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其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寻拜吴王晏郎中令。晏于西园大营第室,云上书曰:"臣窃见世祖武皇帝临朝拱默,训世以俭,即位二十有六载,宫室台榭无所新营,屡发明诏,厚戒丰奢。臣以凡才,特蒙拔擢,亦思竭忠效节以报所受之施,是以不虑犯迕,敢陈所怀。如愚臣言有可采,乞垂三省。”

入为尚书郎、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之败也,并收云。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云弟耽为平东祭酒,亦有清誉,与云同遇害。大将军参军孙惠与淮南内史朱诞书曰:"不意三陆相携暗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痛酷之深,荼毒难言。国丧俊望,悲岂一人!"其为州里所痛悼如此。后东海王越讨颖,移檄天下,亦以机、云兄弟枉害罪状颖云。

( 节选自《晋书·陆云传》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B.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C.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D.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配食”即合祭,配享。指古人在祭祀时兼祀他神以配其所祭。文中指当地百姓追念陆云,让他与县里的土神相配,一起享受祭祀。
B.“黄门”原是官署名,汉代设有黄门官,给事于黄门之内。文中的“黄门”是指宦官,东汉时给事内廷的黄门令等职务皆由宦官充任。
C.“使持节”是魏晋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文中的“节”是中国古代的信物﹐它给与臣子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
D.“移檄”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文中用作动词,指发布公文进行声讨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云天资聪慧,少有才名。他六岁能写文章,虽然文采不如陆机,但立论超过哥哥,时人称他们为“双陆”。吴国尚书闵鸿也认为他是奇才。
B.陆云长于吏治,文武双全。补任县令时,他巧断杀人疑案,被当地人奉为神明;张昌作乱时,他担任大都督率军前去征讨,最终平定了叛乱。
C.陆云品格清正,不畏权贵。担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时,他凭借先帝的遗训反对吴王大兴土木;司马颖晚年昏庸,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他的旨意。
D.陆云蒙冤而死,天下痛惜。在孟玖的谗言蛊惑下,陆云无辜被杀,他的门生和旧吏将他安葬并且四时祭祀。后来司马越讨伐司马颖时,也为他抱不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其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
(2)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
19-20高三上·湖北武汉·期中
知识点:房玄龄等《晋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弘,字和季,沛国人也。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太子门大夫,累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甚有威惠,寇盗屏迹,为幽朔所称。太安中,张昌作乱,以弘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弘遣南长史陶侃大都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时荆部守宰多阙,弘请补选,帝从之。弘乃叙功铨德,随才补授,甚为论者所称。朝廷以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陟,弘之婿也。弘下教曰:“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弘尝夜起,闻城上持更者叹声甚苦,遂呼省之。兵年过六十,羸疾无襦。弘悯之,乃谪罚主者,遂给韦袍复帽,转以相付。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告急,请粮。弘移书赡给,而州府纲纪以运道悬远,文武匮乏,欲以零陵一运米五千斛与尚。弘曰:“诸君未之思耳。天下一家,彼此无异,吾今给之,则无西顾之忧矣。”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侃与敏同郡,又同岁举吏,有间侃者,侃遣子及兄子为质,弘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匹夫之交尚不负心,何况大丈夫乎!”陈敏竟不敢窥境。永兴三年,诏进号车骑将军。弘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宁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弘卒于襄阳。士女嗟痛,丧所亲矣。

(选自《晋书•刘弘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B.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C.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D.夫统天下者/宜与天下一/心化一国者/宜与一国为任/若必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
【小题2】下列对文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宁朔将军”与“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两句中的“迁”字含义相同。
B.“弘遣南长史陶侃为大都护”与“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两句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C.“或有间侃者”与“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两句中的“或”字含义不同。
D.“若丧所亲矣”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若”字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弘才能卓越,为政恩威并用。监管幽州军事时,他用威严和恩德,使盗寇绝迹;太安年间,主持平定了张昌叛乱。
B.刘弘无私大度,拥有大局观念。益州遭受危难之时,他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及时调派粮草,使益州防守得以稳固。
C.刘弘宽宏仁爱,体恤士兵疾苦。一名年老士兵没有棉衣,他脱下外衣,摘下帽子,交给士兵,并责罚了士兵的上司。
D.刘弘待人诚恳,信任重用人才。他选人注重德行才干,被人称赞;有人诋毁陶侃,陶侃送来人质,他将人质送回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岁用有年。
(2)陈敏寇扬州,引兵欲西上,弘以侃为前锋,委以讨敏之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陶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自萧统《昭明文选》)

文本二: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康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瑰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小题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昔〔A〕为羊公〔B〕参军〔C〕谓吾〔D〕其后〔E〕当居身处〔F〕今相观察〔G〕必继老夫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善属文”和“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属”字含义不同。
B.“自解归”与“天下归心”(《短歌行》)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
C.“公田悉令吏种秫”与“悉如外人”(《桃花源记》)两句中的“悉”字含义相同。
D.“侃与敏有乡里之旧”与“却是旧时相识”(《声声慢》)两句中的“旧”字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姑且想做个小官,以获得补贴家用的资本。后来做了彭泽令。
B.因为喜欢饮酒,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原要把公田都用来种植秫,在妻子和孩子的坚持请求下,他才将公田中的五十亩用来种植粳。
C.刘弘担任荆州刺史,将要就任时,起用陶侃担任南蛮长史,派他先到襄阳去讨伐贼寇张昌,随即打败了张昌。
D.陶侃受到刘弘的赏识,刘弘称赞陶侃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在陈敏之乱时,因为内史扈瑰的挑拨离间,刘弘逐渐疏远了陶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所学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5】陶渊明为什么不愿做官?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父质,以忠清著称,少与乡人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威早厉志尚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无车马僮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侣进道。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

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勤于政术,风化大行

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孰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胜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帝以威言直而婉,谦而顺。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入为尚书,加奉车都尉。

威尝谏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卒于位。追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余如故,谥曰烈。

子奕。奕字次孙,仕至平东将军。威弟罴,字季象,亦有干用,仕至益州刺史、安东将军。

(选自《晋书·胡威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早厉志尚                           志尚:志向;理想
B.勤于政术,风化大行             风化:风气
C.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       假借:凭借;借助
D.威弟罴,字季象,亦有干用   干用:才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省:古代称女子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B.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因用途不同而种类繁多。
C.嗣: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册、司联合起来表示“关于子承父业的皇帝批文”。本义: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后或传业给嫡长子。
D.太康:晋武帝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叫年号,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高祖、太宗、永乐、康熙等。
【小题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威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归途中又亲自放驴,住马圈,料理生活,生活节俭。
B.胡质身居官位却很清正。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所挣工资的节余,并非不义之得。
C.胡质属下都督力图逢迎,为获得胡质的青睐,他设法在胡威归家途中巴结资助,并巧妙地让胡质知道此事。
D.晋武帝十分赏识胡质。在胡威直言他治理政事太宽松后,觉得胡威值得信任,就授予了胡威使持节、尚书、前将军等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
(2)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