两。他皆类此。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敢言不避。好贤乐善,出于天性,尤笃友爱,尝以先畴逊其兄衢,虽无屋可居不顾也。

(节选自《宋史·汪应辰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惊其费冗命/史部裁之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
B.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
C.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
D.上惊其费冗命/吏部裁之/应辰接物温逊/遇事特立/不回流落岭峤十有七年/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科举考试乡试录取者为举人,会试录取者为贡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进士”意为贡进的人才,始见于《礼记·王制》。
B.幕府,指古代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是重要的军事指挥机关,也作“莫府”。幕府之中,一般有参军、主簿等官职。
C.秘书省,官署名。东汉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南北朝始定名为秘书省。主官称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校正郎、正字等官。
D.吏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源于东汉,魏晋时才有吏部之名,隋唐定为六部之首,职掌全国官吏任免、调动、祭祀、礼仪等事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应辰勤奋好学,读书天资聪颖。家贫没油点灯,他常常拾柴草点火看书;汪应辰向别人借书看,一过目就不会忘记。
B.汪应辰敢于进谏,具有政治远见。曾秘密觐见,要求皇帝勇于自省;面对秦桧的议和主张,提醒皇帝要防备内忧外患。
C.汪应辰执政有方,注重政风建设。在担任婺州知州时,补交了部里积欠的赋税;暂任户都侍郎兼侍讲时,上书提倡节位。
D.汪应辰重情重义,本性忠厚友善。听说丞相赵鼎去世,汪应辰写文章祭奠;曾把祖先的田地让给其兄,没房子住也不后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和议不谐非所患,和议诺矣,而因循无备之可畏。
(2)及其丧父,言者犹攻之,而应辰不远千里往吊,人皆危之。

阅读下面 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礼仪、祭祀、贡举、学校、宗俗教化、接待外宾之事。
B.《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C.“知免役之害”中“知”意为“知道”,与《劝学》中“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知”不同。
D.举子即举人,唐、宋时称可以应进士考试的人为“举人”;明、清时,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一开始都很厌烦苏轼,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苏轼自己也以身作则,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对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的看法不同,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从中举以来,坚定地以忠于君主为根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由于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小题5】结合文中第一段内容,说说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