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3
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三弦

沈尹默

中午时候,

火一样的太阳,

没法去遮拦,

让他直晒着长街上。

静悄悄少人行路;

只有悠悠风来,

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

半院子绿茸茸的细草,

都浮着闪闪的金光。

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

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

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

双手抱着头,

他不声不响。

A.诗中的“不能隔断”四个字把三弦声的美与力推向了极至:这声浪从土墙的阻拦下“鼓荡”出来,飞到墙外老年人的心中。
B.诗中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优美的三弦声反衬老年人的悲苦,正是这种不和谐给本诗增添了感人的力量。
C.诗歌巧思独运,三组景物依次呈现,由长街写到残院,由残院写到老年人,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
D.诗的音乐美令人称道,词语叠用让人听来如闻三弦弹拨,十分和谐入耳。
18-19高一·山东·单元测试
知识点:品味语言分析技巧分析、理解内容领会意境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pi匹)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小题1】对诗歌品悟有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将象征主义手法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完美结合,凄清宛转,朦胧恍惚。
B.整首诗体现出多愁善感的气质,充满了失望和迷惘的情绪,让人肝肠寸断。
C.诗人以“雨巷”为题,含蓄的揭示出了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D.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冯手法,营造出回环往复的旋律感和宛转悦耳的音乐性。
【小题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失望而孤寂的主人公形象。
B.“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在高楼之上,离愁与相思的情愫暗寓其中。
C.蕉心未展的芭蕉,团结的丁香花,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此处仅为景物实写。
D.这首诗寓情于景,抒情色彩浓厚,情景跃然纸上,读来令人缠绵回肠,回味无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