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
阅读唐代诗人戎昱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霁雪①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乙)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①此诗又题《韩舍人书窗残雪》
【小题1】对两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七言绝句
B.首句都入韵
C.韵脚都是平声
D.诗中都有对仗
【小题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句点明雪晴在天“暮”之时,为结句“一夜明”作了铺垫。
B.甲诗“无人扫”三字突出居住地的偏僻,显出韩舍人的孤独寂寞。
C.乙诗首句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最喜爱的湖上亭。
D.乙诗“啼”字既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离人伤心的啼哭。
【小题3】两首诗都出现了“柳条”这一意象,请加以赏析。
15-16高二下·上海金山·期中
知识点:其他隋唐作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释放)之,召而吊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B.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C.“红衣落尽渚莲愁”一句,以“愁”状莲,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被囚长安的无奈与辛酸。
E.尾联寓情于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意蕴丰富;整首诗读起来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小题2】据《唐诗纪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诗的颔联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意境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对颔联进行赏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